逆城市化城市化进程的冷思考
“逆城市化”:城市化进程的冷思考
“逆城市化”:城市化进程的冷思考 更新时间:2010-9-9 6:09:15 “我的户口至今还在山东老家。”如今,已是上海某英语培训学校高层管理人员的小陈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现在看来真是庆幸。当初没有带走户口,现在依然能享受老家村子里每年发放的待遇。”
小陈告诉记者,城市生活压力太大,自己也到了成家的年龄,在上海买房成了未来几年不可能实现的梦。“没准哪天真的回到老家,开创一番事业,开启新的生活。”
有这样想法的不仅小陈一人。据报道,在北京郊区西峰山村,越来越多的准大学生在升入大学时拒绝迁户口。在西峰山村所在的流村镇,近3年来考出的256名大学生中,有201人放弃“农转非”,保留了农村户口。
东部沿海地区则似乎出现了严重的“逆城市化”现象。日前,浙江省户籍管理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省“农转非”数量从2004年时的57.7万人降到去年的18.9万人,降幅高达67%。与此同时,在某些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甚至出现了许多大学生与部分城镇公务员把户口迁往农村的现象。
“这几年大城市周边的农村户口变得很抢手。”记者采访研究城市发展的专家纷纷表示。大城市生活成本的不断提高,尤其是近年来房价的暴涨,是很多人搬离大城市甚至转回农村的主要原因。还有一部分人,则是看好拆迁获得的可观补偿。
另外,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的生活条件正逐步改善也是吸引人们回乡的原因之一。
有分析人士指出,这是城市化进程中的正常现象,只是个例或很少的一部分,并不是主流;部分观点认为,此种情形下的“逆城市化”现象非但不是我国城市化进入新阶段的标志,反倒应当作为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危险信号。
对此,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宋颂兴认为,逆城市化现象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城市功能自我优化、减轻空间压力的内在要求和必然冲动,通常是建立在经济与城市化都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之上。“然而,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显然并不具备这种条件。”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今年4月发布的《宏观经济蓝皮书》指出,截至2008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仅为45.68%,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在华东师范大学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徐长乐看来,逆城市化是都市圈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一种都市连绵区的必然结果,长三角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城市一直都存在“逆城市化”现象,比如在上海上班的人在昆山买房等。
不过,徐长乐指出,这种逆城市化现象并不是由“农转非”数量的多少决定的,“农转非”只是一个户籍制度上的概念,城市化不是依靠“农转非”来增加人口,而是依靠大批外来人口的加入来推动城市化的进程。因此浙江的“农转非”数量大幅下降并不能反映出“逆城市化”,更不能决定城市化进程的快慢。
“此类现象的出现,也让我们有机会停下来思考快速城市化进程可能带来的问题。”宋颂兴表示,如果按照发达国家城市化的比例来规划中国的城市化的话,在目前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之下,会给环境和资源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跟发达国家之前所走的道路会有不同,不仅是速度上,也包括形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