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励志!28岁身残志坚的他自力更生卖气球补贴家用-厦门虹飞进出口有限公司
视频加载中...
[xss_clean]
[xss_clean]
一辆红色迷你代步车,车把手上挂着各种气球玩具,有红色的苹果、粉色的葡萄、七彩玩偶等,车上一名小伙正专心的编气球。这一幕,每天在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入口处附近都能看到。
小伙叫杨坤,今年 28 岁,家在铜仁市印江县,从小患先天性小儿麻痹症,行走不便。9 年前,在父亲被检查出肝癌后,杨坤一夜之间长大,独自到贵阳赚钱补贴家用。从最初卖玩具,到后来卖气球,期间虽然吃了不少苦,但也遇到很多好心人,这座城市让他倍感温暖。
家中变故 决定到贵阳谋生
" 哥哥,我要买一个气球。"" 你要买哪种?有 15 元的、10 元的 ……" 每天上午九点,杨坤准时摆摊,坐在代步车上全神贯注地编气球,各种可爱的气球造型,不时吸引路人的眼光。尤其是小朋友,总会上前询问一悉,不管成交与否,他总是面带微笑,热情服务。
如果杨坤不走路,没人知道这位微笑的 " 气球男孩 ",竟是残疾人。原来,他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双脚使不上力,四岁才会走路,且必须用两根木棒支撑才能平稳行走。五岁勉强能独立走路。
上小学时,学校离家路程远,又是山路,两个妹妹都是自己上学。而他,每天都是父亲背着去上学。直到四年级,他能走远距离的路时,父母才放心让他独自上学。" 别人一个小时的路程,我要走一个半小时,但再难也要走。"
" 虽然上学走路困难,家里也穷。但能够上学,我觉得很开心。" 杨坤说,上学时一日三餐都用酸菜下饭,父母会把好吃的留给他们,日子也还算过得去。初中毕业后,由于成绩不太理想,自己便辍学了,一直和父母在浙江,由于身体原因,找不到班上。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0 年,杨坤的父亲在浙江被查出肝癌晚期。当时一支进口药几百至上千元,对于一个贫困的家庭来说,是一笔高昂的开销,为治好父亲的病,家人四处借钱。
父亲患病,又负债累累,作为家中的男子汉,自己却帮不上忙。2012 年,他决定到贵阳闯一下,赚钱补贴家用。和家人商量后,他联系了贵阳的老乡杨女士,又向当地救助站求助,拿到 200 元车费,到贵阳时已身无分文。
老乡帮助 慢慢赚钱
到贵阳后,杨坤借住在老乡杨女士的家里,考虑到杨坤家庭困难,老乡对他处处照顾,管吃管住,还给他买衣服。为让杨坤能尽快赚钱,杨女士便去批发袜子、鞋垫、小玩具等货物,帮助杨坤在头桥摆摊。在杨女士家住两年后,杨坤开始自己出来租房子。
由于杨坤腿脚不方便,走路困难,货物有 20 多斤,对他来说还是有些吃力。加上生意不太好,每天只有 50 多块钱的收入。2014 年 4 月,在杨女士的建议下,杨坤开始改卖气球玩具,由杨女士先向别人学,再来教杨坤。" 他不会去伸手向别人要,靠自己,很有上进心。"
刚学编气球玩具时,杨坤力度没掌握好,一用劲,气球就会被弄破。扎一个气球玩具要十多分钟,形状也不好看,没有人买。后来卖气球的同行看到杨坤身体不好,坚持靠双手赚钱,就主动教杨坤编气球的技巧。经过四个多月的练习,杨坤能轻松编出狗、鸟、熊等气球玩具,如今还会创意编一些气球人、蜻蜓等气球玩具。
" 卖气球虽然也没有好多钱,但勉强能解决温饱。" 杨坤说。一包气球有 100 个左右,15 元一包。一个气球玩具能卖 10 到 15 元不等。除去进价,平均一天卖 50 元,生意好的时候有 90 元,生意不好的时候只能卖 20 元。
" 回到老家,挣钱的机会很少,还会给家里增加负担。" 来到贵阳,杨坤才知道在城市生活的不易,他十分想念父母。但一想到回到老家,给家里增加负担,父亲又卧病在床,便打消了回家的念头。
考虑在浙江花销太大,2013 年,父亲回到老家铜仁继续接受治疗。就在杨坤努力赚钱的时候,2014 年 2 月,经过四年的治疗,父亲还是离开了。在父亲治疗期间,总共花了 30 多万元,除了父母攒下来的部分积蓄,家里已负债 15 万。
自力更生 获好心人帮助
父亲去逝后,杨坤感觉自己身上的责任更大,更不能让母亲操心。卖气球以来,除非下大雨,杨坤都坚持在妇幼保健院附近卖,这里人流量大,小孩也多。周围的商家看到他自食其力,会给他免费送饭、送粉,就连身上穿的衣服、裤子、鞋都是周边的好心商家送的。
" 别看他身体有缺陷,但没有伸手向别人要,非常坚强。"" 我还建议他去唱歌要钱,他一口拒绝了。有时还一定要把饭钱给我们,大家就象征性的收五块钱。" 对于杨坤,附近的商家都赞赏有加。好食坊老板王杰,每周会给杨坤送三四份饭菜。
王杰告诉记者,杨坤住在花果园,每天走路去妇幼保健院卖气球,来回要花一个半小时,夏天的时候,走得满头大汗。2018 年 9 月,妇幼保健院的孙医生买了一辆充电的代步车,送给杨坤,现在骑车只需要 20 分钟。
不善于表达的杨坤,拿到车后未及时向孙医生表达谢意。而是花两个月写了一封感谢信,前后改了十多次,改好后拿到打印店打印,多方寻找,终于找到了孙医生,当面向她表达了感谢。
身残志坚 未来要靠自己
为了解杨坤的具体情况,记者来到他租房的地方,贵阳市狮峰路。这是一栋老式居民楼,杨坤和母亲王昭彩住在三楼,楼梯过道没有灯,黑漆漆的一片。
下午 17 时许,杨坤和母亲相继回到家。所谓的家是租来的,总共 20 多平米,母亲住大的一间,杨坤住小的一间,家里有一些简单的家具。
王昭彩说,今年 5 月,她来到贵阳,找了一份保洁工作,每天要打扫 30 多个房间,每个月工资 2300 元。由于她有患有腰椎、脊椎病,特别是腰椎痛得严重时,有时会请假十多天,拿到手的工资只有 1000 元多元。
" 虽然有时工资少,节约点还是够用的,下班回来看到他还是放心点。一生下来,很多人说这个小孩养不活、长不大,我最担心的就是他。" 谈起杨坤的事情,王昭彩眼泪流了出来。
" 没有能力还账,拿不出医药费,也没有亲自照顾我爸爸,很愧对两个妹妹和妈妈。" 杨坤心里很愧疚,他想凭借自己的双手偿还家里的债,但是对于只有初中学历、身体残疾的他来说,没有帮上任何忙,好在两个妹妹在外打工,今年终于把债务还清了。
周边的租客告诉记者,每天看到杨坤早出晚归,感觉非常辛苦,但对于杨坤的家庭情况并不是很了解,感觉这个男孩很有自尊心,靠自己的双手吃饭。
狮峰居委会主任王海英也表示,杨坤非常有志气,从没向居委会寻求帮助。虽然目前没有相关的帮助外来残疾人的政策,但如果杨坤有要求,可以上报到上级部门,由上级部门来评定是否给予帮助。
" 到贵阳有很多人帮助我,很感谢他们。虽然很困难,但我要靠自己的双手挣钱,不想去伸手要。" 杨坤看来,生活确实很困难,在贵阳也遇到很多好心人,让他倍感温暖,他不会放弃,再难都会坚持。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成虹飞 实习生 彭雪雪 杨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