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创始人与合伙人的股权架构设计之二玩二元股权需要多少投资
4×4股权架构
就是在二元股权架构基础上,将公司的股东分为4类,创始人、合伙人、员工、投资人,对他们进行分类别的一个安排。4×4的意思,不是4×4=16,就是汽车的司机、把创业比作一辆汽车的话,创 业这种事情就是在赛道上赛跑,创始人就是赛车手,不管是表演什么样的越野赛、F1,创业后,赛车手必须驾驶好这辆赛车,去做好这件事情。我们一定要把这四类创业人群,创始人、合伙人、员工、投资人这四类人,都安排好了,这样我们才能驾驭好公司未来的发展。
重点讲创始人、合伙人的股权架构设计。其他部分,合伙人的股权该怎么分配呢?之前我们讲了一些概念,股权、期权、限制性股权。
股权,就是一开始就给基础合伙人、基础人员一些股权,这样他就会有参与感和心理安全感较高,用于创业合伙人、联合创始人。
期权,一开始并不是股权,得经历行权期和行权之后,才能变成股权,这样情况下,基础合伙人的参与感可能要低一些,适用于非核心团队的员工。
限制性股权,就是先给你股权,但如果你不合适,没达到业绩的话,我们再收回。期权,就是先不给你,等你达到条件、符合一定的业绩要求后,再给你。简单说,前面相当于先领证,后结婚,发现不合适再离婚。后面相当于,我们先谈对象,再结婚。根据实操,硅谷创业公司,赴美的国内去上市的互联网公司,我们给他做了参考模型,第一、发起人的身份股,参与创业的,一起起意,一起来做这个事,无论实物、出资,发起人一律平等获得该部分(发起人的身份股)的股权分配,就是这10%大家是要均分的。第二、出资股,是按照我们的现金出资、渠道资源、技术、可以评估成货币资本的这些出资,可以这样的出资类别来分配,也是考虑到我们的联合创始人出资股,不包括其他的投资人。第三、岗位贡献股,是能够给公司带来贡献,全职位,包括CEO、CPO、CFO等等,根据岗位和业务导向,岗位贡献股一般按均分的比例进行分配,建议在均分的原则上再做调整,如果是兼职的话,可以考虑先给干股,或先给一半的期权、一半的干股,可规避一些风险。第四、创始人身份股。创始人就是CEO,创始人身份股CEO要独占,为什么他要独占,因为早期,公司要有个实际控制人,要敢于承担风险,如果他是小股东,基于人性,收益和风险是不对等的,活雷锋也很少,25%是一个中位数,至少在这个点上他要占到25%,如果三人以上创业的话,至少不低于20%。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是股权重述机制。股权划分完之后,必须要有个相应的股权兑现,即约定,否则股权的分配是没有意义的,按照创始人在公司服务的时间逐步兑现给创始人,道理很简单,创业公司是需要人来做的,服务公司才能谈到给股权,离开的部分就不能给,只是重述的那部分,是自己的,没有重述的,公司是要回购的,一般做法按照公司资产兑现,一年兑现25%,以后每月兑现2%,这是对创业公司和团队自身的保护,谁也没法保证创始人、合伙人会一直坚持到最后。把散伙的情况进行考虑,散伙是非常考验智慧和格局的。最后一点,我们对创始人控制权的安排,涉及到有限公司股东会、董事会二个组织机构,创始人要控制公司,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就是要控股,公司的初始股权架构设计,就是要解决创始人的股权比例,创始人持有绝对的控制权,三分之二以上的表决权,相对控制权是持股51%以上,大部分情况下是可以通过的,还有一个就是拥有一票否决权,就是34%以上,不控股怎么办?也是可以控制公司的,包括投票委托协议来做,投资人、联合合伙人,可以把投票权委托给你,还有就是一致行动人计划,几个联合创始人、投资人约定这么一个协议,我们在对内、对外都要听CEO的,创始人的,A、B股计划,都可以是备选方案。京东,上市前是投票权委托、上市后是A、B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