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资讯

【推荐】创中求新宏润逐梦高端制造沈鼓核电泵业有限公司

Wang 0

■ 本报记者 郑进超 本报通讯员 朱林格 刘永婧

近年来,河北宏润核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面对市场的不确定因素,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坚持创新,走高质量发展之路,自主研发出5万吨垂直挤压机,并首次以近净成形工艺试制成功核主泵泵壳,与宝钢合作开发出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G115大口径高温管道等关键产品,让整个行业为之瞩目。

五万吨压力机创纪录

6月29日,河北宏润核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世界首台5万吨垂直挤压机投运6周年。

当年,宏润定下的目标——做别的企业不做、难做的事,正在一一实现,如以近净成形工艺替代铸造生产核主泵泵壳,并得到沈阳鼓风机集团核电泵业有限公司的认可,进军核一级可以说板上钉钉。

2009年前后,管道装备制造业由热变冷,市场低迷、竞争加剧、利润摊薄。国内如此,在国际上,大部分耐高温耐高压大口径高端成型材料,都被美国、德国与日本公司把持,需高价进口,受制于人。

宏润管理层敏锐看到,如果不改变现状,无异于等死,与其这样,不如往前冲,大胆创新,做国有企业不想做,或现有设备做不了的东西。

他们把目光投向了核电、军工等领域,萌生了建造5万吨垂直挤压机组的念头,设想采用更先进的工艺和更强大的设备,向“高精尖、高附加值、大型化”转型。

但当时,资金、人才都奇缺,这只疾风劲浪中飘摇的小船能否平稳到达下一站?一些人心怀忐忑。

为此,宏润特意从武汉重工铸锻有限责任公司“请”来赵敬彬。年逾7旬的赵敬彬与重型装备制造业打了一辈子交道,在业界知名度颇高。

老人家融入宏润团队,全程参与了5万吨热垂直挤压机科技项目的设计、施工和生产。项目的难度之高让这位从业几十年的老者感慨生平仅见。

5万吨垂直挤压机设备自重1万吨,光是印有设备零部件清单的A4纸就厚达8公分。设备下面有一个体积更加庞大的液压体统和重达7000吨的混凝土底座,从技术设计到设备安装,国内外都没有成功经验,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宏润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大胆创新,克服技术、设备、安装调试等多个重大难题,历时两年多,终于使这套世界最大垂直热挤压机组顺利运行。

5万吨压力机组能够减量、减重、降低成本。在他们看来,近净成形工艺,相当于3D打印,能把一个实心体变成空心,不过相比3D打印各有优势,更适用于大型产品胎膜挤压成形。

举例来说,国内大型钢坯是600吨,300吨与200吨的都有,采用传统工艺,一件产品掏来掏去,最后剩下50%重量,几百吨的钢屑用车床车,有的大型装备没有半年下不来,而宏润的近净成形则解决了大型件的镂空问题,在节能降耗方面优势明显。

凭借这台庞然大物,宏润先后承接了国家原子能对外公司在建的巴基斯坦5期多台核电站管道、秦山核电等十多个项目的高压管道工程,大力推进了国产化应用。

新工艺新产品开辟蓝海

5万吨压力机组吸引了一些大型重装制造企业和知名科研院所的目光。有客户提出这样的期望:以往核主泵泵壳都是铸造工艺生产,但铸出来的泵壳存在这样那样诸多缺陷,能不能挤压出来呢?

对宏润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和挑战,核主泵是核电站的核心部位,泵壳的难度可想而知。

不忘初心,知难而上,不断探索新的领域,这些优秀基因已深深植入宏润的血脉。

宏润的技术团队来到沈阳鼓风机集团核电泵业有限公司寻求合作,并承诺:资金和设备投入全部由宏润自己承担。技术实力加上一片诚心打动了对方。

而今,宏润的试制件已经通过核电行业专家评审,并将联合一重全力打造市场。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依依认为这事关我国核电关键部件自有知识产权和自主制造能力的升级。

在火电领域,宏润也研制出了新产品,在市场上小有收获。

很多人都听过P91、P92,可不少人不知道这是国外公司命名的。在火电的主管道市场,多年来外国公司一直占据着头把交椅。

宏润人有一种强烈的振兴民族产业的愿望,他们一直在火电主管道国产化的道路上不断努力。然而多年来,作为其中关键的材料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他们自2015年以来与宝钢特钢合作,在双方共同努力下,新型材质的钢管终于在宏润下线,并取名G115,成为拥有国家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制造。

G115可替代P92,在专家们眼中,宏润与宝钢已经占据了火电技术的制高点。

钢铁研究总院教授、G115新型耐热钢发明人刘正东十分看好G115的市场前景。G115可用于650摄氏度火电站,其性能优越。P92的极限是620摄氏度,别看只是30摄氏度的温差,可在材料及产品上要差上几个等级。

目前,G115钢管国家批准建设两到三个示范项目,多年的火电主管道国产化梦终于有望实现。

十年前,宏润独特的发展定位,让企业发展呈现出了明显的分水岭,企业在高端制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坚定。

创新脚步稳而坚

“据快堆项目交货还有244天”,在董事长刘春海办公室的墙壁上,贴着这样一幅倒计时数字。

快堆在国际上属于先进核电四代,继美国、俄罗斯之后,我国是第三个拥有此项技术的国家。目前,我国正在建设首台示范项目,而宏润拥有了参与资格。

近年来,中国一重、二重、宝钢特钢、沈鼓核电泵业、机械科学研究总院、中国原子能研究院、中国核动力研究院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开展了与宏润的合作,进行核电主泵泵壳、核电主管道、快堆管道、大口径核级管道、高温合金管道、大口径镍基合金管道、大口径钛合金管道、大型船舶用S90曲轴拐等产品的研制与市场开发。

在宏润公司,新技术和新产品市场开发是大事,他们认为这是牵涉企业发展战略的问题。有的业务员碰到“难啃的骨头”,可能会绕道而行。每逢遇到这样的事儿,宏润都组织大家进行分析。

别人认为是不可能的事,他们偏偏觉得这是“进入市场的机遇期”,这种事很难得,如果把它当作困难和问题,那就什么也别干了。以宏润参与的十多个军民融合项目为例,多是在别人不具备生产条件的情况下,依靠五万吨压力机组,进行研制和开发,向业界展示了宏润团队强大的创新能力。

近几年,宏润一直克服资金难度咬紧牙关坚持研发。

在他们看来,改革开放40年,我国由农业大国变为制造大国,制造业正在转型升级。国家提倡高质量发展,因此发展要有个性化,宏润要向大型化和超大型化方向努力。

多年来,宏润和二十多家设计研究院、央属企业及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产品由锅炉部件一步步升级至特种压力容器。

他们认为,坚持创新,走高端制造之路,契合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正是宏润核装近年来发展的不竭动力。

flexpoint

光学测量仪

仪器影像仪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