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创业板重挫四大诱因两信号暗示下周绝处逢生恒天财富焦作分公司
【四大诱因】沪指险守3100 创业板持续重挫四大诱因
===全文阅读===
沪指险守3100 创业板持续重挫四大诱因
A股今日延续萎靡表现,沪指小幅收跌0.21%,收报3112.76点,日K线遭遇四连阴;创业板指收跌1.56%,收报1899.94点,七连阴再刷近11个月新低。两市成交量依然低迷,合计成交3837亿元,行业板块普跌,仅银行、保险、券商、石油、电力等权重板块逆市翻红。
创业板指七连阴失守1900,沪指失守半年线,盘面上,次新股杀跌惨烈,场内人气降至冰点。次新股板块持续领跌两市,新股开板时间越发提前。截止收盘,广信材料(300537)跌停,数字认证(300579)、永吉股份(603058)、赛托生物(300583)、精测电子(300567)、元祖股份(603886)、名雕股份(002830)等均大跌逾8%。
遥想昔日很多新股动辄10几个、甚至20几个连续涨停的盛况,新股上市后的狂欢表现的确值得令人艳羡。不过,从去年12月开始,新股的狂热表现已开始悄然变化。1月12日,以太平鸟(603877)为首的多只个股打开一字涨停板。截至1月12日收盘,太平鸟上市后仅收获3个涨停便已打开;景旺电子(603228)则收获4个涨停。
“随着新股大量发行,新股不再是稀缺品种。那些原本热衷于炒作新股的资金有了更多可以选择的标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势必要影响到新股上市后的表现。”一位市场分析人士告诉记者,另外,新股发行中签率的高低,也将是影响新股上市之后表现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关于创业板走弱原因,分析人士表示,创业板持续遭遇抛售的诱因主要有:
(1)新股发行过多,近期新股以平均每天2-3只的速度发行,并且新股大多是创业板和中小板。
(2)解禁压力较大,春节前,仍有不少上市公司将出现大规模解禁。有10只股解禁数量占比超总股数的50%;有23只股解禁数量占总股数比重在50%至10%之间;42只股的解禁比重在10%以下。
(3)资金转移目标,国企改革股受追捧。近期混改力度空前,机构力推国企改革,导致资金分流。
(4)监管持续打击题材炒作。高送转、重组等这些过往能引起中小盘股股价暴涨的因素今年都成为监管重点。
危险的游戏:杠杆率飙升下的资金链条风险
A股杠杆收购仍在一路狂奔。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统计,自去年以来的股权转让热潮中,买家们几乎都采用了杠杆资金收购,并且快速呈现出高溢价、高杠杆为特征的“两高”现象。
在业内人士看来,高杠杆资金的链条绷得很紧,如果遇到异常市场容易出现风险。虽然任何资本市场都要有一定的杠杆率,但由于目前中国资本市场法制不太完善,如果监管短期不到位,很容易引发风险。
飙升的杠杆率
当宝能系杠杆资金收购万科被置于“放大镜”之下,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公开反对用来路不明的钱从事杠杆收购之后,杠杆资金频繁被放到聚光灯下审视。
在交易所的严词拷问下,自去年12月以来,已有万家文化、步森股份(002569.SZ)、天马股份(002122.SZ)、浔兴股份(002098.SZ)、银鸽投资(600069.SH)等多家上市公司公告了监管层的问询函,就收购资金来源问题等做了详尽披露。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买壳方筹资资金与自有资金比例最高的就是万家文化,为50倍,其新股东龙薇传媒仅出资了6000万元,却撬动了30亿元的外来资金;其次是银鸽投资的新股东鳌迎投资,以30倍的杠杆率完成了控股权收购。
另外,前期实施股权转让的焦作万方(000612.SZ)、*ST合金(000633.SZ)、步森股份、尤夫股份等杠杆率均在5倍以下,有些机敏的买壳方甚至不从金融机构融资,而全部来自体系内公司的借款,比如君华集团购买齐翔集团从而间接控股齐翔腾达(002408.SZ)的案例。
“这种高杠杆收购壳公司一般将杠杆放得很大,虽然目前还没有出现风险事件,但当股票出现连续大跌或者崩盘的时候,紧绷的资金链很容易就绷断。”1月12日,江浙一带某壳掮客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去年股市巨震时,崩盘的案例就很多。
值得注意的是,前期被爆炒的股权转让概念股已集体回调,普遍已有百分之二三十的跌幅。比如银鸽投资1月12日收盘11.18元/股,较近期最高价16.79元/股跌幅高达33%;浔兴股份1月12日收盘16.21元/股,较近期最高价22.48元/股跌幅达28%。
杠杆收购另一个被集中批评的行为是“空手套白狼”:即使用很少的自有资金,加上从外界借来的高息巨款,快速收购一家上市公司的控股权,一旦过户完成,就立马把股份质押出去融资,再将融得资金偿还前期的高息借款。
比如控制步森股份、天马股份两家上市公司的徐茂栋、控制尤夫股份的蒋勇等都在玩着上述高阶游戏。监管层也已关注到此类现象,近期其发出问询函,要求星河创业披露将新获得的天马股份100%持股质押出去融资的用途、平仓风险等。
星河创业回复称,“通过上述股份质押获得的资金,其中13.87亿元用于归还前期向北京恒天财富的短期借款,剩余资金主要用于补充星河创业日常的资金需求。”
危险的游戏
跟以美国为代表的成熟市场相比,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的杠杆收购发展处于蹒跚学步的状态。法律政策的限制、融资工具的匮乏、高素质管理人才的稀缺等都是导致杠杆收购在国内缓慢前行的原因。
毋庸置疑,杠杆收购可以快速有效实现资本的流动与资源配置,但如果缺乏节制滥用杠杆率就可能会变成危险的资本游戏。
1月12日,武汉科技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指出,A股并购乱象主要存在四大问题:一是跨界并购、脱实向虚;二是人为操纵并购标的估值、实现利益输送;三是并购+增发,最终由散户买单;四是并购加杠杆,放大市场风险。
对于并购加杠杆行为,董登新认为A股出现了大量的跨界融资或借贷,从银行到保险再到私募基金,被并购绑架,二是资管和私募销售无底线,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将草根或屌丝也传销进来,“这都是十分危险的行为”。
目前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各大监管机构,都采用多种措施去杠杆,但在资本泛滥的背景下,高杠杆收购一直大行其道。从多家上市公司公布的买壳方资金来源看,提供杠杆资金的主体主要是银行、信托、保险、券商资管、私募、公募专户、财富管理机构、实体企业等,资金渠道的交叉、多元化也给监管带来了新挑战。
“杠杆率是市场经济资源配置中的一种有效方式,不能将其完全打掉。任何资本市场都要有一定的杠杆率,但由于中国的资本市场各方面法制不太完善,或有一些法律法规但是执行率很差,所以很容易被杠杆率利用,这是一个麻烦的事情。”1月12日,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前发审委员李曙光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如果监管短期不到位,杠杆率还是不能太高,如果太高很容易引发系统性风险。
“从监管体制看,金融改革已被提上日程,这有利于解决不同市场的资金监管一体化的问题。证券、保险、期货,市场是有联动关系的,一定要有综合监管的理念,对于市场上一些太快的创新还是要小心。”李曙光指出,市场可以允许有节制的杠杆率上升,而不是对杠杆率一步到位的放松。(21世纪经济报道)
连阴杀跌后如何运行? 两大信号或预示下周绝处逢生
趋势的力量一旦形成,但难以扭转,更可怕的是如果这种趋势是向下时,对市场更是一种持续的摧残。创业板七连阴不仅刷新了市场的三观,更是将两市带入到死亡边缘。周五尽管有金融护盘一度出现抵抗式反弹的曙光,但在积贫积弱的创业板继续探底拖累下,两市反弹无力继续下挫,个股再度惨跌一片。罕见的连阴杀跌后市场又该何去何从?从这两大信号可以看出经历了一轮绝望行情的市场下周有望绝处逢生。
"乐极生悲"这句成语反过来也同样适用。如果冷静分析市场我们会发现:其一、沪指虽然同样持续下跌,但蓝筹整体跌幅不深量价背离明显,其杀跌无量足以反映出主板在慢慢摆脱创业板杀估值的连累,下周有望迎来一轮修复性行情;其二,从主板去年年底表现也可看出,120日线附近是市场比较认可的底部区域,一旦跌破将会出现空头陷阱,并诱发抄底资金进场捡便宜货。
而反观创业板,阴跌不止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已经事实上等同于注册制的IPO提速发行。新股的大量上市不仅造成存量博弈的市场面临资金持续抽血压力,更让"讲故事"居多的中小创题材股变得不再稀罕,面临巨大的估值压力,从而倒逼创业板被动去泡沫。所以即使创业板出现超跌反弹,但在去估值的大势所趋之下,仍可能有进一步下探空间。这也就告诉我们,对于手中持股要一分为二去看待:一方面,对于有利好刺激但受大盘拖累而错杀、主力深度介入且资金运作动机强烈、有业绩支撑且年报亮眼等几类股则不可轻易交出带血筹码,甚至在控制好仓位的前提下可大胆抄底;
但另一方面,在2017IPO继续提速发行已写在监管层计划之列的大背景下,中小创杀估值将在所难免,午后市场更是出现恐慌踩踏。所谓君子不立围墙之下,在这样的行情下投资者更应该考虑手中持股所隐藏的杀跌风险。盘面上,两市高达260家个股跌幅超过5%可,创下12月12号大跌以来之最!其中尤以业绩严重亏损、估值高企的次新股、短期连续涨幅过大、技术形态严重走坏、大股东天量减持这五类股更是首当其冲,遭到主力资金仓皇出逃。如前期在主力控盘下持续逆势拉升的珠海中富,遭到获利盘高位疯狂派发,股价持续巨阴杀跌;又如业绩暗淡保壳命悬一线的st珠江、st舜船纷纷跌停;再如实控人拟减持1.3亿股的森马服饰,主力资金天量出逃,股价一度逼近跌停;除此之外,次新股更是掀起跌停潮,数字股份、德宏股份等一字开板后纷纷难逃跌停命运,在IPO提速发行下,次新股板块整体估值下移将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未来破发将是大概率事件。对于这五类弱势股,投资者万不可麻木大意忽视其暗含的杀跌风险,弱势行情下每一次反抽都是出逃机会,决不能盲目死守让亏损进一步扩大。(广州万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