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门窗艺术图案
文章目录:
1、60-600mm DG DN OS 飘渺冬雾里的飞鸟之诗2、雕塑是有魔法的,这只以正弦曲线飞行的鹰也是3、潍坊临朐手工艺人高兴双:铝丝编织大千世界
60-600mm DG DN OS 飘渺冬雾里的飞鸟之诗
154.2mm F6.3 1/2000s ISO400
近期收到了适马60-600mm F4.5-6.3 DG DN OS丨Sports镜头,虽然由于之前在鸟网论坛见到过不少评测的帖子,对这支镜头已大概有一些了解,但是打开包装取出镜头的一瞬间,还是被它的做工和手感惊艳到了。
94.7mm F5 1/1600s ISO800
为了验证这支镜头的光学性能和操控性能,我分别在索尼A1和索尼A7S3两款相机上做了测试。通过近期的实际拍摄,镜头的表现可圈可点,无论是在逆光环境、阴天雾霾环境还是雪天情况下,都有不错的表现。下面总结一下这支镜头的优缺点供各位影友借鉴!
1
对焦防抖性能优异
600mm F6.3 1/1000s ISO200
得益于HLA高速线性马达和先进的电子控制,镜头可以实现高速、高精度、安静的自动对焦,拍摄飞行打斗的鸟类或其他高速运动的物体,都能确保不丢失任何机会。镜头采用全新开发的“OS2”防抖模式,模式1、模式2在防抖方面都表现不俗。本次测试展示的作品都是手持拍摄,所有照片拍摄成功率超过90%,可见对焦跟焦速度确实十分给力。
2
光学素质稳定可靠
600mm F6.3 1/1000s ISO200
适马采用了全新光学设计,使用包括FLD镜片和SLD镜片在内的多种高性能光学材料,对超远摄范围内易产生的色差进行了良好校正,也很好地控制了色散鬼影。镜头从60mm端到600mm端成像画质都很优异,顺光、逆光下从近到远画面十分清晰,基本能够做到数毛!超长焦配合F6.3大光圈,让照片拥有浅景深,焦内主体锐利,焦外背景虚化柔美。
3
轻量化、大变焦,灵活多变
98.7mm F6.3 1/1250s ISO400
600mm F8 1/1600s ISO1000
镜头采用镁铝合金和碳纤维材质,在保证镜身强度的同时也减少了镜头的重量,2400多克让手持拍摄得以实现。本人的体能属于正常水平,拍摄全程手持没有压力,可以做到抬手就拍,机动灵活,不错过每一刻精彩瞬间。该镜头从60mm焦段到600mm的十倍变焦设计,拥有从标头到长焦的各个焦段,无论是风光、人像、特写、局部都能应对自如,可谓“一镜在手从容行走”,性价比很高。
600mm F8 1/2000s ISO400
此外,野外拍摄随机性很强,有时无法预料拍摄对象到底跟自己会保持多远的距离,这支大变焦能够解决“够不着”、“装不下”的尴尬。从几次实拍中可以看出,单纯用哪个焦段的定焦头都无法满足所有拍摄的需要。
4
功能强大,操作便利
262mm F6.3 1/500s ISO100
镜头支持双动变焦,宽大的变焦环和适中的阻尼使得旋转变焦操作起来非常顺畅,推拉式变焦功能则便于快速应对一些紧急情况。镜身上的功能开关布局合理、控制方便,变焦开关可以更好地保证镜头在携带过程中不至于因重力滑脱。此外,卡口及开关外部连接处均采用防尘防溅结构,镜头前部还有防油污镀膜,野外使用更安心。
5
镜头的不足
600mm F7.1 1/1600s ISO400
一是大变焦对天气、空气质量、光线有一定要求,阴天、雾霾天照片锐度、清晰度有些影响。二是镜头重量虽然有所减重,但对于体能不是很好的摄影师,长时间手持还是有些压力。三是在各焦段最大光圈下有暗角,需要收缩一到两档光圈来消除暗角。
121.2mm F7.1 1/500s ISO125
小结一下,适马这支十倍大变焦镜头,是一支素质不错、焦段广泛、拍摄题材灵活的镜头,适应于野生动物拍摄的大部分需求。如果比较注重性价比、不苛求画质,那么选择这支镜头不失为一项明智之举,而对于初学拍鸟的摄影人来说,这更是一支值得拥有的长焦镜头!
#长焦##适马##光影者的风光摄影##自然人文地理摄影组##打鸟#
雕塑是有魔法的,这只以正弦曲线飞行的鹰也是
视频加载中...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分享是:位于墨尔本博物馆Bunjilaka原住民文化中心的楔尾鹰动力雕塑。
它是墨西哥安斯(ENESS)工作室的作品。
该雕塑被悬挂在墨尔本博物馆内的一个圆形房间的中心。
Creation Cinema是一种身临其境的多感官体验,邀请游客分享精神和感官觉醒的瞬间。
它将声音、视觉艺术、技术和讲故事结合在一起,代表了维多利亚时代原住民的创作精髓,并展示了他们与国家的精神联系。
参观者被邀请进入一个精神空间去观看、去感知、去创造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运动。当他们进入的时候,参观者将被周围的声音所包围,并看到投射在动感形态上的视觉效果。
他们还会听到土著演员 JackCharles 和 PaulineWhyman 的一段类似歌曲的旁白。
雕塑以惊人的视觉效果、唤起人共鸣的音景和富有诗意的叙述,传达出创造和原住民祖先精神的意义。
灵感来自于连续性的概念和创造无所不在的本质。这个动态雕塑象征着“造物主邦吉”,一只飞行中的楔形尾鹰。它的宽度是2.2米,反映了楔形尾鹰的大小和雄伟的性质,并且在不断地运动。
移动轨迹反映了整个自然界的普遍运动:波浪的运动,山脉的线,抑或是在陆地上移动的蛇。
动物在陆地上奔跑,这种自然界里形成的波浪轨迹,是创作者所欣赏的美感。这件动能雕塑就是模拟了这样一种普遍运动。
展翅的鹰翱翔在天空上,构成了优美的弧线。所有的版块上下运动着,形成了正弦曲线状的运动轨迹,远远看起来就像是翅膀一样。
动态雕塑是实时形成的,并不是电脑预设的动态。螺旋结构由低碳钢和铝组成,而翅膀是丙烯酸制成的,大约喷砂了三次,以达到工作室想要的照明效果。
如果雕塑是一种魔法,那么通过展出雕塑,也许就能把魔法带入我们的生活。
工作室这样认为。
图文来源于vimeo、ENESS、数艺网等其他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限交流学习!
潍坊临朐手工艺人高兴双:铝丝编织大千世界
视频加载中...
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17日讯 说起“编织”,常常想到的是竹篮、柳筐等,而在潍坊临朐县,从事手工编织的高兴双最擅长的却是铝编,一束束五颜六色的铝线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通过巧思妙手编织出来的动物、盆景,让人连连称赞。
走进高兴双的工作室,铝编的动物、盆景精巧别致。只见他双手扭动铝线,不一会,一棵挺拔的青松盆景便出现在眼前。
高兴双告诉记者,在他儿时记忆里,用柳条和稻草编织各类用具是大人们除了农业外的又一项经济来源。耳濡目染,高兴双对这一工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长大后也从事草编赚取一定的收益。但在2018年,被铝编吸引的高兴双通过拜师学艺,走上了制作铝编的道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兴双常常为了完成心中的精品废寝忘食。除了扎根于传统编织艺术土壤中的铝编,现在的他制作手法更加多元化,样品更加多样化,既继承了传统,又有着自身的创新发展。
高兴双说,下一步他计划进一步把铝编工艺品推向市场,让更多的人了解铝编这门技艺,同时,他还想继续挑战自己,多创作一些自己满意的作品。
闪电新闻记者 于刚 临朐县融媒体中心 于潇 陈妍如 潍坊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