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资讯

铝合金门窗能刷黑漆吗有甲醛吗

Nancy 0

文章目录:

1、观点|李想:建议认为铝好于钢和铁的 把自家房子钢筋结构全换成铝2、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问题防治方案之装饰工程3、上海绿都绣云里

观点|李想:建议认为铝好于钢和铁的 把自家房子钢筋结构全换成铝

理想L9

文:懂车帝原创 彩丽美

[懂车帝原创 行业]日前,提及汽车底盘悬架哪家强?理想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想发文表示,他开过悬架最好的电动车是保时捷Taycan Turbo S,并称“市面上没有任何电动车能接近这个水准,更没有任何燃油车可以接近了。绝对属于操控、稳定、舒适的极致了,好到甚至有点反物理的感觉。入门版Taycan我没试过,悬架配置是不同的。”

值得关注的是,在该条内容下方评论区,有网友留言称,“前两天我听朋友说理想L9啥都好,就差下单支持了,其实他已经付了订金了,就是一直没下定决心,因为他发现理想(L9)的悬架(具体是说的那个地方我记不清了,我对车子没有啥研究)明明是铁的,厂家非要把它表面涂成铝合金的样子,让他觉得很不解。”

对此,李想回应表示:“没有人规定铸铁就必须用黑漆涂层,铸铁又不是黑色的。理想L9后五连杆的大横向摆臂采用了贵的多的防腐涂层,防腐效果好200%以上,成本更高。防腐涂层的颜色就是银色,我们也从没说过他是铝的,铝又不是什么高档的东西。”

李想还补充道:“常规的电泳要求最低25微米以上,可以保证中性盐雾720h不锈蚀。我们用的美加力/久美特最低20微米就可以保证1500h中性盐雾不锈蚀。”

随后,李想还留言称:“强烈建议那些认知上觉得铝就一定好于钢和铁的网友们,把自己家房子的钢筋主结构都拆掉,全部换成铝的,绝对的安全又科学!这不是什么偷换概念,而是要让自己脑子里想的、嘴巴上说的、行动上做的、真正做到的一致,从而知行合一。一辆车什么地方用铝,什么地方用钢和铁,不是拍脑袋、敲键盘决定的”。

理想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想

据了解,理想L9采用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的悬架搭配,并配备全自研底盘控制系统,标配空气弹簧和CDC连续可调阻尼减振器。

而底盘悬架在不同用料与调教的情况下,能够直接影响汽车的行驶质感。

针对“理想L9被质疑悬架材料用铸铁”一事,懂车帝从业内专家处了解到,目前车企在车辆悬架材料部分主流材料有铝合金制、铸铁和钢制等,铁的成本更为便宜,而成本高一些的车型则用铝合金材料。同时,据专家分析,理想用铸铁材料的悬架,大概率是为了节省成本。

当前,在市场当中售价能达到50万元水平的SUV并不在少数,但采用增程动力的车型仅有L9这一辆,所以理想L9并没有直接竞争对手。不过此前官方曾表示过该车将主要竞品瞄向了宝马X7、奔驰GLS等车型,这些车售价均达到了百万级。

比较有意思的是,百万级的宝马X7后悬架为铝合金材料,而60多万元起售的宝马X5则用钢制材料,要这么说,宝马控制成本的力度比理想更狠?

对于理想悬架用料的问题,你怎么看?

相关阅读:

《热评 | 理想L9用铁悬架被争议/李想化身怼王,铝到底是不是高档东西》

《关注|什么才是好材质?铁/铝摆臂之争,最终谁能获胜?》

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问题防治方案之装饰工程

1 装饰工程1.1 一般抹灰工程1.1.1 抹灰层空鼓

1、现象

抹灰层空鼓表现为面层与基层,或基层与底层不同程度的空鼓。

2、原因分析

(1)底层与基层未处理,或处理不认真,清理不干净,或抹灰面未浇水,浇水量不足、不均匀。

(2)抹灰层表面过分光滑,又未采取技术措施处理。

(3)抹灰层之间的材料强度差异过大。

3、防治措施

(1)抹灰前必须将脚手眼、支模孔洞填堵密实,对混凝土表面凸出较大的部分要凿平。

(2)必须将底层、基层表面清理干净,并于施工前一天将准备抹灰的面浇水润湿。

(3)对表面较光滑的混凝土表面,抹底灰前应先凿毛,或掺 107胶水泥浆,或用界面处理剂处理。

(4)抹灰层之间的材料强度要接近。

1.1.2 抹灰层裂缝

1、现象

抹灰层裂缝是指非结构性面层的各种裂缝,墙、柱表面的不规则裂缝、龟裂,窗套侧面的裂缝等。

2、原因分析

(1)抹灰材质不符合要求,主要是水泥强度或安定性差,砂子含粉尘,含泥量过大或砂粒径过细。

(2)一次抹灰太厚或各层抹灰间隔时间太短,或表面撒干水泥等而引起收缩裂缝。

(3)基层由两种以上的材料组合的拼接部位处理不当或温差而引起裂缝。

3、防治措施

(1)抹灰用的材料必须符合质量要求,例如水泥的强度与安定性应符合标准;砂不能过细,宜采用中砂,含泥量不大于3%;白灰要熟透,过滤要认真。

(2)基层要分层抹灰,一次抹灰不能厚;各层抹灰间隔时间要视材料与气温不同而合理选定。

(3)为防止窗台中间或窗角裂缝,一般可在底层窗台设一道钢筋混凝土梁,或设3φ6的钢筋砖反梁,伸出窗洞各330mm。

(4)夏季要避免在日光曝晒下进行抹灰,对重要部位与曝晒的部分应在抹灰后的第二天洒水养护7d。

(5)对基层由两种以上材料组合拼接部位,在抹灰前应视材料情况,采用粘贴胶带纸、布条,或钉钢丝网或留缝嵌条子等方法处理。

(6)对抹灰面积较大的墙、柱、檐口等,要设置分格缝,以防抹灰面积过大而引起收缩裂缝。

1.1.3 抹灰层不平整

1、现象

抹灰层表面接槎明显,或大面呈波浪形,或明显凹凸不平整。

2、原因分析

(1)基层刮糙未出柱头(冲筋),或未做塌饼。

(2)抹灰过程中刮尺使用不当,或长度不足(<2m)。

(3)面层抹灰后没有适时找平压光,隔天发现不平整,已无法找平压光(实际上是少一道再找平压光工序)。

3、防治措施

(1)基层刮糙前应弹线出柱头或做塌饼,如果刮糙厚度过大,应掌握“去高、填低、取中间”的原则,适当调整柱头或塌饼的厚度。

(2)应严格控制基层的平整度,一般可选用大于2m的刮尺,操作时使刮尺作上下、左右方向转动,使抹灰面(层)平整度的允许偏差为最小。

(3)纸巾灰墙面,应尽量采用熟化(熟透)的纸巾;抹灰前,须将纸巾灰放入砂浆拌和机中反复搅拌,力求打烂、打细。可先刮一层毛纸巾灰,厚为15mm左右,用铁板抹平,吸水后刮衬光纸巾灰,厚为5~10mm,用铁板反复抹平、压光。

1.1.4 分格缝不规范

1、现象

分格缝不平直、深浅不一致,宽度不适中,缝起点或终点上下与左右不统一,缝口缺棱角或粗糙,嵌缝不密实、不光洁。

2、原因分析

(1)两条分格条镶接时未吻合或不平直,或分格条变形。

(2)分格条制作不规范:厚度不一致、宽度不统一,两侧下部未割角。

(3)在嵌条面上的砂浆未及时清除,或取条的时间与方法不当。

3、防治措施

(1)分格条材料要选好,少用木条,宜用塑料条与玻璃条;条子必须顺直,厚度与宽度统一(一般厚为3~5mm,宽为12~20mm),下部应割角。

(2)对墙、柱要拉通线,弹出横向水平分格线或竖向垂直分格线;水平分格条一般应粘(贴)在水平线下边,垂直分格条应粘在垂直线右侧;分格条起点与终点上下左右应一致。

(3)分格条有固定分格条与取出分格条两种,玻璃条与凹形塑料条为固定不取出的分格条。

(4)分格条取出的时间与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分格条用水泥砂浆固定后,待砂浆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取出分格条;二是分格条用水泥砂浆固定后,当天就抹面层(抹罩面灰),等压光或蟹毛后,应将分格条上水泥砂浆清刷干净,即可取出分格条。

(5)分格缝(指取出分格条)必须用水泥浆嵌密实;刷黑漆时,应用美术笔将缝底涂黑,不能污染缝边,否则会产生视觉差,似乎分格缝不平直。

1.1.5 阴阳角不方正

1、现象

外墙大角,内墙阴角,特别是平顶与墙面的阴角四周不丢通、不方正;窗台八字角(仿古建筑例外)。

2、原因分析

(1)房屋主体结构与楼层标高、轴线等几何尺寸不正确,抹灰过程中没有随时用阴、阳角器等质检工具进行检测,未及时纠正偏差。

(2)施工操作程序不规范,不重视阴、阳角应找方的操作要求。

3、防治措施

(1)抹灰前应在阴阳角处(上部)吊线,以1.5m左右相间做塌饼找方,作为粉阴阳角的“基准点”;阳角护角线必须粉成“燕尾形”,其厚度按粉刷要求定,宽度为50~70mm,且小于60°。

(2)阴阳角抹灰过程中,必须以基准点或护角线为标准,并用阴阳角器作辅助操作;阳角抹灰时,两边墙的抹灰材料应与护角线紧密吻合,但不得将角线覆盖。

(3)水泥砂浆粉门窗套,有的可不粉护角线,直接在两边靠直尺找方,但要在砂浆初凝前运用转角抹面的手法,并用阳角器抽光,以预防阳角线不吻合。

(4)平顶粉刷前,应根据弹在墙上的基准线,往上引出平顶四个角的水平基准点,然后拉通线,弹出平顶水平线;以此为标准,对凸出部分应凿掉,对凹进部分应用1:3水泥砂浆(内掺107胶)先刮平,使平顶大面大致平整,阴角通顺。

1.2 装饰抹灰工程1.2.1 抹灰层空壳(空鼓)

见1.1.1。

1.2.2 接槎明显

1、现象

干粘石、水刷石等装饰面有明显接槎。

2、原因分析

(1)大面积干粘石与水刷石饰面没有分格或分格过大,一次又不能连续完成一个分格或一仓,而任意留施工缝,造成较明显的接槎。

(2)抹灰与干粘石或水刷石衔接不及时,使石子粘结灰浆深浅;不一致或表面形成波浪形抹痕。

3、防治措施

(1)施工前要审阅图纸,拟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2)如果要求作较大面积的分格时,应预先从操作技术、工序搭接、劳动力配备与材料准备等方面作周密安排,必须一次完成一个作业面,中间不得留槎。

(3)分格留槎位置一定要适当,水平分格一般与脚手架一致,竖向分格以窗间墙为宜;在脚手架处操作不顺手,故更应精心施工,以防该处因操作不当而形成明显接槎。

1.2.3 石子不均匀,石子脱落

1、现象

干粘石、水刷石饰面石子分布不均匀,石粒粘结不牢固,特别是干粘石,用手触摸饰面后石子就会脱落。

2、原因分析

(1)干粘石饰面撒石子不均匀,补石子不及时,不认真,抹子拍平压实不到位;水刷石饰面石子配合比不当,或抹子拍平压实不到位,或喷刷时间与方法掌握不好。

(2)分格条粘贴操作方法不正确,将水泥浆抹得过高,坡度太陡,干粘石与水刷石的石子不易挤到分格条边,该处呈现黑边,石粒稀少。

(3)石子使用前未筛选,未冲洗干净。

3、防治措施

(1)干粘石与水刷石施工前均应先做小样板;水刷石的石子配合比应通过小样板进行选定。

(2)干粘石与水刷石的石子粒径以4~6m为宜,石子使用前应放在混凝土搅拌机中先冲水搅拌几下,将石子毛边打掉,使石粒饱满、洁净,过筛晾干后备用。

(3)大面积干粘石与水刷面抹罩面灰(罩面石子浆)时,应先从中间部位开始,然后抹分格条两侧。

干粘石抹好罩面灰后,随即撒石子,对局部石子不均匀处及时补石子,接着用辊子或抹子用力均匀拍平压实,石粒嵌入砂浆的深度不小于粒径的1/2。

水刷石抹好罩面石子浆后,待其稍吸水后,先用抹子拍平压实,然后用蘸水刷子刷去表面浮浆,拍平压实一次,刷和拍压一般要重复三、四次,力求达到表面石子大面朝外,排列均匀紧密。

(4)正确掌握水刷石的喷刷时间与方法。喷刷过早或过度,会造成石子露出灰浆面过多,易脱落;喷刷过迟则灰浆冲洗不干净,表面石子不均匀。控制喷刷时间一般可用手指按罩面石子浆,按上去五指痕或用刷子刷石子以不掉石子为宜。喷刷应由上而下,喷头距刷面距离与喷水桶的水压有关,一般以能冲掉灰浆,洗到石子露出浆面1/3,大面喷刷干净,石子粘结牢固、显露均匀为宜。

(5)分格条应选用优质木材或塑料条,分格条两侧抹八字形水泥浆,其高度控制在小于或等于1/2分格条,角度以45°为宜,操作时尽量将石子往分格条边拍压均匀。

1.2.4 饰面不清晰,表面不平整

1、现象

(1)石子面层表面浑浊,干粘石饰面有泛浆现象,水刷石饰面石子显露不清,刷面不净。

(2)饰面不平整,呈波浪形。

2、原因分析

(1)石子使用前未经冲洗、过筛等加工处理。

(2)干粘石拍石子与水刷石喷刷石子操作方法不当。

(3)见1.1.3原因分析。

3、防治措施

(1)见1.2.3防治措施(1),(2)。

(2)干粘石甩石子后,在用抹子或辊子将石子压入粘结层时,要求用力均匀,轻重适当,压平、压实,但应注意不能把灰浆挤出,防止泛浆现象。面层粘石子24h后,一般可淋水冲洗(压力不能太大),以便洗净面层粉尘。

(3)水刷石刷洗时间要适中(以用手指按上去无痕印或用刷子刷时不掉石子为宜),应遵循自上而下的冲洗原则,在确保石粒露出1/3的前提下将饰面冲洗干净。

(4)见1.1.3防治措施(1)、(2)。

1.2.5 拉条抹灰空鼓、裂缝

1、现象

拉条抹灰空鼓,呈不同程度横向收缩裂缝。

2、原因分析

(1)见1.1.1原因分析。

(2)见1.1.2原因分析。

3、预防措施

(1)见1.1.1防治措施。

(2)见1.1.2防治措施。

(3)拉条抹灰同样要控制总厚度,水灰比要小,如失水过度,可适当洒水润湿,以使线模片润滑易扯动;拉条抹灰24h后,应视气候情况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

1.2.6 拉条抹灰线不顺直、不光洁

1、现象

拉条抹灰线不顺直,不挺拔,弯曲变形,表面粗糙,不精细,没有起到装饰线条的效果。

2、原因分析

(1)拉条抹灰时没有从上到下统一吊垂直线,测水平线,或找直、找方,造成棱角不方正,弧度不圆滑,拉条不顺直。

(2)上下步架用不同线模分别拉抹或上下拉条不是一次完成,造成上下接头不顺直,接槎明显。

(3)拉条灰浆配合比不合理或操作不当,灰浆和易性差,造成拉条灰线不清晰、不光洁。

3、防治措施

(1)施工前应根据拉条抹灰的作业面范围与平面尺寸进行全面考虑,统一排条,上下吊垂直线,测水平线,出灰饼,立轨道,作为拉条抹灰的基准线(点)。

(2)拉条抹灰时,应将线模两端靠在木轨道上,上下搓压,并持续加进水泥混合砂浆(掺细纸巾或细纤维),将拉条抹灰一次完成。

(3)对较高的墙面拉条施工应事先作好周密安排,操作人员不得任意调换,应分组连续抹成,以确保上下接头顺直,无接槎,表面光洁,且密实。

1.3 吊顶工程1.3.1 整体紧缝吊顶质量缺陷

1、现象

(1)接槎明显。

(2)吊顶面层裂缝,特别是拼接处裂缝。

(3)面层挠度大,不平整,甚至变形。

2、原因分析

(1)接槎明显:

1)吊杆(吊筋)与龙骨(搁栅)、主龙骨与次龙骨拼接不平整。

2)吊顶面层板材拼接不平整,或拼接处未处理就贴胶带纸(布),批腻子又没有找平,致使拼接处明显突起,形成接槎。

(2)面层裂缝:

1)木料材质差,含水率高,收缩翘曲变形大;采用轻钢龙骨或铝合金吊顶,吊杆与主、次龙骨纵横方向线条不平直,连接不紧密,受力后位移变形。

2)吊顶面板含水率偏大,或产品出厂时间较短,尚未完全稳定,面板产生收缩变形(PC板等产品尤为严重)。

3)整体紧缝平顶,拼接缝处理不当或不到位,易产生拼缝处裂缝。

(3)面层挠度大、不平整:

1)见本条原因分析(2)第1)条。

2)吊顶施工未按规程(范)操作,事前未按基准线在四周墙面上弹出水平线,或在安装吊顶过程中没有按规范要求起拱。

3、防治措施

(1)接槎明显:

1)吊杆与主龙骨、主龙骨与次龙骨拼接应平整。

2)吊顶面层板材拼接也应平整,在拼接处面板边缘如无构造接口,应事先刨去2mm左右,以便接缝处粘贴胶带纸(布)后使接口与大面相平。

3)批刮腻子须平整,拼接缝处更应精心批刮密实、平整,打砂皮一定要到位,可将砂皮钉在木蟹上作均匀打磨,以确保其平整,消除接槎。

(2)面层裂缝:

1)吊杆与龙骨安装应平整,受力节点结合应严密牢固,可用砂袋等重物试吊,使其受力后不产生位移变形,方能安装面板。

2)湿度较大的空间不得用吸水率较大的石膏板等作面板;FC板等材料应经收缩相对稳定后方能使用。

3)使用纸面石膏板时,自功螺钉与板边或板端的距离不得小于10mm,也不宜大于16mm;板中螺钉的间距不得大于200mm。

4)整体紧缝平顶其板材拼缝处要统一留缝2mm左右,宜用弹性腻子批嵌,也可用107胶或木工白胶拌白水泥掺入适量石膏粉作腻子批嵌拼缝至密实,并外贴拉结带纸或布条1~2层,拉结带宜用的确良布或编织网带,然后批平顶大面。

(3)面层挠度大,不平整:

1)见本条防治措施(2)第1)条。

2)吊顶施工应按规程操作,事先以基准线为标准,在四周墙面上弹出水平线;同时在安装吊顶过程中要做到横平、竖直,连接紧密,并按规范起拱。

1.3.2 分格拔缝吊顶质量缺陷

1、现象

(1)分格缝不均匀,纵横线条不平直、不光洁

(2)上型分格板块呈锅底状变形,木夹板板块见钉印。

(3)底面不平整,中部下坠。

2、原因分析

(1)分格缝不均匀,纵横线条不平直:

1)安装吊顶前没有按吊顶平面统一规划,合理分块,准确分格。

2)吊顶安装过程中没有纵横拉线与弹线;装钉板块时,没有严格按基准线拼缝、分格与找方。

(2)上型分格板块呈锅底状变形,木夹板板块见钉印:

1)分格板块材质不符合要求,变形大。

2)分格板块材料选择不当,地下室或湿度较大的环境不应选用石膏板等吸水率较大的板块,易变形。

3)分格板块装订不牢固或分格面积过大;夹板板块钉钉子的方法不正确,深度不够,钉尾未嵌腻子。

(3)吊筋拉紧程度不一致。

3、防治措施

(1)分格缝不均匀,纵横线条不平直:

1)吊顶安装前应按吊顶平面尺寸统一规划,合理分块,准确分格。

2)吊顶安装过程中必须纵横拉线与弹线;装钉板块时,应严格按基准线拼缝、分格与找方,竖线以左线为准,横线以上线为准。

3)吊顶板块必须尺寸统一与方正,周边平直与光洁。

(2)上型分格板块呈锅底状变形,夹板板块见钉印:

1)分格板块材质应符合质量要求,优选变形小的材料。

2)分格板块必须与环境相适应,如地下室或湿度较大的环境与门厅外大雨蓬底均不应采用石膏板等吸水率较大的板材。

3)分格板块装订必须牢固,或分格面积应视板材的刚度与强度确定。

4)夹板板块的固定以胶粘结构为宜(可配合用少量钉子);用金属钉(无头钉)时,钉打入夹板深度应大于1mm,且用腻子批嵌,不得显露用钉子的痕迹。

(3)使用可调吊筋,在装分格板前调平并预留起拱。

1.3.3 扣板式吊顶质量缺陷

1、现象

(1)扣板拼缝与接缝明显。

(2)板面变形或挠度大,扣板脱落。

2、原因分析

(1)扣板拼缝与接缝明显:

1)板材裁剪口不方正,不整齐,不完整。

2)铝合金等板材在装运过程中造成接口处变形,安装时未校正,接口不紧密。

3)扣板色泽不一致。

(2)板面变形或挠度大,扣板脱落:

1)扣板材质不符合质量要求,特别是铝合金等薄型扣板保管不善或遇大风安装时易变形、易脱落,一般无法校正。

2)扣板搭接长度不够,或扣板搭接构造要求不合理,固定不牢。

3、防治措施

(1)扣板拼缝与接缝明显:

1)板材裁剪口必须方正、整齐与光洁。

2)铝合金等扣板接口处如变形,安装时应校正,其接口应紧密。

3)扣板色泽应一致,拼接与接缝应平顺,拼接要到位。

(2)板面变形,扣板脱落:

1)扣板材质应符合质量要求,须妥善保管,预防变形;铝合金等薄扣板不宜做在室外与雨蓬底,否则易变形与脱落。

2)扣板接缝应保持一定的搭接长度,一般不应小于30mm,其连接应牢固。

3)扣板吊顶一般跨度不能过大,其跨度应视扣板刚度与强度而合理确定,否则易变形、脱落。

1.4 饰面砖(板)工程1.4.1 粘贴锦砖与条形面砖的质量缺陷

1、现象

(1)粘贴不牢固、空鼓甚至脱落。

(2)排缝不均匀,非整砖不规范。

(3)勾缝不密实、不光洁、深浅不统一。

(4)面砖不平整、色泽不一致。

(5)无釉面砖表面污染、不洁净。

2、原因分析

(1)粘贴不牢固、空鼓、脱落:

1)基层过分干硬,粘贴前未用水湿润或面砖粘贴操作不当,面砖与基层之间粘结差,致使面砖空鼓,甚至脱落。

2)砂浆配合比不准确,稠度控制不当,砂子含泥量过大,形成空鼓,脱落。

3)粘贴面砖砂浆不饱满,面砖勾缝不密实,被雨水渗透侵蚀,受冰冻胀缩,引起空鼓脱落。

(2)排缝不均匀,非整砖不规范:

1)排砖方法不准确,在粘贴面逐一划线计数,这种“由小到大”以几块面砖为基数逐一划线排砖的方法,极易产生累积误差。

2)外墙刮糙与面砖尺寸没有事先统筹考虑,在排砖中出现非整砖又没有按规范妥善处理,而是任意割砖。

3)操作人员在粘贴面砖过程中,没有掌握或少了一道砂浆初凝前应对排缝不均匀的面砖进行调整的工序。

(3)勾缝不密实、不光洁、深浅不统一:

1)勾缝砂浆配合比不准确,稠度不当,砂浆镶嵌不密实,勾缝时间掌握不适当。

2)勾缝没有用统一的自制勾缝小工具或操作不得要领。

(4)面砖不平整、色泽不一致:

1)粘贴面基层抹灰不平整或粘贴面砖操作方法不当。

2)面砖质量差,施工前与施工中没有严格选砖,造成不平整与色泽不一致。

(5)无釉面砖表面污染。不洁净:无釉面砖,如泰山砖,在粘贴面砖与勾缝操作过程中,往往使灰浆污染在面砖上,不易清除,若不及时清理,会留有残浆等污染痕迹。

3、防治措施

(1)粘结不牢固、空鼓、脱落:

1)见1.1.1防治措施(2),(3)。

2)面砖粘贴方法分软贴与硬贴两种。软贴法是将水泥砂浆刮在面砖底上,厚度为3~4mm,粘贴在基层上;硬贴法是用107胶水、水泥与适量水拌和,将水泥浆刮在面砖底上,厚度为2mm,此法适用于面砖尺寸较小的;无论采用哪种贴法,面砖与基层必须粘结牢固。

3)粘贴砂浆的配合比应准确,稠度适当;对高层建筑或尺寸较大的面砖其粘贴材料应采用专用粘结材料。

4)外墙面砖的含水率应符合质量标准,粘贴砂浆须饱满,勾缝严实,以防雨水侵蚀与酷暑高温及严寒冰冻胀缩引起空鼓脱落。

(2)排缝不均匀,非整砖不规范:

1)外墙刮糙应与面砖尺寸事先作统筹考虑,尽量采用整砖模数,其尺寸可在窗宽度与高度上作适当调整。在无法避免非整砖的情况下,应取用大于1/3非整砖。

2)准确的排砖方法应是“取中”划控制线进行排砖。例如:外墙粘贴平面横或竖向总长度可排80块面砖(面砖+缝宽),其第一控制线应划在总长度的1/2处,即4O块的部位;第二控制线应划在40块的1/2处,即20块的部位;第三控制线应划在20块的1/2处,即10块的部位,依此类推。这种方法可基本消除累计误差。

3)摆门、窗框位置应考虑外门窗套,贴面砖的模数取1~2块面砖的尺寸数,不要机械地摆在墙中,以免割砖的麻烦。

4)面砖的压向与排水的坡向必须正确。对窗套上滴水线面砖的压向为“大面罩小面”或拼角(45°割角)两种贴法;墙、柱阳角一般采用拼角(45°割角)的贴法;作为滴水线的面砖其根部粘贴总厚度应大于1cm,并呈鹰嘴状。女儿墙、阳台栏板压顶应贴成明显向内泛水的坡向;窗台面砖应贴成内高外低2cm,用水泥砂浆勾成小半圆弧形,窗台口再落低2cm作为排水坡向,该尺寸应在排砖时统一考虑,以达到横、竖线条全部贯通的要求。

5)粘贴面砖时,水平缝以面砖上口为准,竖缝以面砖左边为准。

(3)勾缝不密实、不光洁、深浅不统一:

1)勾缝必须作为一道工序认真对待,砂浆配合比一般为1:1,调度适中,砂浆镶嵌应密实,勾缝抽光时间应适当(即初凝前)。

2)勾缝应自制统一的勾缝工具(视缝径选定勾缝筋或勾缝条大小),并应规范操作,其缝深度一般为2mm或面砖小圆角下;缝形状可勾成平缝或微凹缝(半圆弧形);勾缝深度与形状必须统一,勾缝应光洁,特别在“十字路口”应通畅(平顺)。

(4)面砖不平整、色泽不一致:

1)见1.1.3防治措施(1),(2)。

2)粘贴面砖操作方法应规范化,随时自查、发现问题,在初凝前纠正,保持面砖粘贴的平整度与垂直度。

3)粘贴面砖应严格选砖,力求同批产品、同一色泽;可模拟摆砖(将面砖铺在场地上),有关人员站在一定距离俯视面砖色泽是否一致,若发现色差明显或翘曲变形的面砖,当场就予剔除。

4)用草绳或色纸盒包装的面砖在运输、保管与施工期间要防止雨淋与受潮,以免污染面砖。

(5)无釉面砖表面污染、不洁净:

1)无釉面砖在粘贴前,可在其表面先用有机硅(万可涂)涂刷一遍,待其干后再放箱内供粘贴使用。涂刷一道有机硅,其目的是在面砖表面形成一层无色膜(堵塞毛细孔),砂浆污染在面砖上易清理干净。

2)无釉面砖粘贴与勾缝中,应尽量减少与避免灰浆污染面砖,面砖勾缝应自上而下进行,一旦污染,应及时清理干净。

1.4.2 砖石饰面泛碱

1、现象

面砖、大理石与花岗岩饰面滑板缝泛白色结晶物,污染饰面。

2、原因分析

水通过板缝及饰面材料的毛细孔进入基层,引起粘结材料中水泥水化反应所致。

3、防治措施

(1)如果发现早期粘贴的面砖、大理石、花岗岩饰面泛碱,只要选择一个好天气,即有太阳的晴天,先用草酸将饰面泛碱等污物洗掉,然后用清水冲刷干净,最好晒一天后,在饰面上喷涂有机硅(万可涂)两度,即可收到表面洁净与有光泽的良好效果。

(2)新粘贴的饰面待粘结牢固后,将饰面清理干净,采用上述方法喷涂有机硅两度,可以预防饰面泛碱。

1.5 涂料工程1.5.1 漆膜皱纹与流坠

1、现象

油漆饰面上漆膜干燥后收缩,形成皱纹,出现流坠现象。

2、原因分析

(1)施工环境不适宜,刷漆时或刷完后遇高温、太阳曝晒,或底漆过厚,或在长油度漆膜上加涂短油度漆,以及催干剂加得过多等,使漆膜内外干燥不同步,沿漆表面先干燥结膜,内部后干燥,即“外干里不干”,就会形成漆膜表面皱纹。

(2)涂料中加稀释剂过多,或涂刷的漆膜太厚,或选用的漆刷太大,或喷嘴孔径太大,喷枪距离物面太近,或漆料中含重质颜料过多,或刷漆时温度过低,湿度过大等均会造成油漆流坠。

3、防治措施

(1)要重视漆料、催干剂、稀释剂的选择。一般选用含桐油或树脂适量的调和漆;催干剂、稀释剂的掺入要适当,宜采用含锌的催干剂。

(2)要注意施工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变化,高温、日光曝晒或寒冷,以及湿度过大一般不宜涂刷油漆;最好在温度15℃~25℃,相对湿度50%~70%条件下施工。

(3)要严格控制每次涂刷油漆的漆膜厚度,一般油漆为50~70μm,喷涂油漆应比刷漆要薄一些;要避免在长油度漆膜上加涂短油度漆料,或底漆未完全干透的情况下涂刷面漆。

(4)对于粘度较大的漆料,可以适当加入稀释剂;对粘度较大而又不宜稀释的漆料,要选用刷毛短而硬、且弹性好的油刷进行涂刷。

(5)对已产生漆膜皱纹或油漆流坠的现象,应待漆膜完全干燥后,用水砂纸轻轻将皱纹或流坠油漆打磨平整;对皱纹较严重不能磨平的,需在凹陷处刮腻子找平;在油漆流坠面积较大时,应用铲刀铲除干净,修补腻子后打磨平整,然后再分别满刷一遍面漆。

1.5.2 漆面不光滑,色泽不一致

1、现象

漆面粗糙,漆膜中颗粒较多,色泽深浅不一致。

2、原因分析

(1)涂刷油漆前,物体表面打磨不到位、不光滑,灰尘、砂粒等粉尘清除不干净。

(2)漆料本身不符合要求,或漆料在调制时搅拌不均匀,或过筛不仔细,将杂质污物混入漆料中,或误将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漆混合等均会造成漆面粗糙。

(3)物体材质本身色泽不一致,或采用油漆品种与涂油的方法不合理、刮腻子不均匀、色差等均会造成色泽不一致。

3、防治措施

(1)涂刷油漆前,物体表面打磨必须到位并光滑,灰尘、砂粒等应清除干净。

(2)要选用优良的漆料;调制搅拌应均匀,并过筛将混入的杂物滤净;严禁将两种以上不同型号、性能的漆料混合使用。

(3)“漆清水”即浅色的物体本色,应事先做好造材工作,力求材料本身色泽一致;否则只能“漆混水”即深色,同时也要制好腻子使色泽一致。

对于高级装饰的油漆,应用水砂纸或砂蜡打磨平整光洁,最后上光蜡或进行抛光,提高漆膜的光滑度与柔和感。

1.5.3 涂层裂缝、脱皮

1、现象

漆面开裂、脱皮。

2、原因分析

漆底腻子质量不好,有的用水性腻子代替油性腻子,疏松、强度底,受振动易开裂脱落。

3、防治措施

物体表面特别是木门表面必须用油腻子批嵌,严禁用水性腻子。

1.5.4 涂层不均匀,刷纹明显

1、现象

涂层厚薄、深浅不均匀,刷纹明显,表面手感不平整,不光洁。

2、原因分析

(1)基层材料差异(混凝土面、砌体粉刷、板材等),或基层处理差异(腻子厚薄不一、光滑程度不一、施工接槎)等,对涂料的吸收不一样(不同),会造成涂层不均匀。

(2)使用涂料时未搅拌均匀,或任意加水,使涂料稠、稀不一,也会造成涂层不均匀。

(3)涂料涂层过厚,或涂层厚薄不一,或毛刷过硬,或刷涂料时操作用力不当等均会造成刷纹明显。

3、防治措施

(1)遇基层材料差异较大的装饰面,其底层特别要清理干净,批刮腻子厚度要适中;须先做一块样板,力求涂料涂层均匀。

(2)使用涂料时须搅拌均匀,涂料稠度要适中;涂料加水应严格按出厂说明书要求,不得任意加水稀释。

(3)涂料涂层厚度要适中,厚薄一致;毛刷软硬程度应与涂料品种适应;涂刷操作时用力要均匀、顺直,刚中带柔。

1.5.5 涂料饰面空鼓、裂缝、片状脱落

1、现象

普通纸巾饰面涂刷高级涂料后会使饰面空鼓、裂缝加剧;有的饰面1~2年后,出现小片状脱落。

2、原因分析

(1)普通纸巾饰面,其基层为石灰砂浆。在纸巾面上涂刷高级涂料时,往往批刮白水泥腻子厚度在1mm左右。由于表面层白水泥腻子强度高,与基层收缩变形不一致,导致局部,甚至大面积空鼓裂缝。

(2)涂刷基层面潮湿,或表面太光滑,或强度太低,或涂层太厚,涂料质量差等。

3、防治措施

(1)普通纸巾饰面(软底子),不适宜涂刷高级涂料,更不得批刮形成一定厚度的掺水泥比例较大的硬腻子。

(2)涂刷涂料的基层不能潮湿,也不能太光滑或强度太低。

(3)涂料稠度要适中,稀释涂料时,应严格按标准,合理配制。

(4)应严格控制分层涂刷的厚度与间隔时间,间隔时间与气温、基层材料及涂料性能有关,应视实际情况选定。

1.5.6 装饰线与分色线不平直、不清晰,涂料污染

1、现象

(1)阳台底面涂料与墙面阴角等相邻不同饰面的分色线不平直,不清晰。

(2)墙面、台度、踢脚线等不同颜色的装饰线、分色线不平直、不清晰。

(3)不同颜色的涂料分别(先后)涂刷时,污染相邻的不同饰面或部件。

2、原因分析

(1)操作不认真,贪图省力。

(2)操作不规范,涂刷过程中没有采取技术措施。

3、防治措施

(1)必须加强对涂料涂刷人员教育,增强质量意识,提高操作技术水平,克服涂刷的随意性与涂料污染。

(2)涂料涂刷必须严格执行操作程序与施工规范,采用粘贴胶带纸技术措施,确保装饰线与分色线平直与清晰。

(3)加强对涂料工程各涂刷工序质量交底与质量检查,尽量减少与预防涂料污染,发现涂料污染,立即制止与纠正。

上海绿都绣云里

最纯粹的石库门街区

——简介 INTRODUCTION

本案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紧邻迪斯尼乐园。浦东迪斯尼附近的商住综合社区,在石库门传统街区的构建形式之上全面注入新都市文化元素,实现“传统魅力的世界化表达”。不仅仅是迪斯尼南第一投资产品,也不再是一个跟风的旅游地产,而是”新都市文化地标“。

绿都绣云里项目主要业态包括商业、客栈、住宅、酒店式公寓及星级酒店。传承老上海精髓,打造石库门街区;致敬经典,创造可以居住的“新天地”。

◎ 建筑主立面

时空之门

——流线 FLOW LINE

“站一个至高点看上海,上海的弄堂是壮观的景象。上海的弄堂是形形种种,各色各异的,它们有时候是那样,有时候是这样,莫衷一是的模样。其实它们还是万变不离其衷,形变神不变的,它们倒过来倒过去最终说的还是那一事,千人千面,又万众一心的。”

——《长恨歌》·王安忆

◎ 总平面图

示范区由六栋自由排布风格各异的独栋商业围合而成,组团内设置五座老门头。形成一条示范区的环游路线,穿越时空之门,这是一场与众不同的穿越体验,从上海传统地标到新都市文化地标,感受绣云里给上海带来的震撼与精神的延续。

◎ 入口广场

由入口广场步入示范区内,被高低错落的石库门风格建筑环抱,三角形、半圆形、弧形的门头样式,窗上部装有楣饰,山墙上各式的山花。坡屋顶带有老虎窗,青砖、红砖外墙,这一切放佛让人置身上世纪30年代的老上海里弄。

◎ 景观门头

◎ 门头节点图

景观门头的设计,丰富了组团内的步行空间及氛围,GRC打造的老门头富有年代感,同建筑主立面老砖贴面相呼应。

◎ 建筑组团立面

建筑组团内设置了多处玻璃幕墙的体块穿插,新老交织,使得示范区更富活力。同时底部一层提供可改造空间。

◎ 中央广场景观

◎ 里弄空间

中央景观以硬铺为主,辅以绿植、地砖拼花点缀。里弄巷道舒适宜人,丰富有趣。

◎ 露台景观

里弄风情

——细部与材料 DETAIL&METERIAL

建筑主体为框架结构,立面采用老砖贴面,青砖墙面配以红砖腰线,局部穿插玻璃幕墙体块。

◎ 立面细部

◎ 门头细部

门头采用表面水刷石质感GRC材料,窗楣门楣均使用EPS材料。门窗框采用黑漆仿木铝合金。二层及以上出挑阳台,铁艺雕花、GRC宝瓶栏杆各式各样。极大的保留了老上海石库门风情。

◎ 立面外招

◎ 会所室内效果

◎ 客栈中庭

室内材料选取与外立面呼应,窗花的设计同样是源于石库门建筑,当阳光穿过窗花涌入室内,在墙上、地面只留下落落光影。

工程档案

项目名称 | 上海绿都绣云里

地理位置 | 浦东南六公路崇溪路路口东侧

隔热门窗

断桥铝合金门窗品牌

系统节能门窗

隔热门窗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