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门窗胶条图片
文章目录:
1、为什么玻璃加厚了就不能用三层,所有的系统窗都这样么?2、在国行开启预定之前--Surface Book使用体验3、玻璃温室大棚材料及要求分析
为什么玻璃加厚了就不能用三层,所有的系统窗都这样么?
为什么玻璃加厚了就只能用两层的,不能用三层了,那么两层玻璃的效果跟三层的一样么?这个是最近粉丝咨询的时候经常提到的问题,今天我们就结合着实际的样角跟大家聊一下这个话题,这个理解起来还是比较简单,门窗小白也能听得懂,建议收藏起来买窗用。
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样角,这个是玻璃位置,首先要明白一点,就是这个玻璃再宽不可能超过这个铝合金的宽度,所以这个宽度是由两侧的铝合金位置来决定的,我们测量一下这个结构,他的玻璃宽度26左右,铝合金的间隔大概是36左右,这个36要比26大一公分左右,多出来的一公分是两侧的胶条空间,因为玻璃的宽度是26左右,所以这个玻璃的规格是5+16+5的。
如果你想用8个厚的玻璃,按照玻璃是双层的来算,得有两个8,就是26减去2个8,中间的间隔条就只能是10个的,这个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般常规的间隔条是9个宽的,所以出来的玻璃是8+9+8的,这个其实就是简单的算法问题,三层的玻璃也是一样的算法。
如果所有的玻璃都想用三层的怎么处理呢?有这么几个方法,第一个就是更换压线,把这种悬臂长一些的换成短的,这样就可以把玻璃槽宽度变大,但是这种做法很少有工厂可以做到,像我先前推荐的那个768配4sg的那个工厂就有不同规格的压线,可以满足不同的客户对玻璃厚度和层数的需求;
第二种办法就是对压线进行切割,这个是很多断桥铝窗的做法,从样角上来看,这个压线是有这个伸出来的悬臂的,直接切除一部分,来增加玻璃槽宽,这种做法不一般是不可取的,切割的面一般无法保证其平整度和受力均匀,而且这种室内侧就只能打胶了;
第三种办法就是调整玻璃厚度,有很多粉丝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商家告诉他这个系列只能用那么宽的,玻璃加厚了只能用2层的玻璃,如果用三层,中间那层的玻璃就需要减小厚度,否则就只能更换玻璃槽更宽的系列了,当然也有把胶条给去掉来增加玻璃槽宽的做法,前提是做好相应的密封。
最后要强调一点,就是千万不要为了做3层而降低玻璃的厚度,这个是非常不可取的,至于用多厚玻璃和多大间隔条的问题,多跟商家沟通一下,一般情况下是不建议用太大的玻璃的。
在国行开启预定之前--Surface Book使用体验
Surface Book无疑是下半年微软给整个业界带来的一个惊喜,特别是伴随着发布会上那句:“我不是针对苹果,在座的各位用的电脑都是垃圾。” 让各路人马在开完发布会之后集体高潮。从这点上来说,微软的这次发布会无疑是非常成功的。这两天看新闻,得知国行版的Surface Book将于24号开启预定,本着为SMZDM做(Pian)贡(Jin)献(Bi)的精神,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使用Surface Book一个多月的感受,算是给心中长草的各位一点点建议。
Surface Book是一个极具话题性和能够引起很多人友(Ji)好(Lie)讨(Hu)论(Pen)的产品,但是归根结底它也只是一台运行Windows 10的电脑。发布会结束的时候,我不记得是在微博还是在SMZDM上看过一个网友的留言,大概内容是说这货没有键盘是一个便携平板,插了键盘是一个强力游戏本。我想对抱有这种想法的朋友们说:你们真的想太多了。Windows目前的生态环境决定了你绝对绝对不可能经常使用Win10的平板模式,而且即使有双显卡的设计Surface Book的性能也绝对比不上外星人等游戏本。
一、购买经历
本人是一个很喜欢购买新奇的电子产品的人,特别是较为新出的第一代的产品。类似Surface Pro第一代,亚马逊的Fire Phone等如今看来很难用的东西,当时我都为之买过单,浪费过不少钱啊 当时发布会之后确实有想过第一时间预定一个,不过再数了下家里电脑数量之后还是忍住了。而且想着这玩意儿那么贵应该不会太火爆。事实证明我想错了。Surface Book十月底正式出货之后无论是微软官网还是Best Buy这种经销商都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缺货。说来也巧,iPad Pro出货之后,有一天想去家附近的Best Buy试试Apple Pencil,发现店里没有。于是试了下新的Surface Pro,之后问了下店员Surface Book有没有货,正巧店里正好有几台i5处理器,有独立显卡的那款,没想太多就买回家了。1899.99刀,算上税2076美元(芝加哥消费税真的好高。。。)
购买链接就贴Best Buy的了
二、包装
一个白色很厚重的纸盒,包装风格与Surface Pro黑色的包装有不同
打开之后就是主角了,右边的长条是充电线,电脑底是Surface Pen和一小本产品说明,然后就没有了。。。
主要的三样东西,很喜欢这个小巧的充电线
三、外观
Surface Book的外壳与之前的Surface系列一样使用的是镁铝合金,磨砂质感,上手给人的金属感非常明显。
正面镜面的田字LOGO
800像素背面摄像头,支持1080P摄像
背面是两根防滑胶条,胶条给人感觉比较硬,在木质桌面上防滑效果感觉一般。不过由于本身Surface Book整机有1.5KG左右,也从另一方面增加了摩擦力。
键盘部分左侧是两个USB接口和SD卡槽
右侧是Mini DP接口和Surface Connect接口,总的来说接口并不是很丰富。
全新设计的键盘给人感觉的手感不错,以及尺寸增大的玻璃触摸板(作为一个Mac用户对此表示很亲切)
屏幕部分右侧上方是耳机接口
顶部是音量调节按键以及开关
屏幕可以打开的最大角度大概是120°
屏幕左右两侧上方有两个扬声器开口,比较隐蔽
屏幕最上方从右向左分别是前置麦克风,光线感应器,摄像头指示灯,500前置摄像头以及为了支持Windows Hello功能添加的红外收集器和红外发射器(光线感应器,摄像头指示灯和红外发射器在由于我的渣拍照技术看不出来,不过也从侧面说明隐藏的挺好,不会有千疮百孔的感觉)
可分离的设计是Surface Book一个大特色
从侧面上看键盘部分厚度稍稍比屏幕稍薄一点
薄也有一个副作用,插厚一点的U盘的时候会导致电脑翘起来,比如我手上这个。。。
两部分就是通过这五个接口连接,中间三个负责数据交换,左右两边的两个是磁力接口
新的Surface Pen使用感觉较前代有不少提升:恢复了1024级压杆。笔头柔软有弹性,书写起来更加舒适。调整了重量,提升手感。
尾部橡皮擦的设计很讨巧实用
笔的一侧隐藏了磁条,且吸力不错,可以让笔较为牢固的附着在屏幕左侧。按键隐藏在磁条顶部,按下可呼出cortana
最后跟水果系电脑对比一下厚度
Surface Book VS Macbook Air
Surface Book VS Macbook Pro with Retina Display
Surface Book VS Macbook
总结一下外观部分:Surface Book做工很好,金属感强,镁铝合金给人结实的感觉。但是我觉得它不能算轻薄款的电脑。带键盘使用的话(90%应该是这样使用的)最薄处也比视网膜屏幕的Macbook Pro要厚。整机重量1.5KG多,比Surface Pro+TypeCover(1.1KG左右)重了不少。虽然屏幕部分单独使用的时候,拿在手上会感觉很轻(728g),但是配合键盘作为笔记本模式使用的时候还是感觉重。因为铰链无法完全固定住屏幕,当你使用手或笔点按做点按操作的时候或者坐在车上操作的时候屏幕会前后摇晃,这也是Surface Book被吐槽最多的一个部分。
四、使用体验及性能
在文章开头我提到过,不管Surface Book多么吸引眼球,它归根结底就是一台Win10的电脑,至于Win10这个操作系统的体验如何在这里我就不多说了,相信用过的朋友肯定有自己的体会,在这就聊聊Surface Book的特点。
1、屏幕表现
13.5英寸的屏幕,屏幕比例为3:2,分辨率为3000*2000,PPI为267。显示效果十分清晰细腻,3:2的比例除了看电影和玩部分游戏的时候黑边感人以外无论横着还是竖着使用,在大部分场景下都很合适。不是超窄边框设计,不过跟Macbook AIR和iMac比起来还是优秀不少的。并且系统也有防误触的处理,单手握持屏幕操作的时候不用担心手掌接触了屏幕而导致误操作。
可视角度优秀,在死亡对角的位置依旧没有偏色,只是正面侧看会有略微偏色。
2、关于Surface Pen
在外观部分已经提到过Surface Pen的改进,在这儿还是忍不住唠叨两句。从体验上来说这支笔确实给人带来很不错的感觉。按压笔杆底部自动弹出OneNote笔记。书写的感觉由于笔头的改进没有了塑料在玻璃上摩擦的感觉,笔迹会随着书写力度改变粗细。笔的重量较前代稍重,拿在手上更有类似钢笔的感觉。底端的“橡皮”无论是在做笔记的时候还是在画图的时候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3、刷脸解锁
Surface Book支持Windows Hello,就是刷脸解锁。只要在设置中录入面孔之后就可以刷脸解锁了。配合红外发射器和接收器进行识别,原理类似XBOX的Kinect。因此不可能使用照片或者录制的视频解锁。识别速度非常快,是我很喜欢的一个功能。
4、触摸板和键盘
在发布会上微软提到了全新设计的键盘,不管它怎么设计用户关注的就是打字体验。说实话,手感不错。刚上手的时候会感觉键盘偏硬,按下需要一定力度,不过适应之后会感觉用这个键盘打字十分不错。
增大尺寸之后的触摸板让我这个Mac用户感觉十分亲切。同时也支持多种手势操作,如双指点击当做右键,双指滚动,双指缩放,三指轻拍呼出Cortana,四指轻拍呼出操作中心。如果熟悉Mac触摸板操作的话可以很快上手。但是,实际使用起来并不尽如人意。其他地方都还好,主要是双指进行滚动操作的时候十分十分不灵敏,特别是用第三方浏览器(我用的Chrome)浏览网页的时候,感觉十分不好。用Edge浏览器的时候会好一些,感觉应该是系统优化的问题,希望有所改进。
5、相机
本来不想测试相机部分的,因为在智能手机普及率如此之高的今天应该没有人傻到会用这玩意儿出去拍照。不过最近只要提到Surface Book或者Surface Pro的时候就会有无数的人说吊打iPad。既然是吊打,那就看看相机咯
下午阳光充足的时候随手拍了三张照片,和iPad Air拍的做对比,大家看看更喜欢哪张。
揭晓答案:上方是iPad Air拍的,下面是Surface Book拍的
很明显的感觉到Surface Book相机的白平衡偏冷,第二第三张照片完全没有下午阳光照进屋里的感觉,反而像是在阴天拍的。猫架颜色泛绿,偏的很严重。第一张乍看之下可能会觉得Surface Book拍的不错,但是细看还是会感觉画面不够通透。
再说说拍照体验,一个字:差。启动相机慢,对焦慢,拍照慢,如果横竖屏切换还会导致相机卡住,并且发热明显。总而言之就是绝对不会有人用它在外面拍照的。相比之下,大家出去玩得时候应该还会看到有朋友会用个iPad拍照留恋。就不多说什么了。
6、性能
Surface Book能吸引关注的还有一大原因就是性能,声称超过Macbook Pro性能的两倍,拥有媲美GT950M的定制显卡(事实证明并非如此)。不过很遗憾的就是我不是硬件爱好者,也对显卡没什么研究,只能用两个跑分软件测试下电脑的性能了。(不服跑个分? )
Win10取消了Windows体验指数所以只能找别的跑分软件了。我这里用的是CINEBENCH R15测试CUP和GPU,CrystalDiskMark 5测试硬盘性能。
显然分数并不是很高,特别是图形性能并不出众。定制的显卡就这样?于是我又单独测试了下集成显卡HD 520,结果发现。。。帧率比刚才还高?你TM在逗我? 可见这个针对定制显卡的跑分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再次,对比一下水果系电脑
这是14年13寸的Macbook Air
这是13年15寸视网膜屏幕的Macbook Pro
这是5K版本的iMac
跑分只是个参考,不过从这个参考来看不论CPU还是图形处理性能都不能算特别优秀。
硬盘读取速度超过1500M/s,写入也超过了300M/s,这个表现还是不错的。
如果你是跑分爱好者,在晚上能轻易的找到各种Surface Book的跑分,特别是针对显卡的。这块定制显卡虽然用的DDR5,不过显存只有1G,各种跑分也显示跟GT940M差不多吧。刚开完发布会之后看到很多人说GT960M?呵呵呵呵呵。。。 想专门玩游戏还是老老实实买游戏本吧。。。
当然跑分只能当一个参考,实际表现还得另说。本着科学严谨的精神,我打开了星际争霸2(游戏一开始会根据电脑性能给出推荐设置,并且游戏过程中会显示实时帧率,能从侧面反映出电脑性能)
可以看到所有和GPU有关的推荐选择高,而CPU有关的设置都推荐低选项,分辨率推荐1024*768。。。 当然我也不会用这么低的分辨率的,游戏当中我选择的是2048*1536,游戏过程十分流畅,帧率在30-40之间,大规模交战时会降到20多,你问我两百人口航母对战?我脑补了下,肯定是看幻灯片的。。。
总而言之,Surface Book性能玩一般游戏问题不大,如果你要玩大型游戏的话还是不要考虑它了。
7、续航
加上键盘不玩游戏使用一天没问题。
不加键盘掉电如尿崩。
五、吐槽
说实话,这一个多月使用下来的感觉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好,在此跟大家吐槽一下
屏幕部分没有USB口很不方便,用稍厚一点的U盘的时候由于键盘部分太薄总是要抬起电脑,很不方便。
系统Bug还是存在。比如用了一段时间按笔的末端OneNote就不弹出来了,要重新配对Surface Pen才行。偶尔切换不了输入法。播放电影的时候没有声音(不知道为什么,至今未解决)等等,虽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遇到时候会让人很烦。
软件对于高分辨率屏幕的适应还是不太好。值得肯定的是这个情况在好转,但是仍然为解决。如暴雪的战网,Steam平台都未对高分屏进行适配,要么打开小小的一块,要么颗粒感感人。
那个奇怪的铰链。不过美丑,这个铰链真的不好用。无法完全固定住屏幕,导致点按屏幕的时候,屏幕会轻微晃动。放腿上的时候,如果在铰链接触皮肤的时候打开屏幕这货会夹到皮肤(也许是腿毛) 无法完全合上导致会进灰尘。可调节的角度范围也不够。
屏幕亮度不能无极调节,只有5档。
触摸板不好用,双指滚动的操作甚至没有在水果本上装Win时候使用的流畅,用Chrome浏览器浏览网页的时候卡顿明显,使用起来非常不爽。
接口开始偏少,机身右侧的Mini DP口和Surface Connect接口几乎不会用到。
贵。贵。贵。贵。贵。低配版没有独立显卡,何来2倍于Macbook Pro的性能?
六、总结
Surface Book是一台好的笔记本电脑吗?它是的。它有做工精良的机身,独树一帜的设计,以及强大的性能。但是它是一款值得购买的产品吗?我想可能就未必了。首先高昂的售价就会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如果喜欢Surface系列产品且注重轻便,Surface Pro 4 无疑是更好地选择。想尝鲜,预算又有限,可以考虑上一代的Surface Pro 3。如果想要玩大型游戏,那么自然应该选择外星人等游戏本,性能上面Surface Book远未达到怪兽级别。如果想买一个用着舒心,便携性不错,各方面都均衡的电脑,个人认为(真的是个人观点 )13寸视网膜屏幕的Macbook依然是当下市场上最好的选择。私自认为如今还并不是一个硬件发展过剩的时代,要兼顾性能,功耗,便携性的产品仍然没有出现。Surface Book似乎在各个方面都做出了努力,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在各个方面都没有做到特别出色。
如果有朋友有意想购买Surface Book,我的建议是一定一定一定要亲自去店里试一下(货试几下)再决定。自己的感觉才是最真实的,网上各方粉丝怎么互喷撕逼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感觉。什么人性化,什么生产力都是对个人而言的。A口中的生产力可能在B看来就是狗屁,同样在B眼中的人性化可能A根本不在乎。
从本质上来说,我并不认为Surface系列和Macbook有什么冲突的地方(更别说iPad系列了)。都是好产品,最大的差别在于Mac OS和Windows以及系统和硬件之间的结合的差别。说实话,如今大多数人选购电脑的时候已经不再唯性能论了,以前跟一群小伙伴拿着各种电脑杂志对比选配电脑的日子也离我远去了。毕竟人们已经不需要担心够不够用,而更多的关心好不好用。所以在各类智能设备上,软硬件的结合越来越变成厂商宣传的特点。Mac系列之所以能够吸引大批粉丝也就因为这个(软件对高分屏的适配,硬件上TrackPad对手势操作的支持等等)。同样自从微软开辟了Surface这个系列,亲自设计生产电脑后,我也希望看到有一天微软能在这方面赶上苹果。毕竟厂商之间的良性竞争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件好事。
发布会上微软用Ultimate这个词来定义Surface Book,如果Ultimate在微软心中和在普通用户眼中是一个意思,那么微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玻璃温室大棚材料及要求分析
一、要求
.1标准玻璃温室大棚主要设备:温室主体、覆盖材料、遮阳、 保温、降温、环流风机、加温、防晒、控制系统以及移动 式苗床、系统配电、室内照明等内容。
二、技术规格及要求
2.1标准玻璃温室的设计
项次 工程内容 主 要 技 术 内 容 采用C20混凝土独立基础柱现场浇铸。基础柱规格为: 800㎜×800㎜×600㎜,风机面砌墙0.5米,其它三周砌墙 1 基础部分 0.3米,批荡。苗床走道为C20混凝土地面,苗床下铺碎 石利于增湿。水帘用水池为3立方米地下水池。温室西侧 面配有一个推拉门,规格为2米×2米。含四周排水沟。 采用热浸镀锌方管为主要骨架材料,主立柱采用□100 ㎜×50㎜×2.5㎜,外网立柱采用□50㎜×50㎜×2.0 2 骨架部分 ㎜,外网托膜线支撑采用□60×60×2.5㎜方管柱间连接 全部采用C型钢,跨间采用大梁架空结构。全部采用不锈 钢螺栓铰接技术进行连接。风载0.35kn/㎡(相当于11级 大风),雪载0.55kn/㎡(15㎝ 厚)。寿命20年。 采用国产优质5㎜浮法玻璃,透光率高,使用寿命长。采 顶部覆盖 用专用铝合金型材及温室专用胶条相结合进行固定密封, 3 密封效果好,寿命二十年以上。 采用国产优质5㎜浮法玻璃,透光率高,使用寿命长。采 四周覆盖 用专用铝合金型材及温室专用胶条相结合进行固定密封,
密封效果好,寿命十年以上。 4 通风系统 温室两侧墙设铝合金推拉窗,可使换气面积达到50%以 上。 采用黑色70%针织遮阳网,遮阳效果好,强度高,耐老 5 外网部分 化,使用寿命5-8年。齿轮齿条传动,电动控制。系统运 行平稳。 6 内保温 采用透气型XSL15F,遮阳率50%,保质期4年,寿命8 遮荫幕 年,齿轮齿条传动,电动控制。系统运行平稳。 在温室内网下方安装风机水帘降温系统。风机采用国产 优质轴流风机,规格为1380*1380*400mm;水帘纸规格为 7 降温部分 1.8×0.6×0.15米通长布置;水帘边框采用专用铝合金 型材;水帘用潜水泵为1.1KW潜水泵,可设定温度自动控 制系统的开闭。 采用进口微喷灌设备,流量均匀,抗堵性好,寿命 可达8年。能降温、增湿、除尘,有利于催芽育苗。每栋 2条PE管,PE管间距4m,喷头间距4m。系统采用进口名牌 8 上喷灌 上喷灌溉系统,品质精良,坚固耐用。配有专用的防滴 溉系统 装置,在压力小于0.7bar时自动关闭。可以实现自动控 制,满足用户的各种需要。单组喷头喷洒范围为6-9m3, 均匀度高。独特的悬垂结构消除了管道弯曲所造成的不 利影响。多种喷头及喷嘴组合方式可供选择。 进口注肥系统(1套),浓度可根据用户要求自动定比 施肥,实现精确控制。在入水口加入施肥组件,可以在 9 施肥系统 灌溉的同时将有机肥料均匀的喷洒在作物上,实现自动 控制。 水流量为6.8-9.1m3/h,设定比为0.2%-2.5%工作压 力为33Kpa- 690Kpa进出口径:1″0.75″ 植床采用手动滚轴式活动苗床,□40×20热镀锌方 管支撑架,热镀锌线植床网,铝合金做边框,该苗床具
2.2绿化苗生产基地(园拱型连栋薄膜温室)建内容及技术要
求
总体规格:尺寸:跨度8米;标准栋数2;天沟高度3米;顶高 5.2米;中间立柱4米,副边立柱2米,主拱管间距
4m、副拱管间距1.33m。山墙长:8m×2跨=16m; 侧墙长:4m×12间=48m; 温室轴线面积: 16m×48m =768㎡; 温室总占地面积:768㎡。
活动植床 有易移动,便于生产管理,利用空间大,质量轻等特 点。温室每跨放置5张苗床,苗床宽1.75米,承重60㎏/ ㎡,横向移动距离为0.6米, 使温室内可利用率达80%以 上。支撑架为□20×40×1.2㎜方管,轴滚管为圆管 Φ40×2.0㎜。 内循环系 采用国产环流风机,悬挂式安装。合理的布局,能最大 11 可能的打破温室内空气的热惰性,更好的维持温室内小气 统 候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采用优质电子元件精密组装。性能稳定。可实现对温 13 控制系统 室的外网、内保温遮阳系统、通风系统的电动和手动控 制。对风机水帘可设定温度自动控制开启或关闭。
1.采用C20混凝土独立基础柱现场浇铸。基础柱规格 为:600㎜×600㎜×600㎜,四周砌墙0.3米,批基础部分 荡,设两张铝合金推拉门,四立方米地下水帘用水池。不含室外散水及排水沟。
采用热浸镀锌圆管为主要骨架材料,温室前后立柱 采用□60×60×2.5mm,中间立柱φ60×2.3㎜,档 面副立柱采用□50×50×2.0mm,拱管采用
2 骨架部分 φ32×1.8㎜圆管。外网纵向连接采用φ40×1.8㎜圆管,横向连接采用φ32×1.8㎜圆管。水槽规格为项次工程内容主要技术内容 §=117×287×138×1.8㎜,铁板成型后热浸镀锌。 全部采用铰接技术进行连接,不锈钢螺丝。 采用上海普拉斯克PEP优质15CC利得膜,寿命3-5年 3 覆盖部分 水槽边采用专用铝合金卡槽,其他位置采用镀锌卡 槽及镀塑卡簧相结合密封。 采用黑色针织遮阳网,遮阳效果好,强度高,耐老 4 电动外网部 化,寿命8-10年。齿轮齿条付传动,专用铝合金夹 分 执, 推网杆采用φ25×1.8㎜圆管,电动带行程限 控控制。系统运行平稳。蔗阳率70%。 黑色针织遮阳网,遮阳效果好,强度高,耐老化, 5 电动内网部 寿命8-10年。齿轮齿条付传动,专用铝合金夹执, 分 推网杆采用φ25×1.8㎜圆管,电动带行程限位控 制。系统运行平稳。遮阳率50%。 采用8ccPEP利得膜,保温效果好,强度高,耐老 6 内保温系统 化,寿命2-3年。齿轮齿条付传动,专用铝合金夹执 推网杆采用φ25×1.8㎜圆管,电动带行程限位控控 制。系统运行平稳。 7 风机采用土禾大风机,1.38m×1.38m×0.45m,共设计 降温部分 八台,水帘用土禾十五厘米加厚水帘,铝合金上下框, 度自动控制。 8 国产优质园艺专用循环小风机,合理布局。分时段 内循环系统 间歇式自动控制,打破室内空气惰性,维持温室内 小气候的平衡,温室每跨安装二台。 采用优质电子元件精密组装,温度采用优质数显温 9 控制系统 控器,性能稳定。可实现对温室的外网、内网部分 的电动和手动控制,对内循环系统实行分时段自 动控制,对降温系统的温度自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