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铝合金门窗免费咨询电话号码
文章目录:
1、这里是广西2、从南方大港梦到铁海联运枢纽——广西北部湾发展站上新台阶3、告全体市民书
这里是广西
北襟潇湘,南临沧海
西枕云贵,东下番禺
景致秀甲天下,美食行销全球
风情别具一格,百姓乐生善活
这里,是广西
乘“一带一路”东风
办中国-东盟博览会
建设北部湾经济区
今天,广西要凭实力“C位出道”
天下风景,美在广西
广西是唯一临海的少数民族自治区
依偎着南中国最大海湾北部湾
茫茫波涛中,藏身着
中国最年轻的火山岛涠洲岛
是水与火雕刻的海上秘境
她的腹地山岭连绵,丘陵广布
十万大山、大瑶山、越城岭……
更有华南第一高峰猫儿山
日出之际,云海翻腾,如登仙境
这里气候温润,盛产桂树
古有传说仙女留恋于此
洒下八颗桂子,连片成林
自汉以降,“八桂”便成了广西的别称
说起广西,不能不提桂林山水
桂林的山,犹如身披绿裙的少女
漓江的水,如流动的诗、美丽的画
韩愈说“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及至南宋,“桂林山水甲天下”
便已脍炙人口,令人心所向之
陈岳龄 摄
乐业天坑是举世罕见的
喀斯特漏斗地貌奇观
中为深坑,像无底险洞
四面绝壁,如斧劈刀削
内有暗河,似别有洞天
北海银滩绵延24公里
滩长沙细、水净浪柔
当沙滩与阳光邂逅
亿万颗石英砂便泛出炫目银光
被誉为“天下第一滩”
吴志光 摄
素绢垂挂,一片银白
轰隆鸣响,光彩夺目
德天跨国瀑布奔腾在中越边境
宽约200多米,高约60米
呈三级跌落状
是亚洲第一大跨国瀑布
微微海风拂过钦州三娘湾
中华白海豚在这里逐风戏浪
追渔船、亲渔夫、逗游客
人与海豚亲密无间、和谐相处
文明悠久,历史厚重
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
“柳江人”和“麒麟山人”
已开始在蛮荒森林之中
为后人探索宜居家园
花山岩画刻在左江流域绝壁之上
2016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其笔画古朴粗犷,人物形态各异
甚至出现了壮族大铜鼓的图案
两千多年前的人们玩涂鸦
一出手就是惊世之作
秦始皇为统一岭南开凿灵渠
通三江,贯五岭
接湘漓,通汉壮
勾连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
今年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位于桂林市东郊的靖江王陵
是除北京十三陵外
唯一完整存世的明代皇族陵墓群
共11位靖江王长眠于此
漫步其中,体会历史长河流淌
逡巡四野,感叹时光荏苒不再
洪秀全在桂平金田村的怒吼
拉开中国历史最大规模农民战争序幕
转战千里,不屈不挠
沉重打击清朝统治者
加速了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
中越边境的友谊关
史称镇南关
孙中山在这里打响反清第一炮
民族英雄冯子材大败法国侵略者
斩获镇南关大捷
这片土地更留下红色印记
百色起义
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
湘江血战
中央红军付出巨大代价
粉碎了敌人的围歼企图
并直接导致遵义会议的召开
民族风情,别具一格
这里居住着
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
山歌、绣球、壮锦和铜鼓
是他们标示性的文化符号
每逢农历三月初三
这里就成了山歌的海洋
席地而歌,田边对唱
人们用歌声传递对爱情的祈盼
和对美好生活的眷恋
歌圩上,抛绣球
男女青年脉脉传情
而今,它成为了
表达友好祝福和深厚情谊的礼品
重瓴联阁怡神巧
列砥横流入望遥
侗族的三江程阳风雨桥
宛如一道彩虹横跨两岸
多少侗家儿女在桥上缘牵一线
吴练勋 摄
南丹县的白裤瑶
是瑶族的一个分支
因男子都穿着及膝白裤而得名
每逢丰收或重大节日
他们便击打铜鼓而起舞
因原始文化的完整保存
被誉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
东兴市的京族三岛
是中国京族唯一聚居地
弹奏独弦琴是他们的绝技
一弦一摇杆
音阶丰富,委婉甜美
有如诗人吟咏,清雅动人
这里的人们多长寿
有25个县(市)被冠以长寿之乡
巴马县90至100岁的长寿老人
占全县总人口的比例之高
居世界长寿地区首位
扬美古镇的清代老街静谧悠远
芦圩古镇的炮龙舞动人生芳华
踏着黄姚古镇的青石板路
聆听寺观钟声,欣赏亭台楹联
沿着大圩古镇的江边小径
流连诗画山水,探寻名人遗迹
这里的生活恬淡而隽永
广西人可以一天不吃米饭
但绝少不了一碗米粉
柳州螺蛳粉、桂林米粉、南宁老友粉……
这里的人们对米粉的热情
真可以说“不是针对谁”
面向东盟,开放前沿
广西与越南接壤
是面向东盟的桥头堡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周年
广西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
昔日的南国边陲
如今已跻身开放前沿
中国-东盟博览会
永久开在了广西首府南宁
截至2018年已举办15届
以展览为中心
同时开展多领域多层次的交流活动
搭建了中国与东盟交流合作的平台
2017年,“南向通道”开通
一年来已发送班列近700列
重庆、兰州、贵阳、昆明、成都
至北部湾港的班列已常态化运行
目的地覆盖55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与东盟之间
多了一条货物运输“新干线”
黄雪娟 摄
去年,南宁至越南河内的中欧班列开行
目前已累计开行30多列
今年,钦州至波兰的中欧班列开行
新的物流黄金通道逐渐成型
2017年,东兴口岸每一分钟
就有20余人次通关
通关便利化,火了跨境旅游
滨海线路、自驾游、乡村游……
今年4月,防城港边境旅游试验区设立
跨境旅游再升级
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启用“无纸化”登机
桂林两江国际机场T2航站楼投入使用
更多四海宾朋乘风而来
去年,每一分钟
广西境内机场就吞吐超过45位旅客
这几年,广西快速迈入高铁时代
高速列车里程逾1700公里
规划一段旅行
从奔驰在山水画中开始
想必非常惬意
蓝图绘就,奋进在途
采矿业是广西的支柱产业之一
百色平果更是拥有
“南国铝都”的美誉
你家里的高压锅、热水壶
可能就来自这右江的河谷
网友口中的“神车”五菱
出生地是工业之城柳州
实际上,广西汽车工业发达
规模以上企业347家
五菱、宝骏、雪佛兰
大宇客车、玉柴柴油机……
都是国内同行业中的“狠角色”
何运斌 摄
首府绿城、都安农民进城创业园
柳东汽车产业新区、北海新“硅谷”
得益于飞速的城镇化进程
一批宜居之城、特色之城
陆续在八桂大地崛起
丘陵多、平原少
全区山地面积近七成
资源困境成为致富掣肘
“树挪死人挪活”
广西已决心到2020年
帮助100万扶贫移民
搬迁“下山”谋发展
从推动“旅游+”产业融合
到沿海海洋研究走上快车道
广西继续培育壮大新动能
从“厕所革命”新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
到低碳试点城市、试点园区的创建
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全民共识
巩固提升中南半岛跨境公路运输线
加密北部湾港远洋航线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全覆盖
广西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千帆过尽,万象更新
今年广西迎来自治区成立60周年
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基本建成西南中南地区
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
广西朝着伟大目标奋勇前进
千里景千变,一山一诗篇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
敢争上游,步稳志坚
同心协力,共创未来
从南方大港梦到铁海联运枢纽——广西北部湾发展站上新台阶
新华社南宁11月13日电 题:从南方大港梦到铁海联运枢纽——广西北部湾发展站上新台阶
新华社记者朱丽莉、黄凯莹
广西北部湾成为西南中南地区重要出海口,昔日农渔业为主的沿海落后小城,发展成了连通世界的创新型开放重镇。
大港梦想照进现实
早在1919年,孙中山就在《建国方略》中提出规划建设包括钦州在内的“南方大港”构想。
经过长期艰苦创业,南方大港的梦想逐渐照进现实。1968年2000吨级的浮码头在防城港动工建设,1984年北海成为我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1992年钦州在荒芜的海滩边建设两个万吨级码头泊位。
2008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同年广西钦州保税港区获批设立,西部这唯一一片海按下了向海发展的快进键。此后,北海、钦州、防城三港合一,钦州港作为广西北部湾集装箱干线港,推动广西北部湾港朝千万标箱大港迈进。
钦州港运营至今已建成11个码头泊位,其中10万吨级泊位8个,全球排名前20的船公司已有11家进驻。目前,已开通至新加坡、越南、泰国、日本等国际班轮航线22条,至国内沿海主要港口航线18条。
广西北部湾港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快速崛起为亿吨大港。数据显示,广西北部湾港口货物吞吐量从2008年8090万吨增至2017年2.19亿吨,集装箱吞吐量保持高速增长,由2008年的33万标箱达到2017年的228万标箱。
特色产业实现重大突破
今天的广西北部湾地区已形成以电子信息、石油化工、冶金、新材料等为主导的现代临海工业体系和产业基地,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的向海之路。
在惠科电子(北海)科技产业园的展厅,智能电视、电脑显示屏、触屏手机等产品琳琅满目。近年来,北海大力推进电子信息、石油化工、临港新材料等产业发展,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猛,2016年产值达1174.5亿元。
广西北海工业园区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要发展方向,鼓励食品药品、机械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进驻发展。此外,中石化北海炼化异地改造、诚德新材料、林纸一体化等项目建成投产,北海港口岸扩大开放通过国家验收,铁山港口岸正式纳入对外开放范围。
毗邻北海的玉林龙潭产业园,承接产业转移、发展临港型产业,正打造从冶炼、轧钢、制品、研发到交易于一体的不锈钢全产业链。
这是建设中的广西防城港核电基地(10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魏海 摄
与东盟海陆河相连的防城港,是我国重要的建材进出口基地、粮油加工基地、煤炭储备配送中心,这些年来自美国、新加坡等国家的多家世界500强企业抢滩落户,我国西部地区首座核电站——广西防城港核电基地也坐落于此。
作为广西冶金产业二次创业核心区,防城港朝着打造北部湾冶金产业集群的目标迈进,柳钢防城港钢铁基地、中铝生态铝基地等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钦州位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中心位置,中石油千万吨炼油、中船北部湾大型海工修造及保障基地、30万吨级航道等重大项目在此布局建设。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新加坡太平船务、中远海运等400余家中外企业也在此落户,港口形成航运物流、大宗商品贸易、整车进口、酒类进口、国际商品直销等特色产业。
中马钦州产业园自2012年启动建设以来,形成了以棕榈油、燕窝、生物医药、电子产品等为主的产业集聚。
对外开放深入拓展
对外开放是广西北部湾地区加快发展的关键举措。近年来,广西北部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保税物流体系不断完善,口岸设施建设和通关便利化水平明显提高,中国—东盟国际大通道作用日益凸显。
去年以来,我国西部相关省区市与新加坡携手合作,以重庆为运营中心,以广西北部湾为陆海联运门户,打造有机衔接“一带一路”的中新互联互通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成为广西北部湾开放开发的新引擎。
在钦州港东站,一列铁海联运集装箱班列正等待装载,集装箱将运往重庆、昆明等地。“以前货物少且零散,很长时间才装运一列车,如今一天能装满3列车。”广西沿海铁路公司钦州港站站长黄光辉说,钦州港东站设立于2015年,起初每天只需1个人值守,现在每天至少得10人排班。
这是广西钦州保税港区码头一景(4月12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张爱林 摄
根据广西钦州保税港区提供的数据,我国西部省区市已开通至广西北部湾港(钦州保税港区)8条铁海联运班列,其中至重庆、成都、兰州、贵阳、昆明5条铁海联运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营。今年1-9月,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班列累计开行697列、共发运35060标箱。
日前,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首列冷链专列(广西防城港-重庆)成功运行,满载海产品、水果、冻肉等货物。近年来,防城港常态化开行北京、沈阳、济南等地冷链线路专列,畅通了东盟国家经防城港至内陆地区的铁路冷链运输大动脉。截至今年10月,冷链班列累计开行1300多箱,共3.7万吨。
当前,广西北部湾港航线已实现东盟主要港口全覆盖,并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港口通航,中国内陆腹地以广西北部湾港为枢纽走向印度洋、太平洋、地中海的海上大通道正加速建设。
告全体市民书
告全体市民书
广大市民朋友:
今年第11号台风“摩羯”将于9月6日至8日影响我市,将有严重风雨天气,台风气象灾害风险较高。为保护好您和家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请您做好以下防范措施:
1.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及时了解台风动态和防灾避险信息,提前做好相关防御措施。
2.请尽量减少外出。居家要检查好阳光棚、空调外机、防盗网、遮阳雨棚等是否牢固并及时做好加固。将阳台摆放的花木移至室内,以防出现高空坠物。关严门窗,对玻璃门窗和铝合金门窗采取防护措施,必要时在窗玻璃上用胶布粘“米”字图形。注意用火用电安全,室内如遇进水险情,提前切断电源、煤气阀门。
3.居住于山洪地质灾害点、危旧房屋、高陡边坡、低洼地带等危险区域的住户保持高度警惕,提前熟悉转移路线、避险地点。出现异常情况,要听从相关部门的转移安排,及时有序撤离。险情解除前,不要擅自返回,确保自身安全。
4.台风天气如在外,注意高处坠落物体,切勿在玻璃门窗、危棚简屋以及临时建筑逗留,不要在广告牌、铁塔、电线杆或大树下避雨。主动避开可能发生落石、滑坡、山洪泥石流、泄洪河道等危险区域。
5.建筑工地和厂区应加固围板、围墙、工棚、脚手架、塔吊、升降机等设施设备。
6.开车通过有积水路段,要根据交警引导通行,不可盲目涉险通过,一旦遭遇车辆涉水熄火,应立即弃车避险。行人在户外积水中行走时,要注意观察,防止跌入排水井。远离带电设施,不要触碰各类带电的广告招牌类设施。
7.渔船和水上作业船只要船回港、人上岸,养殖人员要上岸避风。在港(含避风锚地)船只要做好火灾防范,落实加固措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
广大市民朋友们,您的安全,是我们最大的牵挂。请遵照以上防范措施,我们和您一起平安度过台风天气。防御台风期间,如需紧急救援,请拨打:110(公安)、119(消防)。
钦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
2024年9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