钣金的折弯系数2
3)一般折弯 (R=0 θ≠90°)
L=A+B+K’
1. 当T≤0.3 时 K’=0
2. 当T<0.3时 K’=(u/90)*K
注: K为90时的补偿量
4)一般折弯 (R≠0 θ≠90°)
L=A+B+K
1. 当T≤1.5 时 λ=0.5T
2. 当T>1.5时 λ=0.4T K值取中性层弧长
注: 当R≤2.0, 且用折刀加工时, 则按R=0来计算, A﹑B依倒零角后的直边长度取值
5)Z折1(直边段差)
1. 当H>5T时, 分两次成型时,按两个90°折弯计算
2. 当H≤5T时, 一次成型, L=A+B+K K值依附件中参数取值
6)Z折2(斜边段差)
1. 当H≤2T时, 按直边段差的方式计算, 即: 展开长度=展开前总长度+K K=0.2
2. 当H>2T时, 按两段折弯展开(R=0 θ≠90°).
7)抽孔
抽孔尺寸计算原理为体积不变原理,即抽孔前后材料体积不变;一般抽孔 ,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参数见右图 (设预冲孔为X, 并加上修正系数–0.1):
1. 若抽孔为抽牙孔(抽孔后攻牙), 则S按下列原则取值:
T≦0.5时取S=100%T 0.5
2. 若抽孔用来铆合, 则取S=50%T, H=T+T’+0.4 (注: T’是与之相铆合的板厚, 抽孔与色拉孔之间隙为单边0.10~0.15)
3. 若原图中抽孔未作任何标识与标注, 则保证抽孔后内外径尺寸
4. 当预冲孔径计算值小于1.0时, 一律取1.0
8)反折压平
L= A+B-0.4T
1. 压平的时候, 可视实际的情况考虑是否在折弯前压线,压线位置为折弯变形区中部;
2. 反折压平一般分两步进行V折30°反折压平故在作展开图折弯线时, 须按30°折弯线画。
9)N折
1.当N折加工方式为垫片反折压平, 则按 L=A+B+K 计算, K值依附件中参数取值。
2.当N折以其它方式加工时, 展开算法参见 “一般折弯(R≠0 θ≠90°)”
备注:
a.标注公差的尺寸设计值:取上下极限尺寸的中间值作设计标准值。
b.对于方形抽孔和外部包角的展开, 其角部的处理方法参照, 其直壁部分按90°折弯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