钣金加工—压铆篇
铆接工艺:指通过压铆、涨、挤压或拉铆的方式将螺母、螺钉类等物料与板料连接的一种绿色连接方式。
压铆工艺是指在专用的设备上、利用模具、采用一定的压力将铆接件部分或全部压入板料的一种连接方式。
压铆铆接件包括带花齿的压铆铆接件和不带花齿的压铆接件。带花齿的压铆铆接件在压入板料后,依靠镶入板料中的花齿防止铆接件的转动,主要承受铆装件的扭力;同时依靠铆接件头部的倒扣卡入板料,防止铆接件的推出,主要承受铆接件的推出力。不带花齿的铆接件在压入板料后,依靠压入部分的六角形防止柳接件的转动主要承受铆接件的推出力。另外,铆接件和板料间铆入后的摩擦力也可以承受部分扭力和推出力。
图1和图2分别为带花齿的压铆铆接件和不带花齿的压锦铆接件的压铆工艺示意图
涨铆工艺是指在专用的设备上、利用模具、采用一定的压力将铆接件部分涨开与板料咬合的一种连接方式。涨铆工艺所采用的设备与压铆工艺相同,所用的上模头部带锥度,利用压力使涨铆铆接件的铆入部分变形,形成一定的锥度,从而完成与铆入件的连接。
目前涨铆铆接件有圆形涨铆螺母、六角涨铆螺母和涨铆的松不脱螺钉。涨铆铆接件与板件的连接是在圆周方向的变形连接,可承受较大的推出力,但承受的扭矩较小,为避免此不足,用于圆形涨铆螺母需带花齿,六角形涨铆螺母需带有倒扣,通过花齿或倒扣与板件的咬合来增大涨铆铆接件承受的扭矩
图3和图4分别为圆形涨铆螺母和六角涨铆螺母的涨铆工艺示意图
挤压工艺是指在专用的设备上、利用模具、采用一定的压力将铆接件部分挤压进入板料的一种连接方式。挤压工艺所采用的设备与压铆工艺相同,所用的上模和下模与铆接件和铆入件的贴合面为平面
挤压铆接件头部为花齿,通过一定压力,将铆接件的花齿部分压入板料,通过花齿与板料的咬合来承受扭矩和一定的推出力,同时通过挤压铆接件上的凹槽卡入板料来承受推出力。挤压铆接件与带花齿的压铆铆接件和涨铆铆接件的不同在于所带花齿的高度,挤压铆接件所带花齿的高度较大
挤压铆接件适用于单边操作,在无法从板料的背面放入压铆螺母柱进行压铆的场合可采用的挤压螺母柱完成装配。图5为挤压工艺示意图
拉铆工艺专指拉铆螺母,即通常所称的拉帽。拉铆工艺的方法是:采用专用工具拉枪,通过拉枪头部螺栓与拉铆螺母内螺纹齿合,拉枪带动头部螺栓转动从而带动螺母的相对运动,导致螺母的薄壁区域膨胀变形,直至压紧板料
拉铆螺母通过局部的变形夹紧板料,可承受较大的推出力和一定的扭矩,为保证能承受足够的扭力,需采用铆入部分为六角形或带花齿的拉铆螺母
拉铆工艺主要以它的单面施工为优点,不受物件封闭的影响
图6为拉铆工艺的示意图
压铆就是指在铆接过程中,在外界压力下,压铆件使基体材料发生塑性变形,而挤入铆装螺钉、螺母结构中特设的预制槽内,从而实现两个零件的可靠连接的方式,压铆的非标螺母有两种,一种是压铆螺母柱,一种是压铆螺母。采用此种铆接形式实现与基材的连接的,此种铆接形式通常要求铆接零件的硬度要大于基材的硬度。普通低碳钢、铝合金板、铜板板材适合于压接压铆螺母柱,对于不锈钢和高碳钢板材因为材质较硬,需要特制的高强度的压铆螺母柱,不仅价格很高,而且压接困难,压接不牢靠,压接后容易脱落,厂家为了保证可靠性,常常需要在螺母柱的侧面加焊一下,工艺性不好,因此,有压铆螺母柱和压铆螺母的饭金零件尽可能不采用不锈钢。包括压铆螺钉、压铆螺母也是这种情况,不合适在不锈钢板材上使用。
涨铆就是指在铆接过程中,铆装螺钉或螺母的部分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与基体材料形成紧配合,从而实现两个零件的可靠连接的方式。常用的ZRS等等就是采用此种铆接型式实现与基材的连接的。涨铆工艺比较简单,连接强度较低,通常用在对紧固件高度有限制,且承受扭距不大的情况。
拉铆是指在铆接过程中,铆接件在外界拉力的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其变形的位置通常在专门设计的部位,靠变形部位夹紧基材来实现可靠的连接。常用的拉铆螺母就是采用此种铆接型式实现与基材的连接的。拉铆使用专用的部枪进行铆接,多用在安装空间较小,无法使用通用铆接工装的情况,例如封闭的管材。
机柜钣金结构上的铆装螺母,因为整体机箱结构复杂,结构的积累误差太大,以致这些铆装螺母的相对位置误差很大,造成其它零件装配困难,在相应的压铆螺母位置上采用压铆式浮动螺母后,很好的改善了这一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