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落潭镇铝合金门窗厂电话
文章目录:
1、广州强龙卷风已致5人遇难33人受伤事发时突然天黑,冰雹如鸡蛋大……2、冬季防火怎么做?警惕这些物品易燃易爆3、新增8181例,其中社会面19例广州刚刚通报
广州强龙卷风已致5人遇难33人受伤事发时突然天黑,冰雹如鸡蛋大……
最新消息
4月27日15时前后,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遭遇龙卷风极端天气,已造成5人死亡,33人受伤。
据广东省气象局发布的消息,初步研判龙卷风强度为3级,属强龙卷,移动距离约1公里。距离龙卷风发生点约2.8公里的良田村气象站录得最大阵风20.6米/秒(8级)。
灾情发生后,广州市和白云区迅速成立救援组、抢修组、善后保障组、秩序维护组等6个工作组,启动应急响应,出动医护、公安、交警、消防、住建等部门和镇村人员,全覆盖开展排查搜救。
据白云区相关部门通报,截至27日22时,现场搜救工作已基本完成。本次灾害造成5人死亡,33人受伤,伤者已及时送医院救治。141家厂房受损,无民宅倒塌。下一步,白云区将全力以赴做好后续救灾救援处置工作,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
△ 白云出现龙卷风
27日
广州遭遇
龙卷风、冰雹、雷雨等极端天气
“广州龙卷风”词条冲上热搜
不少网友分享自己所见
据多位身处广州白云区的网友讲述,当天15时许窗外的天突然变黑,龙卷风出现多个厂房顶的铁皮被掀起甚至“天空数次闪出巨大火光”“如神仙渡劫”。
广东省气象局27日晚上发布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龙卷风情况说明。龙卷风发生时间及地点为2024年4月27日15时前后,广州白云区钟落潭镇良田村(白云区与花都区交界处)附近,距离龙卷风发生点约2.8公里的良田村气象站录得最大阵风20.6米/秒(8级)。
此外
广州多地还降下冰雹
据网友发布图片显示
冰雹个头最大如同鸡蛋大小
甚至能砸穿桌子
△图/增城区融媒体中心
广州4月降雨量破纪录
下午17时许,@广州天气发布微博称,目前,广州多区暴雨红色、雷雨大风红色、冰雹橙色预警已生效。本次大风、强降水、雷电极其猛烈,致灾风险极高(雷击、大风吹落、积涝等,且局地已出现龙卷风、冰雹等天气)。请大家立即停止户外活动和作业,切勿外出,就近到有防雷措施的安全室内暂避,在家应当关紧门窗。做好防范,切记安全第一。
最新天气预报显示,目前,广州市有雷阵雨,局部雨势较大。预计20-23时,有雷阵雨,局部雨势较大,雷雨时并伴有8-10级阵风,气温27~22℃。
好消息是,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已降级。据市气象台监测,广州市达到降至气象灾害(暴雨和雷雨大风)Ⅳ级应急响应标准。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决定从27日20时22分起将广州市气象灾害(暴雨和雷雨大风)Ⅲ级应急响应降级为Ⅳ级应急响应。请按照预案规定做好防御工作。
近期广东极端天气频发,截至4月27日16时,广州国家站(59287)记录到的4月累计雨量为455.8毫米、打破了自1951以来的4月雨量纪录。
广州龙卷风初步研判为3级强龙卷
遇到这样应对
27日15时前后,广州白云区钟落潭镇良田村(白云区与花都区交界处)附近出现了龙卷风,经初步研判,龙卷风强度为3级,属强龙卷,龙卷影响距离约1公里。距离龙卷风发生点约2.8公里的良田村气象站录得最大阵风20.6米/秒(8级)。白云区录得最大累计雨量75.0毫米。
据悉,27日下午白云区已启动防暴雨内涝四级响应,其中人和镇、太和镇、钟落潭镇升级为防暴雨内涝三级响应,全区共出动专业抢险人员148人,抢险车42辆,大型排水车1辆,抽水泵29台,赶赴现场开展抢险救援,相关灾情和伤亡情况正在核查统计。
后期预报预计,未来5天,广东省降水依然频繁,强对流特征明显,雷雨时伴有短时强降水、8至11级短时大风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具体预报:27日夜间到28日白天,珠江三角洲、韶关南部、清远南部、河源、梅州和粤东市县有中到强(雷)雨局部大暴雨;雷州半岛有分散阵雨,其余市县有(雷)阵雨局部大雨。28日夜间—29日白天,广东省中北部市县多云,有(雷)阵雨;其余市县多云为主,局部有阵雨。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
暴雨和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
中央气象台28日6时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和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
预计,28日8时至29日8时,内蒙古中部、陕西北部、山西北部、四川盆地中东部、重庆西部、广东东部、福建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广东东部、福建东南部等地局地有大暴雨。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局地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预计28日8时至29日8时,甘肃东南部、宁夏南部、陕西西南部、山西西北部、安徽东南部、江苏西南部、湖南西部、江西南部和东部、浙江东南部、福建西北部、四川东部、重庆中西部、贵州东部和北部、广东中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8~10级雷暴大风或冰雹天气,其中,重庆西部、贵州北部、福建西部、广东中东部等地的局地将有10级以上雷暴大风,最大风力可达11级以上。
一道白光闪过
女子不省人事
遇到雷暴、极端天气
务必要减少户外活动,安全第一!
↓↓↓
广州白云的王女士(化名)
最近在菜田里干活时突遭雷击
导致听力下降、心脏受损
目前仍在ICU接受治疗
据王女士回忆
当时突然眼前闪过一道白光
之后就不省人事了
“我一点印象都没有”
记者:“是晕倒了吗?”
“嗯,听不见了,我听不见”
王女士立即被送往
广中医一院白云医院进行救治
接诊医生称
病人本人无法想起受雷击的过程
是因为她有短暂性的失忆
“但是家属表示
是她在菜地里面干活的时候
被雷打到了”
随后
王女士被送到医院抢救
目前仍在ICU接受治疗
医生说
王女士的头皮、胸部、腋窝和脚部
均有灼伤痕迹
头发也烧卷了
是明显的雷击伤
“受了雷击伤之后,大脑跟心脏都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大脑有一点脑出血,心肌酶升高,病人也受到了强烈的惊吓。”
万幸的是
事发时王女士没有出现心跳停止
经过五天的治疗
现在她的听力已经恢复了30%左右
目前生命体征稳定
医生表示,很多病人遭受雷击后,当场就已经出现了心跳停止的情况,这种情况是要马上做心肺复苏的,“所以她还算是比较幸运的”。
进入春夏之交,雨季频繁
如果遇到雷暴天
该如何避险呢?
医生提醒
在室外工作的人员应尽快到室内躲避
雷电交加时
头、颈、手外有麻木感,头发竖起
说明可能将发生雷击
“我们首先要蹲下去,脚跟跟脚跟要并在一起,形成一个回路,电流从这里进来,然后从这里下去,不要让它经过我们的心脏跟大脑,头低下来,捂紧耳朵。”
遇到龙卷风该怎么办?
下面这份救命指南请收好
遭遇冰雹
你可以
↓↓↓
■ 寻找遮挡物
迅速进入室内或到坚固的遮挡物下躲避。如没有合适遮挡物,应背着风蹲下,双手抱头,保护头部、胸与腹部不受到袭击。
■ 远离易碎品
躲避时要观察四周是否有容易掉落的危险物品,以免被砸到。同时注意远离窗户等玻璃制品,因为冰雹可能会砸碎玻璃,从而对人造成伤害。
■ 谨防触电
躲避时要远离照明线路、高压电线和变压器,以防发生触电。
赶紧转发扩散
关键时刻真的可以救命!
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广州天气、广东民生DV现场、中新网等
来源: 东方网
冬季防火怎么做?警惕这些物品易燃易爆
连日来,随着气温明显下降,风干物燥之际,火灾隐患也随之增多。消防大数据显示,气温下降幅度越大,特别是日最低气温下降至10℃以下时,火灾起数上升幅度就越明显。
不良用电习惯、喜欢卧床吸烟、电动自行车停放在楼梯间、阳台上堆满杂物……居民身边有哪些安全隐患需要及时排除?如何安全用火用电?正值“119”消防安全宣传月,广州消防昨日发布防火提示,请广大市民群众主动开展消防隐患自查,提高防火意识。尤其是想要预防家庭火灾,务必做到三清三关,即:清厨房、清阳台、清走道,关电源、关火源、关气源。
关键词1:居家
家庭不良用电现象是引发火灾的重要因素
随着气温降低、空气干燥,可燃物积聚、超负荷用电、静电增多等安全隐患难以一一杜绝,一旦疏忽大意,极易造成电气火灾等意外事故。据中国电气火灾专业委员会统计:漏电、过载、短路、接触不良导致温度过热等故障占电气火灾起火原因的90%。
不久前,第三方调查结果显示,在接受访问的广州居民中,较多家庭存在不良用电现象或行为,其中,“WiFi一直开着”这一情况占比人数最多,为72.2%,其次,34.8%的居民存在“开关跳闸后马上推上去”的危险情况,也有两成以上的居民家庭存在“固定插座不够用三个以上排插”“插座有烧焦痕迹”和“电线线路没有套管”的现象。
“电气火灾猛于虎,每年全国由于电气原因引发的火灾,占到全部火灾近40%。”防火专家表示,家庭电气火灾其成因主要表现在电气线路上,以及用电设备和器具上。“家庭不良用电现象是引起火灾发生的重要因素。从主观原因来说,是麻痹大意。比如,家用电器长期使用,人员离开时未切断电源;私接乱拉电线,没有定期更新维修电路等。”
为何冬季电气火灾高发并更易导致人员伤亡?防火专家解释,由于天气寒冷干燥,各场所用电、用火量居高不下。加之冬季入夜时间提前,人们大多在室内活动,人体容易疲倦,身体警觉性和火灾警惕性下降,在夜间尤其是深度睡眠时对于突发火灾的预警能力差,一旦发生火灾,容易造成小火亡人。“一些老人的居住场所电线、电器老化,忘记关闭电源火源或用电不慎,习惯于收集、堆积废旧物品,逃生能力较弱,这需要社区居委和家人共同关心,重点预防。”
更需注意的是,近年来,因小孩玩火导致的火灾在国内仍时有发生,家长还需教育孩子不要玩火,告诉他们火灾的危险性,不把他们单独留在家中,并将打火机、火柴等物品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
防火专家提醒,居民家中要配备灭火器、防烟面罩,尤其是安装独立式烟感报警器等消防设施,有助于平时特别是深夜及时发现火灾,进行处置或疏散逃生。电气设备发生火灾时,应首先及时切断电源,再进行灭火。如果无法及时切断电源,需要带电灭火时,应选用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器等不导电的灭火器材灭火,千万不要直接用水灭火。
如何预防电气火灾?
1.合理选用电气设备和导线,不要私拉乱接电线,不要用铜丝、铝丝代替保险丝,电线要套管敷设。日常务必要定期检查电线,如发现电线老化、发黑、绝缘层破损等情况,应及时进行更换或维修。
2.不要超负荷用电。使用移动插线板一定要查看标注的电流值,了解其最大功率负荷,不要在一个插线板上同时插过多大功率电器。
3.晚上睡觉前应关闭不必要的电器电源,使用取暖设备时要远离可燃物。手机、充电宝也不要长时间充电。
4.电器不要超过规定年限继续使用。及时更换老旧电器,不使用劣质、老化的插线板,以免超负荷用电或短路起火。
5.日常使用中应注意经常检查电器件及接触连接件,及时更换超过使用寿命的电池;注意线路或设备连接处的接触保持正常运行状态,以避免因连接不牢或接触不良,使设备过热;出现各类故障,要选择专业的维修机构或人员进行维修保养。
6.保证电气设备的通风良好,确保散热效果。
关键词2:电动自行车
一旦起火高温毒气比明火更致命
电动自行车在为人们出行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安全隐患。2019年11月10日下午,一名男子在花都区赤坭镇骑电动自行车的过程中,电动自行车突然后座爆炸起火,燃烧的电瓶飞溅到一旁引燃了草地。消防部门接到报警后迅速赶赴现场处置。据悉,通过现场烧毁情况来看,为了延长续航能力,该辆电动自行车被违规在后尾座上加装了电池,从而导致爆炸起火。
电动自行车起火有多危险?仅7分38秒燃烧温度达到最高1069摄氏度!2019年6月,广州市消防救援支队联合中山大学火灾重点实验室等在白云区钟落潭镇开展了一场电动自行车火灾模拟展示实验。
当天,消防人员进行了一项电动自行车锂电池重物冲击穿刺实验。在这个实验中,锂电池被22.5公斤重锤从高约40厘米垂直落下撞击,仅几秒钟后就冒出了明火,并冒出强烈气味的有毒烟雾。
“在电动自行车火灾中,原因主要是电动车车身电气线路、蓄电池、充电器及线路故障所引发,比如电池发热爆炸起火。”防火专家介绍,由于电动自行车可燃物比较多,比如塑料外壳等,极易燃烧,其火灾初起阶段时间就比较短,一般在5至8分钟就到了猛烈燃烧阶段,尤其是锂电池电动自行车,锂电池物质化学性质活泼,极易燃烧,一旦烧起来后,会发出大量光和热、加上有毒浓烟,类似于爆燃现象,增加了电动自行车火灾危险性。
在实验现场,防火专家提议,市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把楼梯间“三角位”进行封堵,在楼梯间或其重要部位安装自动喷淋装置、独立式报警装置,对初起火灾的扑救极为有效,“成本不高,估计也只有几百块钱,但效果却显而易见。”
“中国消防”微信公众号透露,据不完全统计,电动车火灾致人伤亡的案例中,90%发生在门厅、过道以及楼梯间等场所;超过一半的电动车火灾发生在夜间充电的过程中:这个时间段往往都是人们熟睡的时候,即使发现了也没有时间逃离。这些事故敲响了警钟——电动车火灾已然成了火灾的“重灾区”。电动车车体大部分是易燃可燃材料,一旦起火,高温毒气比明火更致命。
如何预防电动自行车火灾?
1.合理控制充电时间,勿超长时间充电。按照电瓶容量的大小,一般在8-10小时内就能完成充电。
2.勿在住宅内充电。室内易燃物品较多,一旦出现起火事故容易酿成火灾。
3.勿飞线充电。飞线充电在天气突变等情况下易酿成火灾。
4.勿将电动自行车停放在楼道。楼道中的电动自行车一旦起火,会直接阻断消防求生通道。
5.不要盲目改装电动自行车。发生故障后,应及时到正规维修店进行修理,千万不要私自对电瓶车加装电池和改装;勿使用非原装充电器为电瓶车充电;进行加装音响、照明等改装容易造成线路负荷,引发火灾。
6.勿购买和使用非标及超标电动自行车。购买非标或超期使用电动自行车,会增加风险指数。
7.加强日常自查自检。勿在电瓶车周边放置易燃品和使用明火,雨天要注意防水。
关键词3:高层建筑
高层建筑着火切勿慌张 正确逃生及时报警
2020年11月1日晚,重庆荣昌区一小区内有高楼突然着火,现场浓烟滚滚、火势凶猛。事故发生当天,全国其他地方也发生了类似火灾。
“天气干燥,火灾风险变高,特别是住在高层的民众,一旦发生火情,逃生策略采用是否得当,将决定是否能成功自救。”防火专家表示,“每场火灾都是不一样的,在紧急情况下,我们要学会风险评估,当火灾来临时,我们不仅要会逃生,而且要学会避难。”
第三方调查结果显示,在受访的广州居民中,关于高层火灾逃生的正确应对方法知晓率并不理想,选择错误答案“马上打火警电话报警”“马上打开门逃生”和“马上躲到阳台或卫生间”占比分别为45.9%、12.4%、6.6%。
住在高层遭遇火灾时,正确应对方式是“先观察房门有没有发烫,有没有烟雾”,再视情况决定逃生方法,贸然决定“马上打开门逃生”极其危险,“马上打火警电话报警”或“马上躲到阳台或卫生间”均可能导致错失最佳逃生机会。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接受第三方调查访问的广州市居民中,居住在5-21楼的居民占比58.0%,家里装有防盗网且有安装逃生通道(窗)的居民仅占比32.7%,39.1%的居民有安装防盗网但没有逃生口。
防火专家提醒,火灾被困于屋内时,窗户和阳台将成为重要的逃生通道,不少家庭通过安装防盗网来防止小偷入户盗窃,但仍有一些居民并未预留逃生出口,火灾发生时阻碍逃生出路。他建议,安装了防盗网但未设逃生出口的居民,从消防安全角度考虑,改装一个逃生出口;而已安装防盗网且有逃生出口的居民,应定期检查,确保钥匙可用且就近放置于家庭成员都知道的地方。
如果高层建筑失火,
在不明火情的情况下如何正确逃生自救?
据悉,在超高层建筑火灾事件中,消防云梯车救助高度是有限的,如果要想成功逃生,很多时候也要靠自救。根据要求,楼高超百米的超高层公共建筑就必须设避难层。整个避难层的建筑用材均是不燃的,还设有专门的排烟、送风设施、消防专线电话等。
防火专家介绍,如果起火点在上方,毋庸置疑,请往下疏散逃生,尽量不要待在屋内,以防火灾蔓延或遭遇爆炸等其他险境。当着火点在本楼层时,仍应就近向紧急疏散口撤离。
如果起火点在下方,应先用手背触碰门把手,若门把手已经发烫,不要贸然开门,应在室内等待救援;或者开门时发现有毒烟气已经充斥电梯间和楼梯间,甚至火已烧至家门,此时也不要贸然出门逃生,应留在室内,并做以下动作:
有些高层的入户门是防火门(可以看自家门上有没有防火门标志来确定),可以在一定时间内阻隔火灾和有毒烟气,关闭好所有防火门以保证烟气不进入房内;
如果不是防火门要把外面的所有防火门关严实,使用湿棉被、毛巾等将入户门门缝塞紧,关好防火门,在阳台挥舞鲜艳的衣物,等待救援;
如果楼梯间并无太多烟雾,并且所在楼层不高,可视情况选择向下逃生,如果所在楼层较高,可选择向上逃生通过屋顶平台到相邻未起火的单元疏散楼梯逃生。
冬季是火灾易发期 这些防火安全知识请牢记
这些物品易燃易爆
电热毯:不要折叠和长时间使用,离开时一定要断电。
暖手宝:两次充电时间不宜过近;不要用清洁剂清洗;尽量避免磕碰。
浴霸:不要长时间使用,禁止频繁开关,严防异常震动。清理时切断电源,用中性清洁剂和软布擦拭,切不可用水冲洗。
吹风机:使用后一定要放置片刻,待其冷却再收起来。
空气清新剂、喷发胶、杀虫剂、花露水等瓶、罐装易爆物品应避免剧烈摇晃,使用时远离电源。
以上物品都要放在阴凉、干燥、隔热处,避免阳光直射。
这些起火怎么办?
电器起火:首先要切断电源。应选用二氧化碳、1211、干粉灭火器或者沙土扑救,而且要与电器设备和电线保持2米以上的距离。
油锅起火:应迅速将切好的冷菜沿边倒入锅内,火就自动熄灭了。另外,可用锅盖或能遮住油锅的大块湿布遮盖到起火的油锅上,使燃烧的油火接触不到空气。
电脑起火:应马上拔下电源,使用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扑救。若发现及时,也可拔下电源后迅速使用湿地毯或棉被等覆盖电脑,切勿向失火电脑泼水。因为温度突然下降,也会使电脑发生爆炸。
煤气泄漏:一旦煤气泄漏,不要触动任何电器开关,更不能用打火机、手电筒等照明检查。应迅速关上气源,打开窗门,让自然风吹散泄漏气体。如需报警,应到远离现场的地方打电话。
逃生基本方法要掌握
要清楚住宅周围环境,熟悉逃生路线。
大火来临时要迅速正确逃生,不贪恋财物,逃生途中不要携带重物,以免失去逃生时机。
起火时,热烟气有时会以每秒3至5米速度在井内向上猛蹿,电梯会瞬间被浓烟吞噬,在高楼遭遇火灾,绝不可乘坐电梯逃生。
应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向安全出口走,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躲避火灾中致命的烟气伤害。
逃离火场后,不要冒险返回火场。(张丹羊、消宣)
来源: 广州日报
新增8181例,其中社会面19例广州刚刚通报
2022年11月20日0时至24时,广州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96例,其中295例在隔离观察或高风险区域管控人员筛查中发现,1例在主动就诊人员筛查中发现;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7885例,其中7866例在隔离观察、高风险区域、密接或闭环管理重点人员筛查中发现,19例在社区筛查、主动就诊或非闭环管理重点人员筛查中发现;另有586例此前已公布的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3例和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8例,另有1例此前已公布的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
截至2022年11月20日24时,全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阳性感染者91207例。确诊病例15622例(境外输入2791例、本土12831例),尚在院治疗8590(轻型8349例、普通型241例)例;无症状感染者75585例(境外输入3722例、本土71863例),尚在医学观察67159例。
新增296例本土确诊病例和7885例本土无症
状感染者情况
本土确诊病例1-114:居住在海珠区凤阳街道。
本土确诊病例115-127:居住在海珠区华洲街道。
本土确诊病例128-139:居住在海珠区南洲街道。
本土确诊病例140-144:居住在海珠区赤岗街道。
本土确诊病例145-148:居住在海珠区新港街道。
本土确诊病例149-151:居住在海珠区官洲街道。
本土确诊病例152-154:居住在海珠区琶洲街道。
本土确诊病例155-156:居住在海珠区江海街道。
本土确诊病例157:居住在海珠区瑞宝街道。
本土确诊病例158-160:居住在越秀区黄花岗街道。
本土确诊病例161:居住在越秀区六榕街道。
本土确诊病例162:居住在白云区云城街道。
上述病例1-162在居家隔离观察人员筛查中发现。
本土确诊病例163-166:居住在白云区嘉禾街道。
本土确诊病例167-168:居住在白云区均禾街道。
本土确诊病例169:居住在白云区鹤龙街道。
本土确诊病例170-171:居住在海珠区凤阳街道。
上述病例163-171在高风险区域管控人员筛查中发现。
本土确诊病例172:居住在海珠区凤阳街道。在主动就诊人员筛查中发现。
本土确诊病例173-296:在集中隔离场所隔离观察人员筛查中发现。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3286:居住在海珠区凤阳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287-5765:居住在海珠区南洲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5766-6239:居住在海珠区华洲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240-6425:居住在海珠区江海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426-6498:居住在海珠区琶洲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499-6537:居住在海珠区赤岗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538-6576:居住在海珠区新港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577-6599:居住在海珠区官洲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600-6610:居住在海珠区南石头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611-6619:居住在海珠区瑞宝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620-6623:居住在海珠区昌岗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624-6626:居住在海珠区沙园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627-6629:居住在海珠区素社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630-6631:居住在海珠区滨江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632-6633:居住在海珠区江南中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634-6640:居住在白云区同德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641-6643:居住在白云区钟落潭镇。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644-6646:居住在白云区嘉禾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647-6648:居住在白云区云城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649-6650:居住在白云区石井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651-6652:居住在白云区太和镇。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653-6654:居住在白云区棠景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655:居住在白云区黄石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656:居住在白云区金沙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657:居住在白云区景泰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658:居住在白云区均禾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659-6669:居住在越秀区矿泉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670:居住在越秀区登峰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671:居住在天河区黄村街道。
上述无症状感染者1-6671在居家隔离观察人员筛查中发现。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672-6674:居住在海珠区凤阳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675-6676:居住在海珠区南洲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677:居住在白云区黄石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678:居住在白云区三元里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679:居住在白云区太和镇。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680:居住在白云区棠景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681-6682:居住在增城区荔城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683:居住在天河区沙河街道。
上述无症状感染者6672-6683在高风险区域管控人员筛查中发现。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684:居住在增城区荔湖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685:居住在增城区宁西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686:居住在增城区增江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687:居住在番禺区大石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688:居住在番禺区市桥街道。
上述无症状感染者6684-6688在密接人员筛查中发现。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689-6696:居住在海珠区琶洲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697-6699:居住在海珠区赤岗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700-6702:居住在海珠区凤阳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703-6705:居住在花都区花城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706-6707:居住在花都区新华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708-6709:居住在增城区永宁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710:居住在南沙区黄阁镇。
上述无症状感染者6689-6710在闭环管理重点人员筛查中发现。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711:居住在天河区棠下街道。在非闭环管理重点人员筛查中发现。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712:居住在天河区员村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713:居住在增城区增江街道。
上述无症状感染者6712-6713在主动就诊人员筛查中发现。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714:居住在天河区龙洞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715:居住在天河区前进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716:居住在天河区沙河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717:居住在天河区棠下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718:居住在天河区珠吉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719-6722:居住在荔湾区金花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723-6725:居住在增城区宁西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726:居住在增城区增江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727:居住在白云区松洲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728:居住在白云区云城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729:居住在黄埔区联和街道。
上述无症状感染者6714-6729在社区筛查中发现。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730-7885:在集中隔离场所隔离观察人员筛查中发现。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上述感染者新增主要涉疫场所如下
天河区
棠下街道:南方通信大厦核酸采样点、华景路8号;
龙洞街道:迎龙路166号、龙洞小学足球场核酸采样点、聚源里一横巷2号菜鸟驿站、环村南街6号自编1号楼;
前进街道:宦溪北边街吉星里27号、海王星辰远洋名苑店、宦溪西路好增辉商场;
珠吉街道:吉山医院、蔚然锦和吉山店、东兴堂大药房吉山店、全家福生活超市(吉山新路街店);
沙河街道:左竹园63号;
员村街道:员村南街北社东大街二巷;
天园街道:天河区中医院自费核酸采样点;
猎德街道:南国花园头道汤。
增城区
宁西街道:兴景二街永兴市场14号、兴景路16号、大圆街1号、宁西广场核酸采样点、湖东村核酸采样点、乐家超惠宁西店、大参林药店宁西店、宁西市场;
增江街道:锦绣星辰7栋、锦绣星辰小区核酸采样点、菜鸟驿站锦绣星辰店、锦绣星辰小区游乐园 、增江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门诊。
白云区
新市街道:齐富路60号、新市新街16号;
松洲街道:富力桃园C3栋、富力桃园小区B核酸采样点;
三元里街道:华园社区采样点、麦当劳(中唱大厦店)、丘大叔柠檬茶(云城都荟分店)、怡发国际化妆品采购中心。
荔湾区
金花街道:西华路418号奕梦酒店、金信大厦B座、圣凯斯门窗、美宜佳(隆庆店)、庆龙超市(金花分店)、中山七路(老上海馄饨面、维卡发廊、和戎里8号);
龙津街道:美荔尚筑核酸采样点;
南源街道:南岸大街78号益民诊所。
黄埔区
联和街道:龙光峰景华庭小区、龙华A核酸采样点;
长岭街道:长平临时摆卖点。
新增3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和8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情况
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3例,分别为阿联酋、沙特阿拉伯、斯里兰卡各输入1例;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8例,分别为沙特阿拉伯输入5例,阿联酋、柬埔寨、斯里兰卡各输入1例。
转自广州市卫健委
来源: 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