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丨汕头,依海而兴的著名侨乡
汕头,岭东门户、华南要冲。
韩江、榕江、练江三江在此入海,古时为滨海冲积地,明代称“沙汕”,至清雍正年间始称汕头。
自1860年开埠以来,汕头历经沧桑变迁。曾经的小渔村,在潮涌跌宕和岁月磨洗之后,逐渐发展成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
习近平总书记13日到汕头考察,来到广东省汕头市小公园开埠区,走进开埠文化陈列馆、侨批文物馆等。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再次聚焦在镁光灯下,开启了新的历史征程。
百年商埠
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资料图片
在汕头市永平路与外马路的交汇处,矗立着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这里浓缩展示着“百年商埠”的发展变迁,是汕头开埠历史的文化橱窗。
馆楼前,有三组古铜色的塑像,分别是市井中卖草粿的走贩,中国第一位女留学生石美玉以及怡和洋行的老板约瑟夫·渣甸和他的中国买办。百年前中西文化在此交融。
步入陈列馆,就像穿越历史时空,追寻汕头开埠的历史脚步,近距离感受这座城市的光荣与梦想。
汕头向海而生,因港而立。从边陲渔村,到通商口岸,再到改革开放前沿,汕头的发展,始终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
由鸦片战争后的被动开放,到建立经济特区的主动开放,再到新时代的全面开放,在汕头的历史文化中,深深烙印着开放的基因和特质。
习近平总书记13日下午来到广东省汕头市小公园开埠区,走进开埠文化陈列馆、侨批文物馆,了解汕头开埠历史、设立经济特区以来的建设发展情况,和潮汕侨胞心系家国故土、支持祖国和家乡建设的历史。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2014年2月25日,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时表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
2017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北海市考察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时强调,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要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加强历史研究和传承,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和美侨乡
习近平总书记13日下午来到广东省汕头市小公园开埠区,走进开埠文化陈列馆、侨批文物馆,了解汕头开埠历史、设立经济特区以来的建设发展情况,和潮汕侨胞心系家国故土、支持祖国和家乡建设的历史。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汕头是著名的侨乡,现有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万海外华侨华人,正所谓“有海水处就有华侨,有华侨处就有潮人”。
自唐代开始,汕头就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近代以来,潮汕籍侨胞为生活所逼或为逃避战乱,远渡重洋到海外谋生。他们在海外艰辛闯荡,稍有积蓄,便委托回国的亲友等民间渠道捎带银信,赡养长辈妻儿。
潮汕话把“信”称为“批”,海外华侨连带家书或简单附言的汇款特殊凭证,便称为“侨批”。侨批的特色在于银信合一,批封上大多注明了海外华侨汇款的金额。
2004年,汕头市创建国内首个侨批文物馆,收集珍藏了数万封侨批的原件或复印件。
汕头侨批文物馆。资料图片
薄批上有父亲为刚出生却不曾谋面的孩子取名的,有儿子问候年迈双亲的,也有父母鼓励儿子发愤读书的……几句简单的嘱托,深藏了无尽的情感。
一封封侨批,是海外华侨华人艰辛创业事迹和情系故里、笃诚守信精神的见证,也是承载着海内外华侨华人与故乡民众共同历史记忆的文化符号,是宝贵的精神财富。2013年,侨批档案申遗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广大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在多个场合谈及侨务工作。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会见第七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代表时指出,祖国人民将永远铭记广大海外侨胞的功绩。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侨务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时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努力。
这次到汕头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新时期打好“侨”牌,要深入调研、摸清情况,调动广大华侨的积极性,引进先进技术和高水平产业,扬长避短、久久为功,团结广大海外华侨共同实现中国梦。
活力特区
汕头市小公园中山纪念亭附近的民国建筑。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汕头是我国最早一批经济特区之一。
1979年4月,时任广东省省长的习仲勋同志参加中央工作会议,在会上提出希望中央放点权给广东,允许在深圳、珠海、汕头各划出一块地方,作为华侨、港澳同胞和外商的投资场所。
广东省委的意见,得到了中央的赞许和支持。之后,习仲勋向邓小平汇报时,小平同志说:“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1981年刚成立时的汕头经济特区,面积只有市区东部龙湖村西北侧的1.6平方公里,楼房破旧、灯不明、水常停、电话不通、道路不平……但正是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30多个工作人员凭借着600多万元启建资金,冲破思想束缚,“啃”下了一块块“硬骨头”,掀起了特区经济建设的热潮。
鸟瞰汕头。资料图片
汕头经济特区建立40年来,充分利用侨乡资源,鼓励、吸引华侨华人回乡投资建厂5000多个,累计利用侨资近百亿美元,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加快珠海、汕头两个经济特区发展,把汕头、湛江作为重要发展极,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
素有“海滨邹鲁”之称的汕头,如今站在“二次创业”的新起点,正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策划:杜尚泽 撰文:宋静思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