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资讯

金迪门窗是几线品牌

Eric 0

文章目录:

1、看看你有没有中招160元的兰蔻粉水原来是假货2、一瓶防晒霜牵出上亿元网红假货,长沙警方破获特大跨省造假案3、迪奥成了首个为双十一推限定商品的奢侈品牌,一点不让人意外

看看你有没有中招160元的兰蔻粉水原来是假货

原价420元的兰蔻粉水仅需160元,760元的极光水仅需350元……别动心,这些都是冒牌货!近日,闵行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对犯罪嫌疑人王某、徐某杰批准逮捕。

图说:王某公司仓库存货。闵行检察院提供(下同)

王某和徐某杰共同经营一家贸易公司。徐某杰负责销售和货物仓储,王某主要负责进货。

今年5月,在王某朋友的介绍下,杨某(已取保候审)成了王某化妆品的主要来源。兰蔻极光水320元、粉水140元、迪奥口红100元……“这些化妆品卖出价格是市场价的一半左右,真的货品根本是拿不到这个价格的,这个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杨某到案坦言。为了掩人耳目,他还会真假混卖。

虽然明知正品市场价远高于自家产品进价,但在利益面前,王某和公司的其他人员都心怀侥幸,谁都没有把这层窗户纸捅破。

今年6月29日,王某公司入驻了某海淘平台,对外出售假冒的化妆品。在这期间,该海淘平台对这些化妆品进行了多次收样检测,结果显示仅有1件兰蔻极光水是正品,其余均为假冒化妆品。该平台随即注销了王某公司的账户。王某不甘心,换个平台继续销售。

看到市面上竞争对手在销售兰蔻化妆品时,都有一份“特许经销协议”,王某伪造了欧莱雅公司的“特许经销协议”。此外,他们还找了几个临时工,在仓库存货上贴上兰蔻的中文标签以及海关胶带,企图让这些假冒化妆品更能以假乱真。

为了吸引更多卖家,拓宽营销渠道,王某不断调整运营模式,通过网红直播带货、零售(微商)等途径,出售这些所谓的“大牌化妆品”。

图说:杨某和王某转账记录。

今年8月,王某网店正好赶上入驻的购物平台“8.18”购物节的活动,他还找了一批朋友为自己的网店刷单。王某让这些朋友下单、付款、收货,然后再把货款返给他们。通过提供免费化妆品来换取好评的方式,王某的网店也积攒了一些人气。

今年7月12日,市公安局闵行分局虹桥派出所接报一起诈骗案,在处理这个案件的过程中,警方顺藤摸瓜发现了王某等人共同销售假冒兰蔻品牌产品。

摆放凌乱的房间,阴暗狭窄的地下室,箱子上随意贴上的兰蔻中文标贴及海关胶带……这便是王某公司的“国际大牌”化妆品出库前的“最高配置”。8月19日,警方与闵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王某公司租借的仓库内查获尚未销售的假冒兰蔻柔肤水1600多瓶、精华水200多瓶等产品,货值人民币35万余元。

通讯员 杨莹莹 新民晚报记者 鲁哲

来源: 新民网

一瓶防晒霜牵出上亿元网红假货,长沙警方破获特大跨省造假案

迪奥香水、雪花秀洗面奶、悠宜卸妆水……这些网红产品可能是假的!

近日,长沙警方破获一起跨省特大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化妆品及保健食品案,涉案价值上亿元。

仿造一些销路比较好的网红产品

“有人反映,她买到的防晒霜是假的。经相关机构鉴定,防晒霜确实是假的。我们通过调查,这个产品来自一个声称专门卖进口产品的公司,地址位于雨花区。”今年6月份,长沙市公安局食药环犯罪侦查支队接到一起投诉。

这家公司名叫“搜购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声称在电商平台上出售的均为正品,但所销售的产品大部分来自广州白云区一家无名加工厂,涉及品牌众多。这家加工厂会根据市场需求仿造一些销路比较好的网红产品,产量非常大。

办案民警说:“嫌疑人的反侦查意识极高,目标建筑物电梯需刷门禁卡进入,在进入电梯内后,还需再次刷卡才能到达想去的楼层。7楼的电梯门后还有一张卷闸门,要用钥匙才能打开。”

食药环犯罪侦查支队迅速联合雨花警方组成专案组,介入调查。制假窝点位于广州白云区东平村马市岭中街一座建筑的7楼,该楼层窗户紧闭,只能隐约看到房内开了灯。

16人落网,查获2万余件假冒伪劣产品

在摸清制假团伙的情况后,专案组民警跨省抓捕。11月21日上午8时,长沙警方在广州白云区及长沙雨花区同时展开收网行动,现场控制嫌疑人16人,查扣包括法国迪奥、德国拜耳、韩国雪花秀、南京同仁堂等各大知名品牌假冒伪劣化妆品及保健食品2万余件。

在门窗紧闭的加工厂内,除了灌装机、贴膜机等,还摆放有50余个塑料大桶,里面装满了没有产品标识、生产厂家、日期的透明胶状液体。加工厂主要负责人邹某是广州人,负责提供原料及寻找销货渠道。他交代:“这些是做卸妆水用的,一公斤成本两三元,成品七八元卖给批发商,他们再去卖给消费者。广州做这个的太多了,主要靠走量。”

“我连自己做的是什么都不知道。老板来什么,就给他打什么包装。”审讯中,邹某的下线文某交代,自己对化妆品一无所知。除了假冒化妆品,现场还发现大量假冒南京同仁堂品牌的食用保健品。“这个不知道是什么,我们都不吃。”制假工人说。

“加工化妆品产品,必须要取得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民警提醒市民,购买化妆品等产品,必须查验产品的来源,对产品的外观做简单辨别,最好通过正规渠道购买。一旦发现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线索,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迪奥成了首个为双十一推限定商品的奢侈品牌,一点不让人意外

记者 | 张馨予

编辑 | 楼婍沁

到2020年,人造节日“双十一”已经走过了12年。双十一最初只是电商品牌的促销狂欢,随后传统品牌逐渐加入,如今奢侈品牌也开始试水。

10月13日,法国奢侈品牌DIOR迪奥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宣布即将首次推出双十一限定系列,该系列包含全新手袋和配饰,其中限量款手袋选用小羊皮,配以品牌经典藤格纹元素,亦会印有经典CHRISTIAN DIOR标识。

DIOR双十一限定系列的销售形式与双十一电商购物节的本质有所呼应,该系列将于10月15日在官方线上精品店和官方网站开启预售。

奢侈品牌一向极度注重维护品牌调性和控制销售渠道,决定把一个新节日纳入营销节点并不容易。

不过率先加入双十一战局的奢侈品牌是DIOR,这是一个不难预测的答案。

DIOR是在中国进行数字化营销——尤其是微信营销最早也最积极的奢侈品牌之一。早在2016年的七夕,DIOR便开始在微信售卖手袋,成为国内第一个在微信销售手袋的奢侈品牌。当时,DIOR在24小时内售出200只定价28000元的特别款手袋,从那以后DIOR每年都会于七夕在微信推进营销活动。

不只是微信,DIOR在中国各个社交平台的入场时间都相对更早。DIOR在2018年成为首个入驻抖音的奢侈品牌,在2020年成为首个入驻B站的奢侈品牌。9月29日,DIOR在官方微博、微信、抖音同步直播2021春夏成衣系列大秀,观看量累计超过8360万。

DIOR在社交媒体上的活跃表现令其在中国年轻奢侈品消费者中获得持续且稳定的曝光。而DIOR对中国市场的投入绝不止于线上。

如今,奢侈品牌更愿意以突破地理限制的创新方式向各个市场的消费者传递品牌的历史与文化,包括把时装秀和展览搬到海外。

2019年10月,DIOR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了DIOR 2020春夏复刻大秀,把巴黎的花园几乎原样搬到上海,与中国消费者近距离交流。

2020年7月,DIOR则把“克里斯汀·迪奥,梦之设计师”展览带到了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开启,此前展览曾在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和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举办。这场大展梳理了DIOR 70年来的发展史,展示了275件高级定制礼服、数位名家亲手绘制的设计稿和DIOR与8位中国本土艺术家的合作作品,是DIOR在2020年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

毕竟对奢侈品牌而言,中国是一个太过重要的市场,尤其是当疫情使全球大部分市场零售业停摆时,中国却实现了迅速的恢复。

波士顿咨询公司在9月发布的预测中指出,中国市场或成为全球奢侈品市场在2020年的唯一一个增长市场。美国及欧洲的奢侈品市场需求在受到疫情冲击后,预计将整体萎缩45%,而来自中国市场的需求增长却仍将达到30%。

此外,2020年中国经历了一次浩浩荡荡的奢侈品消费回流,无法出境旅行的中国消费者选择在国内购买奢侈品,这促使奢侈品牌提升国内购物体验,包括提供更多独家商品和拓宽销售渠道。

从DIOR母公司LVMH集团的2020半年报中就可看出中国市场的重要性。

2020年上半年,LVMH集团实现营收183.93亿欧元,较2019年上半年同比下滑27%,净利润则同比暴跌84.9%至5.44亿欧元。中国市场的强势复苏让LVMH第二季度在亚太地区的跌幅从32%收窄至13%,而美国、欧洲和日本市场的跌幅却在扩大。

在一片黯淡中,中国市场是唯一亮点。LVMH集团最赚钱的时装和皮具部门上半年销量下滑24%,但其表示该部门第二季度在中国却恢复强势增长。

也正因为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如今奢侈品牌在中国开展营销活动时更重视与本地消费者产生共鸣。

在双十一限定系列的微信文案中,DIOR特别强调了“赞颂女性独立自信魅力”。

从DIOR女装创意总监Maria Grazia Chiuri设计的“We Should All Be Feminists”T恤开始,女性主义就成为DIOR近几年来不变的叙述主题。刚刚落幕的DIOR 2021春夏女装大秀便由女性专属元素填满,就连秀场的窗户都是用女性艺术家拼贴作品重造出的哥特式教堂彩窗。同时,女性主义也是当今全球和国内舆论场不断升温的议题。

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DIOR会想把女性主义的话题和品牌在双十一的营销活动做捆绑——既能持续传达品牌理念,也能赋予双十一这个人造节日以意义。

毕竟双十一不似春节和七夕那样具备深厚历史渊源及文化内涵。它在创立之初的内核只是让消费者用实惠的价格购买商品。

而当奢侈品牌以一个节日为出发点进行营销活动,为了维系品牌形象,它势必要赋予这个节日除购物以外的“更高尚”的含义。

不过,女性独立和自主购买手袋和配饰真的存在强联系吗?

这或许只是品牌一厢情愿的表达。真正关心相关女性主义话题的群体,不会认同这种强行将“独立女性”与“买奢侈品自由”相捆绑的想法。

当然,也有不小一部分的消费者会更关心自己是否能便捷地买到又一个特别限定产品。这时候,品牌生造出的那个营销噱头就显得合情合理了。

铝合金门窗品牌

系统节能门窗品牌

高端门窗品牌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