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资讯

金苹果装饰有限公司

autumn 0

文章目录:

1、河南第三批学前融合教育试点幼儿园确定 看看都是哪里2、小小农产品撬动县域经济“大杠杆”2019年河南规上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118万亿元居全国第二3、河南省粮食“16连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6375元

河南第三批学前融合教育试点幼儿园确定 看看都是哪里

你了解融合教育吗?

你知道特殊儿童如何就学吗?

融合教育就是一种让大多数残障儿童进入普通班,并增进在普通班学习的一种方式,它的存在大大缓解了特殊幼儿入学难的现状。

日前,省教育厅研究确定了19所幼儿园作为第三批开展学前融合教育的试点幼儿园。我们一起来关注!

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遴选第三批学前融合教育试点幼儿园的通知》(教办基二〔2017〕719号)要求,经各地申报,省教育厅研究确定了19所幼儿园作为第三批开展学前融合教育的试点幼儿园,现予以公布。

郑州市:中共河南省委机关幼儿园

郑州市郑东新区龙子湖幼儿园

开封市:开封市顺河回族区土柏岗乡中心幼儿园

洛阳市:洛阳洛轴幼儿教育中心南山幼儿园

平顶山:鲁山县第二幼儿园

安阳市:安阳市北关区第二幼儿园

鹤壁市:淇县天天幼儿园

新乡市:原阳县县直幼儿园

焦作市:焦作市龙源湖幼儿园

濮阳市:南乐县学前教育中心

许昌市:许昌市开发区实验幼儿园

漯河市:漯河市郾城区城关镇艺术幼儿园

三门峡市:三门峡市幼儿园

南阳市:新野县直幼儿园

商丘市:夏邑县实验幼儿园

信阳市:信阳市羊山新区幼儿园

周口市:周口市文昌幼儿园

驻马店市:平舆县直属机关第二幼儿园

济源市:济源市承留镇中心幼儿园

省教育厅要求

一、省教育厅按照每所10万元的标准对试点幼儿园给予资金支持,今后还将根据实际招生情况,由当地财政按照10000元/生/年的标准安排综合财政拨款。各地要督促指导试点幼儿园管好用好省级专项扶持资金,按照《河南省随班就读资源教室建设与管理基本要求》(试行),尽快建设资源教室,配备保育教育康复训练资源和能够实施学前融合教育的资源教师。

二、各试点幼儿园要做好招生宣传工作,确保明年春季学期起可招收残疾儿童入园。对两年内未招收特殊幼儿开展融合教育的试点幼儿园,省教育厅将取消其试点资格。

三、各试点幼儿园要根据特殊幼儿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能力,积极探索采取多种教育形式,保证特殊幼儿最大限度地、有效地参与到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为全省范围内开展学前融合教育积累有益经验。

附:河南省第一、二批学前融合教育试点幼儿园名单

河南省首批学前融合教育试点幼儿园名单

郑州市:郑州市管城区奇色花福利幼儿园、郑州市金水区蔚蓝幼儿园、郑州市二七区京广花园幼儿园、郑州市中原区经纬花园幼儿园

开封市:开封市金明区金苹果幼儿园、开封市复兴南街幼儿园

洛阳市:嵩县实验幼儿园、孟津县第二县直幼儿园、洛阳市洛龙区李楼镇实验幼儿园

平顶山市:叶县龙泉乡第一中心幼儿园、宝丰县东城幼儿园

安阳市:安阳市第二实验幼儿园、林州市第二实验幼儿园

鹤壁市:鹤壁市实验幼儿园

新乡市:延津县小小虎幼儿园、辉县市新宝儿亲子园、新乡市牧野区钓鱼台.爱贝尔幼儿园

焦作市:修武县县直幼儿园、孟州市孟州幼儿园

濮阳市: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中心幼儿园

许昌市:许昌市魏都区智程幼儿园

漯河市:漯河市双慧幼儿园

三门峡市:陕县实验幼儿园

南阳市:方城县实验幼儿园、内乡县幼儿园、镇平县县直幼儿园

商丘市:商丘市实验幼儿园、商丘师大小剑桥幼儿园

信阳市:光山县幼儿教育中心幼儿园、商城县关爱幼儿园

周口市:郸城县实验幼儿园、淮阳县实验幼儿园

驻马店市:驻马店市政府机关幼儿园、驻马店市博爱幼儿园

济源市:济源市轵城镇实验幼儿园

巩义市:巩义市第三幼儿园

兰考县:兰考县县直幼儿园

汝州市:汝州市实验幼儿园

滑 县:滑县城关镇中心幼儿园

长垣县:长垣县县直第二幼儿园

邓州市:邓州市聋哑学校实验幼儿园

永城市:永城市第一幼儿园

固始县:固始县秀水街道办事处隔夜社区中心幼儿园

鹿邑县:鹿邑县博德幼儿园

新蔡县:新蔡县县直幼儿园

河南省第二批学前融合教育试点幼儿园名单

郑州市:郑州市二七区六一幼儿园、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河南省总队机关幼儿园

开封市:开封市馨悦幼儿园、开封市金明幼儿园

洛阳市:洛阳市老城区新东方幼儿园、新安县实验幼儿园

平顶山:郏县第二幼儿园、宝丰县商酒务镇中心幼儿园

安阳市:内黄县实验幼儿园

鹤壁市:鹤壁市山城区石林镇中心幼儿园

新乡市:获嘉县博雅幼儿园、新乡市红旗区实验幼儿园

焦作市:温县爱迪国学智慧幼儿园、武陟县第一幼儿园

濮阳市:清丰县城关镇金水路幼儿园

许昌市:许昌县蒋李集镇华蕾幼儿园

漯河市:漯河市召陵区区直幼儿园

三门峡:卢氏县县直第二幼儿园

南阳市:南阳市实验幼儿园、南阳市第二实验幼儿园

商丘市:商丘市胜利路小学附属幼儿园

信阳市:信阳市平桥区幼儿园、信阳市人民政府机关幼儿园

周口市:太康县实验幼儿园、西华县奉母镇段庄幼儿园

驻马店:确山县直幼儿园、驻马店市幼儿园

济源市:济源市王屋镇中心幼儿园

来源:大河客户端

小小农产品撬动县域经济“大杠杆”2019年河南规上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118万亿元居全国第二

大河网讯(政务记者 申华)6月11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县域强音”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二场,邀请省农业农村厅和第一批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部分示范县(市)相关负责同志出席发布会,发布河南省实施乡村振兴、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马万里介绍,河南大力推动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不断巩固提升农产品加工大省的优势地位,2019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实现营业收入1.18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二位,农产品出口到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实现从“国人粮仓”到“国人厨房”再到“世人餐桌”的华丽转身。

永城:打造全省乡村振兴的永城样板

永城市是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也是全省第一批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永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梁廷振介绍,永城作为粮食生产核心区,耕地面积206万亩,小麦播种面积180万亩,小麦产量稳定在18亿斤,居全省第2位。建成高标准农田106万亩,高效节水灌溉9.7万亩,实现了“旱能浇、涝能排”,确保了“粮食不减产”。围绕“四优四化”,实施了“3030”工程,建立富硒小麦和强筋小麦生产基地各30万亩,并选取了5个万亩方,实现富硒面粉源头可追溯,让富硒面粉市斤单价达到10元以上,实现了优质小麦的专种、专收、专储、专用。为了实现农民增收,永城依托“中国面粉城”优势,通过“三链同构”,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组建了华星、三顺、汇丰、远征、金源五大面粉食品集团,年加工小麦58亿斤。培育了6个万亩水产养殖基地、中粮集团百万头生猪繁育基地和林洋光伏、协鑫光伏产业基地,生猪年生产能力由37万头提高到230多万头,实现了“生猪保供应”的目标。打造了时庄村、黄桥村等一批特色文化旅游村。通过这些,带动了群众就业,增加了群众收入,为县域治理“三起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新安:“小樱桃”撬动沟域经济“大杠杆”

沟域经济是洛阳破解丘陵山区发展难题,推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农村深度变革的一种新模式。新安县通过发展沟域经济和乡村旅游,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安县委副书记、县长王智在答记者问中介绍,新安县作为全省首批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县(市),全县特色农业产业种植面积达27万亩,其中,新安樱桃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种植面积8万余亩,规模豫西之最,远销北上广,年收益超过10亿元,“小樱桃”撬动了沟域经济“大杠杆”。

与脱贫攻坚相结合,新安县通过沟域内流转土地、发展特色产业、务工就业、代种代养等多种形式,辐射带动贫困户2545户8709人实现稳定脱贫。与全域旅游相结合。依托县域内1家5A、3家4A、4家3A级景区,创新龙头景区带动、民俗文化融合、生态旅游康养等模式,打造休闲农庄35个、采摘园58个,年接待游客180万人次,叫响了“丝路汉关、山水新安”“心安礼得”等文旅品牌。截至目前,新安县已经成功打造12个沟域生态经济示范带,覆盖24.9万人,年综合收益超过20亿元。

灵宝:“苹果+”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灵宝苹果是灵宝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柱产业,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全国第一批名特优新农产品,灵宝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泉钧介绍,全市苹果种植面积90万亩,年产量14亿公斤,品牌价值186.42亿元,位居全国县级第一位。

可以说,“苹果经济”为灵宝县域经济发展带来了强劲动力。在苹果生产方面,灵宝将苹果生产管理细化为99道工序,确保灵宝苹果的品质。同时,近两年更新老果园10万余亩,引进新品种23个,品种结构得到优化。培育壮大苹果龙头企业,运用4.0苹果智能分拣线、冷链物流运输,24小时内入库冷藏,确保苹果品质。对现有的果汁、果醋、果酒等加工工艺改造提升,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竞争力。推广“果—菌—肥—果”等循环经济模式,发展以苹果剪枝代料香菇为主的食用菌产业,目前食用菌年产量1.2亿袋、总产值15亿元,今年灵宝获批了国家级食用菌产业集群项目(伏牛山香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重点打造“灵宝金苹果”品牌,在全国开设统一标准的苹果直销、联营、加盟销售店,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孵化园、冷链交易中心,积极探索产销新模式。目前,全市果品企业53家,年吸纳农村劳动力30余万人,带动果农年增收3亿元,灵宝苹果产业化集群总产值达207亿元。

邓州:用好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平台带动农民增收

邓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邓俊峰介绍,2019年6月,邓州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验区入围第二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名单,这是推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

邓州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成立于2017年3月,位于邓州市西部,土地总面积255.6平方公里,耕地23.8万亩。目前,园区内探索形成的利益联结机制主要有:通过带动就业的酬劳利益机制、保底价收购的利益保障机制、提质增值的产业链利益分享机制、股份分红机制、为民代储的“久友”利益联结机制。其中利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技术支持模式,带动养殖、种植农户20000户。近三年,通过“合同保底价收购”+“二次分配”、农民参股分红等方式,从龙头企业直接收入中返还农户收益7000万元,占企业盈利的20%。

固始:打造“固始品牌”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紧盯区域自然资源优势,选准特色产业、打响产品品牌、延伸产业链条、激发农业活力,走差异化发展路子,现代特色农业持续发展壮大,不仅成为固始农业高效发展的‘金名片’,也实实在在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固始县委副书记、县长王治学表示,目前,固始县培育了一系列“固始品牌”,“三品一标”农产品达65个,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达11个,三高农牧、九华山茶业、顺兴粮油获得全省绿色食品双新双创企业称号。同时,固始打好根亲文化这张王牌,通过海内外宗亲牵线搭桥,在互联互通的同时实现招大引强,总投资15.6亿元的华统农业联合体落户固始;用好电子商务这个助推器,通过“互联网+”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共同推动固始鸡、固始白鹅、豫南黑猪等特色农产品走出国门、迈向世界,“嫩头青”萝卜、柳素菜豆等知名农产品上天入海、享誉国内外,成功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淇县:多形式、多路径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淇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李英锋介绍,淇县多形式、多路径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工促农,依托大用、永达、永昌等企业,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形成了粮食精深加工和畜禽肉制品精深加工两大链条,目前,全县拥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9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11家,另外还有2个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以旅兴农,大力发展采摘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农家乐、乡村民宿、农耕体验等新型业态,累计打造可业、可观、可游的现代农业产业园13家,成功创建国家级传统村落5个、省级传统村落5个,另有12个省级传统村落上报待批。以网带农,紧抓“全国首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契机,大力实施“互联网+农业”行动,打造了“朝歌印象”“朝歌八珍”等农特产品电商公用品牌,有效促进了农产品上行、激发了农村发展活力,被评为“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先进县”、“河南省农产品电商十强县”,2019年,全县电子商务交易额达36.8亿元,其中网络零售额8.9亿元。

下一步,河南将实施企业升级、延链增值、绿色发展、质量标准和品牌培育五大行动,以面、肉、油、乳、果蔬为重点,鼓励引导各地依托特色农业资源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持续推进食品业转型升级,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力和活力。

河南省粮食“16连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6375元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刘继忠 ■张莉 实习生 韩英恺/文图

6月11日上午,河南省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通报了河南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有关情况。记者在现场获悉,河南省2019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实现营业收入1.18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二位,农产品出口到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实现从“国人粮仓”到“国人厨房”再到“世人餐桌”的华丽转身。

粮食生产“16连丰”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163.75元

发布会上,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马万里介绍,河南省粮食生产已实现“16连丰”,粮食总产站稳了1300亿斤的新台阶。肉类、禽蛋产量稳居全国前二位,奶类产量稳居全国前五位。2019年出栏生猪4502万头,外调生猪1755万头,居全国第一,全省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稳居全国第二位。得益于乡村产业的快速发展,全省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势头,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163.75元,同比增长9.6%。

下一步,全省重点打造10个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10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到2025年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000家。培育1000个省知名农业品牌、7000个“三品一标”农产品品牌,打造更多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将试行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加强农药、兽药、饲料等农业投入品管理,确保农产品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

全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88%, 九成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

目前,省内10个县成功创建国家“四好农村路”示范县,行政村通硬化路率、通客车率均达到100%。全省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89%,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8%。农村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4G网络全覆盖,农产品网上销售额达370亿元,累计建成4.7万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率达65%,县域内就诊率达85%。

目前,河南省85%的县建立了城乡一体化保洁机制,90%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23%,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1%,化肥农药使用量连续4年负增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9%,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8.9%

奏响中原县域最强音,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

作为全省首批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在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着重做了哪些工作,具体成效怎样?后续规划又将如何提质增效? 新闻发布会上,邓州市、固始县、新安县、永城市、淇县、灵宝市相关负责同志回答记者问题。

苹果是灵宝的最闪耀的城市名片,作为2019年度中国最美县域、全省第一批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灵宝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泉钧介绍,全市苹果面积90万亩,年产量14亿公斤,品牌价值186.42亿元,位居全国县级第一位。灵宝市果品企业53家,年吸纳农村劳动力30余万人,带动果农年增收3亿元,灵宝苹果产业化集群总产值达207亿元。将重点打造“灵宝金苹果”品牌,在全国开设统一标准的苹果直销、联营、加盟销售店,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孵化园、冷链交易中心,积极探索产销新模式。推动苹果产业和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打造寺河山苹果小镇,建设研学游基地。

作为河南国家粮食核心区重要粮食生产大县,邓州市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南水北调水质安全的重任。邓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邓俊峰介绍,近年来,邓州坚持新发展理念,强化产业链思维,走融合创新之路,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第六产业”,推进邓州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邓州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成立于2017年3月,位于邓州市西部,土地总面积255.6平方公里,耕地23.8万亩。为建好示范园,全市规划引领、政策支持、培强产业,发展农村电商,健全产业融合利益联结机制。下一步,将抓住县域治理“三起来”战略机遇,广开投资渠道,积极引进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农业产业龙头企业来示范园投资经营,力争把示范园建成全省经济发展的样板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区。

淇县,作为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全国最佳旅游休闲县,也是全省首批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据淇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李英锋介绍,淇县拥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9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11家,另外还有2个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019年,全县电子商务交易额达36.8亿元,其中网络零售额8.9亿元。大力实施“互联网+农业”行动,打造了“朝歌印象”“朝歌八珍”等农特产品电商公用品牌。 下一步,将着力推动农村产业链延伸拓展融合方式,进一步抓好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工作,打造超500亿元绿色食品产业集群,争创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县、全国农村电商“升级版”示范县。

作为全国文明、园林、卫生城市,永城市也是全省第一批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永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梁廷振介绍, 永城作为粮食生产核心区,耕地面积206万亩,小麦播种面积180万亩,小麦产量稳定在18亿斤,居全省第2位。建成高标准农田106万亩,高效节水灌溉9.7万亩,完成了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24.23万户, 2019年新修道路3000多公里, 组建了五大面粉食品集团,年加工小麦58亿斤,培育了6个万亩水产养殖基地。下一步,将建设秀美宜居乡村,把面粉和食品产业打造成为两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推进百万头生猪养殖屠宰基地建设,谋划打造2个5A级景区、3个4A级景区、5个3A级景区。

作为河南省第一人口大县、农业大县、劳务大县,固始县也是全省第一批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固始县人民政府县长王治学介绍,固始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近200个,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家、省级17家。2019年就培育孵化178家企业,培育了一系列“固始品牌”,“三品一标”农产品达65个,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达11个。吸引总投资15.6亿元的华统农业联合体落户固始。下一步,将继续坚持发展特色农业的思路和举措,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同发挥区域特色、地方优势结合起来,加快推动农产品特色产业发展,着力在培植龙头企业、提高精深加工能力等方面下功夫,建立完善全产业链的运营机制,切实把产品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把资源优势转化为效益优势,走出一条适宜固始发展、农村产业兴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2020年5月,新安县荣获“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好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沟域经济这把“金钥匙”。新安县县长王智介绍,目前,全县特色农业产业种植面积达27万亩,软籽石榴荣获中国绿博会金奖,新安樱桃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种植面积8万余亩,规模豫西之最,远销北上广,年收益超过10亿元。依托县域内1家5A、3家4A、4家3A级景区,创新龙头景区带动、民俗文化融合、生态旅游康养等模式,打造休闲农庄35个、采摘园58个,年接待游客180万人次,叫响了“丝路汉关、山水新安”“心安礼得”等文旅品牌。“樱桃谷”休闲采摘年接待游客超过35万人,综合经济效益8亿元。成功打造12个沟域生态经济示范带,覆盖24.9万人,年综合收益超过20亿元。下一步,将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重大机遇,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高端铝合金门窗

高档隔热门窗

隔热隔音门窗品牌

高端铝合金门窗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