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资讯

金坛铝材厂

Sam 0

文章目录:

1、效果图曝光金坛这个村将迎来大改造2、金坛“种菜人”好样的11吨蔬菜赠送武汉9个单位3、常州金坛:文明风起阡陌间 美丽乡村入画来 乡村蝶变解锁“幸福密码”

效果图曝光金坛这个村将迎来大改造

恭喜!

金坛薛埠镇花山村,

成为我区现代化宜居农房建设试点!

这个村即将迎来大变样!

6月24日上午

全区首个现代化宜居农房

试点项目正式启动

首期30户现代化宜居农房

预计年底建成

话不多说

一起先来看看正在改造的

花山村效果图吧~

好期待!

花山村现代化宜居农房建设

试点项目A地块

薛埠镇花山村现代化宜居农房建设试点项目A地块位于花山村河口老集镇,北倚花山国防教育训练中心,南临健身广场,段玉裁公园以东。总用地面积约为20177.9㎡(约30.3亩),可容纳居民60户。

△效果图

花山村现代化宜居农房建设

试点项目B地块

薛埠镇花山村现代化宜居农房建设试点项目B地块位于花山村河口集镇。

B地块呈八字形,东南侧为薛埠镇中心幼儿园花山分园,总用地面积约为5919平方米(8.88亩),可容纳居民20户。

△住宅立面以白墙为主,屋面采用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硬山顶手法,用黑白灰的色彩搭配彰显现代中式的田园风格。

此次花山村现代化宜居农房建设能容纳农房80户,整体户型分为90平方米、120平方米和130平方米三种。房屋统一为三层独栋住宅,现代中式田园风格,建设模式为政府统一规划,农户自主建设。

为何选花山村作为试点

花山村位于茅山东麓,扬溧高速金坛西道口旁。生态环境优越、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配套齐全、农民意愿强烈。作为常州市“五优农居”示范点,完成了集中建设点的规划。开展现代化宜居农房工作启动迅速,保障充分,推进实施有明显的示范作用。

花山村主动作为,积极探索,为我区现代化宜居农房建设探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促进我区的城乡融合发展。

期待

具有金坛特色的

新江南水乡早日建成

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

金坛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来源:金坛融媒

记者:刘沁怡

编辑:刘沁怡

审核:吴文婷

终审:孙福全

金坛“种菜人”好样的11吨蔬菜赠送武汉9个单位

金坛“种菜人”好样的!

11吨蔬菜赠送武汉9个单位

该区农业企业捐赠物资已超过100万元

常报全媒体讯 3月7日,经过近15小时连续行驶,满载着金坛“种菜人”捐赠的11吨蔬菜的大货车抵达武汉。这些蔬菜被送进武汉协和医院、武汉大学中医院和青山君安养老院等9家单位。至此,该区农业企业向疫情防控一线医务工作者捐赠的物资价值已超过100万元。

这批蔬菜总价10.56万元,由金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许多合作供货菜农无偿提供,以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无节水芹为主,另有大蒜、大白菜和有机青菜等。朱林镇农服站工作人员通过在武汉的战友,联系到当地急需蔬菜的单位并成功交接。

记者昨天了解到,自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以来,金坛区农业企业纷纷向湖北及常州一线医务工作者捐赠各类物资。其中,一号农场向常州一院、常州三院捐赠8万元有机蔬菜,鑫品茶业通过市应急指挥部向江苏、解放军支援武汉医疗队和在常医疗工作者捐赠30万元抹茶产品,江南春米业等向金坛花山集中医学观察点捐赠6吨价值12万元的指前标米,常州锦铄农业向赴湖北黄石市的江苏医疗队捐赠20吨价值40万元的指前标米。

(赵鹤茂 马徐丽 蒋建君)

常州金坛:文明风起阡陌间 美丽乡村入画来 乡村蝶变解锁“幸福密码”

来源:【常州日报-常州网】

城市文明是发展之基,乡村文明是发展之要,在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路上,两者必须齐头并进。近年来,常州市金坛区以“五乱”治理为抓手,催生各乡村从“一处美”向“处处美”、从“环境美”向“生活美”、从“外在美”向“内涵美”蝶变,让文明成为乡村生活的“幸福密码”。

干净的街道、整齐的房舍、基础设施完善的广场、风景如画的公园,走进薛埠镇花山村,一幅村居整洁、乡村文明的美丽乡村画卷缓缓打开。花山村在文明村镇创建中,结合“五乱”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推动乱堆放专项整治,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同时,该村组建了一支拥有12位保洁员和4位清运员的队伍,对全村实行全天候保洁和清运,并号召组织村民主动清理自家附近的垃圾。村民们乐呵呵地告诉记者,现在村里环境很美,健身广场、儿童乐园一应俱全,让他们住得身心舒畅。

文明风起阡陌间,美丽乡村入画来。今年,金坛区研究制定了《金坛区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创建实施方案》《金坛区“十四五”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方案》等文件,将“五乱”治理与“十四五”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深度融合。针对农村、城镇、道路沿线、河道两侧的乱堆放开展综合整治,尤其对家前屋后、公共空间、河塘沟渠等环节开展乱堆放专项治理,引导群众有序堆放。上半年,金坛区共清理城镇乱堆放2860处、道路沿线乱堆放950处、河道两侧乱堆放382处、空旷地乱堆放1599处,整治规范村庄乱堆放6201处,乡村面貌显著提升。

“两山两水六分田”是金坛区的自然禀赋,水环境是金坛灵动景致的点睛之笔,也是重点整治维护的方向所在。今年,尧塘街道对汤庄河进行整治,集中清理河道周边垃圾和杂物,在河道安装微纳米曝气装置和生态浮床,增加水体流动性和自净能力。据尧塘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王叶华介绍,尧塘街道对汤庄河实施两岸污水截污工程,主要是把两侧的餐饮污水、生活污水以及公厕污水接入市政污水管网,避免对河水造成污染。

上半年,金坛区实施农村河道整治4000米,村庄河塘清淤100个、土方50万立方米。围绕城镇污水提质增效专项行动目标,金坛区计划今年新建、改造污水管网约17公里、雨水管网约3.5公里,以“微手术”提升环境,让碧水长流成为“文明名片”。

连日来,金坛区各乡村以文明乡风拂动发展“内动力”,为美丽乡村“塑形铸魂”。仙姑村将文化旅游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结合,打造了一号讲习所、初心园、美作坊、XIAN味书舍”等新潮文化“微阵地”;谢桥村立足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构建起“总体布局、辐射基层、便利惠民”的文明实践阵地网络,建立“百姓议事堂”,依靠群众商议调处矛盾纠纷,办好乡村大食堂“聚爱堂”,专门举办红白喜事,让整洁有序成为谢桥文明实践的新评价。

今年以来,金坛区将移风易俗作为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改善乡风民风的切入点,出台《移风易俗金6条》,从“婚事新办不铺张、丧事简办不厚葬、礼金适量不攀比、仪式从俭不张扬、文明祭扫不燃放、文明新风做表率”六个方面入手,“五不一做”成为移风易俗“风向标”。同时,各乡村加大宣传力度,将移风易俗、文明殡葬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金坛区92个村委会、33个居委会出台或修订村规民约,完善移风易俗相关规定,并健全基层红白理事会、老年人协会、村民议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工作制度,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约束,潜移默化地推动移风易俗深入人心,书写蝶变新韵。(马晓璇)

本文来自【常州日报-常州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断桥铝合金门窗品牌

铝合金门窗品牌

铝合金门窗品牌

隔音降噪门窗品牌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