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乡门窗厂
文章目录:
1、金乡县司马镇强化数字赋能,助推营商环境建设提质增效2、山东金乡:让老人尽享家门口的快乐“食”光3、重拳出击济宁金乡一起非法拘禁牵出一个套路贷犯罪集团
金乡县司马镇强化数字赋能,助推营商环境建设提质增效
司马镇为民服务中心
大众网见习记者 林智通 通讯员 胡祎辰 济宁报道
今年以来,济宁市金乡县司马镇不断加强数字赋能作为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的重要抓手,着力构建数字营商环境体系,推动企业群众办事流程重塑再造,激发市场活力。
司马镇召开数字经济及数字化建设推进会。会议强调,数字赋能要整合好各方资源推进数字经济的发展,其中着重要推动各行业的数字基础设施改造,推动数字乡村、数字农业等产业的发展,政府运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增强对市场营商环境的数据感知,以数据为驱动来掌握市场主体的动态,提升营商环境的智能化水平,为市场主体提供更优质廉洁的服务。
金乡县司马镇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着力打造“互联网+政务服务”新模式,将多项线下事项从审批转换成方便快捷的线上操作。司马镇融合发展PC端、APP客户端和微信公众号等多元化政务服务平台,为企业群众办理政务提供了更多便捷与选择。依托“爱山东”APP促进政务服务线上与线下服务供给的有机融合,企业可以享受从开办、用工、纳税到惠企政策兑现等全生命周期的惠企服务,实现了“数据跑路、一键登录、一网通办、一次办好”,满足企业群众对政务服务效率和水平的要求,弥补单一线下服务的不足。
山东金乡:让老人尽享家门口的快乐“食”光
11月20日上午11点,山东省金乡县司马镇周堌堆村助老食堂里格外热闹,前来就餐的老人围坐在一起,边吃饭边聊家常。宽敞明亮的食堂内桌椅摆放整齐有序,消毒柜等厨房设备一应俱全。工作人员热情周到,贴心帮助老人准备餐具。菜品荤素搭配,软糯的红烧肉、新鲜的蔬菜小炒、滋补的汤品等,为老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以前自己做饭,都是简单对付一下。现在有了助老食堂,方便多了,饭菜味道挺好,价格也不贵。自从这里开业后,我就天天来这里吃现成的。”村民张爱美老人高兴地说。
民以食为天,舌尖上的“一餐饭”,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周堌堆村积极筹措资金,整合村集体闲置办公用房,在镇党委、政府的积极推动和各方爱心力量的共同参与下筹建的助老食堂是金乡县贴心助老的缩影。
近年来,为不断健全完善养老服务体系,金乡县把助老食堂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便民措施来抓,多次组织开展外出学习和专项调研,找准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政府统筹和社会参与、注重普惠和兼顾特惠的关系,依托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养老中心、社会餐饮企业、爱心人士等,先后建设助老食堂24处,正在建设3处。
为确保助老食堂办得长久,金乡县给予新建助老食堂每处建设补助1万元、助餐点每处5000元,并根据省市运营奖补政策给予差异化运营补贴。设立“蒜都怡养·助餐扶老”公益慈善项目,现已注入资金60万元。同时设立监督电话、“智慧消防”、“互联网+明厨亮灶”等信息平台,通过加强监管保证安全、企业让利提升服务、厨师培训优化菜品、评选示范镇街和“最美助餐人”等方式,打好助餐服务“组合拳”,切实守护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
“我们探索实施了助老食堂‘1588’管理模式,即一天至少一顿饭,一周可助餐五天,老人可享8折优惠,助老食堂‘建管用’坚持场所要方便、结合要多元、菜品要过关、收费要低廉、服务要优先、管理要周全、效果要长远、典型要宣传‘8个要’,真正把老年人的‘食’事办到实处。”金乡县相关负责人介绍。
如今,在金乡县相继涌现出一批助老食堂、助老餐厅等助餐示范点:霄云镇周花园村助老食堂,老人只需10元钱就可在村老年人食堂里享用早中晚3餐;马庙镇尹庄村助老食堂对60周岁以上老人和低保、特困人员、残疾人等群体,按照早餐1元、午餐3元的标准收费;金乡县至善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志愿者为特殊困难老年人送去一份早餐……
到助老食堂吃饭,成了不少老年人晚年生活的新时尚,还俘获了不少年轻“粉丝”,也为老年食堂能够健康运营提供了新的支撑。“在这里吃饭虽不及老年人便宜,但这里菜品很丰富,味道也不错,冬天不冷夏天不热,环境也很好,干净放心。”市民刘女士常带着孩子到金乡街道檀园食府助老餐厅就餐,她说,用“一餐饭”的温度让广大老年人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也让社区的人跟着“沾光”,在家门口尽享快乐“食”光。(刘雪华 王爽爽)
重拳出击济宁金乡一起非法拘禁牵出一个套路贷犯罪集团
齐鲁网12月12日讯近日,济宁金乡警方在侦办一起非法拘禁案件过程中,发现这起因“民间借贷”而引发的非法拘禁案件,似乎并不像表面看上去这么简单,在经过一番秘密侦查后,专案组民警果然有了重大发现,一个披着“金融公司”外衣,实施非法拘禁、敲诈勒索、诈骗的“套路贷”恶势力犯罪集团浮出水面。
今年5月7日,一名男子到金乡县司马派出所报案,说他被人非法拘禁了。"带走之后强行逼问我,把我关到一个小屋里,关了一夜,让我给家里人要钱,他们放高利贷的逼的特别紧,我说缓两天,他不让缓,还把我打一顿。借了一万多块钱,停了没多长时间20天,他给我要3万,利息这么高,任何一个家庭也还不上。受害人高某告诉记者。
接到报警后司马派出所民警迅速出警,将犯罪嫌疑人刘某某抓获。在对刘某某进行讯问时民警发现,这起因“民间借贷”而引发的非法拘禁案件,似乎并不像表面看上去这么简单。“受害人借了1万元钱,而且是从公司里面借的。借了1万元之后,实际到手是5500元。一般的民间借贷人他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而且当时在受害人是已经还了一部分钱的情况下,还继续对受害人实施非法拘禁,这些行为都是很不正常的。”济宁市金乡县公安局扫黑除恶专业队民警高爱兵告诉记者。
民警随即对嫌疑人刘某某展开秘密侦查,通过对嫌疑人银行交易记录进行分析梳理,在多方调查取证的基础上,办案民警最终确定了10名嫌疑人。“这起案件以瞿某和徐某为首,一共有10个人,瞿某负责出资,他安排他自己的一个女性朋友徐某担任会计,主要负责公司的日常管理。它下面分为两个分公司,其中一个分公司是在咱们济宁运河城,以刘某为首,另外一个公司是在济宁豪德商贸城,以张某为首,两个公司是一种平行的关系,分别向外进行放贷。”济宁市金乡县公安局扫黑除恶专业队民警孙庆伟说。
办案民警侦查发现,以瞿某某为首的这个犯罪集团,打着众合金融公司、共和电子商务公司的旗号对外放贷,自2017年12月份到今年5月份,短短半年的时间,前来借贷人数就达四五十人。一旦有人上钩,他们就会变着花的,以各种理由收取借款人的费用。“你像有服务费,点费,平台管理费,GPS安装费,不拆除GPS费,违约金保证金,名目特别多。像报案的受害人说到的,他是借款1万元,减去中介费,实际到手是5500元。”济宁市金乡县公安局扫黑除恶专业队民警高爱兵介绍说。
专案组民警告诉记者,这以瞿某某为首的这个犯罪集团,最大的特点就是狡猾,反侦查意识也很强。“他把钱打给受害人的时候,全部是银行转账,但是收取受害人收取钱的时候基本上是现金,签订合同就签订一份,不让外人拿走。还款了立马就把合同进行销毁,就是不留下什么痕迹。”济宁市金乡县公安局扫黑除恶专业队民警高爱兵说。
为了获取高额的违约金,瞿某某等人会编造各种奇葩理由,单方面认定借款人违约。“举个例子,说你的车辆,他们认为你出济宁地区了,没有告诉他们,那就是违约。你的车辆长时间的放置不动,他也认为你又抵押了另外一个公司去贷款了,他也认定你违约。如果这个车它是一辆有车贷的车,如果你这一个月偿还车贷了,没有给嫌疑人进行汇报,说我这个又还车贷了,这也是认定你违约。他们违约认定你违约的办法特别多,让你防不胜防。”济宁市金乡县公安局扫黑除恶专业队民警孙庆伟告诉记者。
当瞿某某认定借款人违约后,他们会通过前期安装在借款人车内的定位期和提前配置的备用钥匙,在受害人不知情的情况下把车辆开走,然后再电话通知借款人,要想赎车,就得缴纳违约金。“违约金有时候他们约定也比较高,10%到20%。10%是个什么情况?就是你今天违约了,按照你本金10%,这一天就是一千块钱,你要20%的话,那一天就是2000块钱,所以说违约金还是相当高的。以1万块钱为例,违约五天的情况下,那就要超过本金了。”济宁市金乡县公安局扫黑除恶专业队民警孙庆伟告诉记者。
如果借款人不能在约定时间内如期缴纳违约金,瞿某某等人就会采取暴力手段,软硬兼施,直到借款人还钱为止。“采取的手段,有硬暴力,硬暴力的主要是指非法拘禁。还有软暴力,就是滋扰、纠缠就骚扰你,上家里去找你的家人,让你生活受到影响,这就是所谓的软暴力。”济宁市金乡县公安局扫黑除恶专业队民警高爱兵说。
在摸清了这伙人的组织框架,掌握了他们的作息规律后,专案组民警决定在7月20号进行收网抓捕。“现在这个案件已经到了法院,一审已经审理完毕了。”济宁市金乡县公安局扫黑除恶专业队民警高爱兵说。
据了解,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金乡县对涉黑涉恶线索全面摸排深挖,依法重拳出击,截至12月9日,共立案43起,侦查终结19起,抓获131人,刑拘107人,逮捕60人,移诉120人,公诉至法院77人,判决4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