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改变中国贫困山区面貌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大头号村村民曹月英正在制作莜面。新华社记者 赵泽辉 摄
新华社呼和浩特2月15日电(记者赵泽辉、于嘉)正月十五,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大头号村寒风凛冽、呵气成冰,农民曹月英敞亮的家里却热气腾腾。她手握水壶,将滚烫的开水缓缓倒入盛着莜面的和面盆内,一边倒水,一边用竹筷搅动……
“中午全家聚餐,都要吃我做的莜面。”曹月英说,“莜面是用我们种的燕麦做成的,燕麦是我们脱贫后最稳定、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位于阴山北麓的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土地贫瘠,十年九旱,曾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
曹月英的丈夫郭维禄从小就跟父母和哥哥住在土坯房里。长大成人,娶妻生子……郭维禄的大半辈子在空间小、采光差、门窗走风漏气的土坯房里度过。
全家承包80亩耕地,可大部分是旱地,只能种植燕麦等耐旱作物。以往当地没有加工企业,燕麦都是小商贩来收购,价格被压得很低,有时还得自己开着拖拉机到处推销。年景最好时年收入近8000元,需养活郭维禄夫妇和他们的父母共4口人;若遇干旱减产、价低滞销,更是入不敷出。
“啥时候才能住进新房子、过上好日子?”郭维禄和妻子常感到惆怅。
2015年,中国脱贫攻坚战正式打响。郭维禄夫妇被精准识别为贫困户,享受易地搬迁等扶贫政策,他们的生活因此改变。
同年,武川县成立一家生产销售燕麦系列产品的大型企业。企业成立之初,就实行燕麦订单种植收购,且收购价高于市场价30%左右,订单农户户均增收2800元左右,对种植燕麦的农户来说恰如一场“及时雨”。
在易地扶贫搬迁中,夫妻二人收到政府补贴2万多元,他们又自行拿出一部分积蓄,盖起了近80平方米的砖瓦房,添置了家电,加上院子共有300多平方米的生活空间。
“企业的收购价比前些年小贩的收购价几乎翻了两番。”郭维禄说,他2018年开始与企业签订单,全家承包的耕地几乎都种了燕麦,年收入近1.5万元,当年就脱了贫。
2019年,武川县退出“国贫县”,全县6461户、12711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脱贫摘帽以来,武川县把特色产业发展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投资2.57亿元,实施87个项目,大力发展以马铃薯、燕麦为主的特色产业,累计覆盖农户9.6万人。
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盖志毅说,立足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以此带动脱贫户和生活相对困难群众持续增收,是帮助他们守住民生底线、端稳增收饭碗、提高生活质量的一项关键之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一步夯实基础。
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基础上,武川县一些地方还通过农机具服务,减轻农户负担。
武川县天力木图村以种植马铃薯为主。一进村口,就看到一些崭新的农机具放在村委会门前。天力木图村党支部副书记李君说,这是村里新采购的圆盘耙、犁等大型农机具。
李君说,天力木图村从去年起提供农机社会化服务,陆续投入290万元左右,购置大型农机具,满足农民翻地、播种、收割等环节的需要。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天力木图村村民赵三查看储存的马铃薯。新华社记者 赵泽辉 摄
天力木图村脱贫户赵三种了40亩马铃薯。“用上村里的大型农机具,杂草都没有了,收成很不错,服务价格也合适,给我们刚脱贫的农户帮了大忙。”他说,以前用小型拖拉机犁地,土翻不深,杂草生长,影响收成,而大型农机具价格昂贵,普通人置办不起。
目前,天力木图村近一半耕地用上了大型农机具,去年农机社会化服务给村民节省约40万元。
“农机社会化服务有利于规模化、集约化和机械化生产,降低了农户生产成本,为生活相对困难的群众解忧,也给全县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转型发展奠定了基础。”李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