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扶贫“小车间”稳住小康“大饭碗”
过去,这是一片贫瘠的土地,由于资源贫乏,自然灾害频发,地处甘肃临夏州东大门的广河县,被列为国家和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
如今,这是一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热土,因为东西部扶贫协作、因为开展产业扶贫而日新月异。
2019年10月17日,中国扶贫日,作为厦门火炬高新区与广河县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之一,厦门知名企业燕之屋的扶贫工厂在广河县举行了简单的开业仪式。这是燕之屋的一期扶贫工厂,目前员工13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20名,员工月平均工资3200元以上,工资水平在当地扶贫企业中居于前列。目前,燕之屋二期工程已启动建设,预计新增员工18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将占到80%。
“致富燕”飞到家门口
广河县98%的人口是少数民族,妇女大多受教育程度低,早婚早育,终日围着锅台转。
“由于交通不便,她们和外界很少接触,有外人来,赶紧跑到屋里,从门缝里看着我,有的甚至拿被子把自己罩住。”这是甘肃省一位领导到广河调研时的场景。封闭落后,家庭地位低,是广河县少数民族妇女的生活写照。
燕之屋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
这个来自厦门的知名燕窝企业,因为把车间设在移民安置点小区楼下,被当地居民亲切地称呼为家门口的工厂。
今年31岁的东乡族妇女马克麦是第一批入职的员工。丈夫在兰州打工,马克麦以前在家干农活、做家务。车间就在家门口,她报名进了工厂,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后,她很快上手。“现在我一个月工资有4000元。”对于这个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马克麦格外珍惜。
马克麦家中有4个孩子,最近她用挣来的钱,给自家房子装上了铝合金窗户,“这样娃娃们冬天就不会冻着了。”说这话时,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广河县当地劳力富余,而我们企业纯手工挑拣燕窝的制作工艺需要大量劳动力。”燕之屋广河扶贫工厂负责人蔡智兴介绍说,在火炬高新区的牵线搭桥下,燕之屋最终决定将扶贫工厂建在贫困户家门口,希望帮助更多当地女性走出家门,就近就业。
蔡智兴说,扶贫工厂办了快一年,最让他感慨的是这里员工们的变化。如今,扶贫车间每天都有人来应聘,车间的产量也由最初的每月30公斤(燕窝半成品加工),提高到现在的每月200~300公斤左右。今年,燕之屋扶贫工厂将进一步扩大规模,二期项目已动工建设,下个月即可投用,可再为广河县提供180个就业岗位。
“燕之屋到广河的目标是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占员工总人数的九成,车间员工按照排班计划上满3个月,就能达到脱贫的标准。”蔡智兴说,如今这个目标已经越来越近了。
扶贫也扶智
家门口的工厂火了,越来越多的村民慕名而来。他们大多是周边安置小区的贫困户。
当了大半辈子农民,46岁的马阿英社没有想到,从未进过学校的自己不仅能上班挣钱,还能识字、学文化。
马阿英社是广河县阿力麻土乡古城村人,自2019年10月入职以来,马阿英社每天雷打不动地准时上班——早晨6点起床,给家人做饭,7点20分从家里出发。她说:“虽然一开始不太习惯准点上下班的节奏,但想到能过上好日子,我就有了干劲!”
上有80多岁的公公,下有6个孩子,丈夫体弱多病,过去全家的生计就靠耕种五亩多田地和养十几头羊,日子过得紧巴巴。“工厂按劳取薪,鼓励多干多得,第一个月我的工资加补助有2500多元,现在多的时候有4000多元!”走出家门,自食其力的马阿英社成了家里的顶梁柱,老公也主动分担家务,接送她上下班。周围的村民十分羡慕,纷纷请她牵线。现在,马阿英社已介绍8名贫困村民到扶贫工厂上班。
燕之屋扶贫工厂还发挥厦门支教、支医等专业人才资源优势,在厂区内开设周末学堂,教授职工、社区居民识字、养生保健、职业技能培养等方面知识。“我想成为车间小组长,可是小组长得会认字。”马阿英社说,以前因为不识字,她连单独坐车都不敢,几次周末学堂学下来,她已经会写自己的名字了。
燕之屋董事长黄健说,扶贫,还要扶智与扶志。帮助少数民族贫困群众了解外面的世界,增强摆脱贫困的信心和勇气,才能稳固脱贫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