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浦2018暑期社会实践分享会传递公益温暖
西浦2018暑期社会实践分享会:传递“公益” 温暖
西浦2018暑期社会实践分享会:传递“公益” 温暖 西浦国际商学院 “埃塞克泰国29天支教”、“探究城中村的生产与改造”、“探究3.5mm耳机插孔被取代的趋势”、“庐山的红色内涵及其景区规划合理性”等170个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10月24日重新集结,在这个属于他们自己的舞台上尽情展示他们的才思和社会责任。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颁奖典礼较之往年,突出了“公益”这一主题,并邀请了西浦副校长钞秋玲教授(下图)、西浦国际商学院讲师Alex Mackrell、爱德基金会代表方蓉女士与同学们分享他们对公益的理解和心得。“参与慈善,是一种社会责任;同时,你们也能够学习到许多,你们有机会了解真实的社会,有机会学以致用、提升实践能力,有机会开阔眼界,认识更多朋友,有机会意识到自我的意义,延伸自我的价值。”钞校长对同学们说。她特别强调,慈善事业是一件播种希望和幸福的事业,“我特别期望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加盟到公益慈善事业中,用你们的智慧、知识、爱心、行动,为社会撑起一片爱的蓝天。”作为公益人,Alex(下图)和方蓉女士都传递了这样一个理念:公益不是一个人做很多,而是很多人做一点点。“许多同学在暑期社会实践中都选择了公益项目,这表明大家都对公益活动十分热心。”学生事务中心负责这一活动的郭东萍老师介绍说,“于是我们就决定以公益为主题,给同学们提供这样一个分享参与公益心得、开阔对公益和社会责任理解的机会。”除了公益主题外,许多同学们还选择利用暑假去实现自己脑海中的想法。来自电气与电子工程系大三的学生团队自己开发了一个人脸识别系统,并在现场演示了人脸识别的过程,观众由此了解到在人脸在被拍照之后经历了怎样的“识别”过程。这个初级的系统目前能录入和分析处理13个人的信息。完成这样一个系统,他们13人的团队用了两个月的时间,但从2017年9月团队就开始构思。项目负责人汪佳敏(上图右)介绍说:“我们一直对人脸识别系统感兴趣,作为大三学生要在两个月研发这样一个系统还是很困难的事情。”他们自学了包括比如主成分分析技术(PCA)、特征脸方法(Eigenface)、支持向量机(SVM)、欧氏距离等等几乎所有必要的知识。在实践中也遇到过不少难关,例如说,克服光照影响。“我们用了一整天不停地进行测试,还去向学长学姐请教,后来找到了直方图均衡化的算法去增强图像,将所有照片的亮度调整在一个范围内,才减小了误差。”汪佳敏回忆说。除系统研发外,团队还采访了学生、老师和学校保安对于校园安保的意见,“在系统成熟的基础上,大家普遍倾向使用人脸识别系统,这给我们的研究增加了不少信心。”他们的项目――“人工智能高速发展背景下苏州大学生对于人脸识别系统应用于智慧校园的接受度及该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以其优异的表现获得了此次暑期社会实践的一等奖。“经过这次社会实践,我们在团队合作、专业知识方面都很有收获。”汪佳敏表示,“尽管面临摄像头、资源库等方面的问题,但我们对人脸识别的研究兴趣也更大了,团队13人一致决定要把这个研究继续下去。”城市规划与设计系大二的陈裕如(下图)一边向大家展示着冬日里基础楼旁的腊梅、春风中理科楼旁夹道的早樱、秋阳下电气楼北侧香气沁人的桂花,一边指着屏幕上这些图片向观众提问:“大家知道西浦的校园里一共有多少种植物吗?你们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她所在的团队为西浦林林总总的植物制作了一本“西浦植物图鉴”。“我们总共收集了151种植物,并分别对每种植物进了行拍照、记录地点、查阅相关资料。”除了分类记录,他们还将与这些植物有关的文化典故发掘出来。“比如,在古代很多人家的院落中都会种植‘榉树’。因为‘榉’与‘举’同音,在古代被认为有‘应试中举’的美好寓意。”“这可能是为什么我们的图书馆附近种很多榉树(下图)的原因吧。”观众们对她诙谐的现场发挥报以笑声。总共有15人参与了这项有意思的工作,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是将内容翻译成英文。“我们也想把身边的植物和有关它们的美好故事分享给西浦的国际生。”感兴趣的同学点击这里“西浦植物图鉴”,阅读这本“你身边的植物”书。本次活动由西浦学生事务中心主办,西浦义工学院协办。(记者:寇博 苟洪景 摄影:王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