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资讯

西贝们的共享员工模式会成为停工企业的救星吗

John 0

西贝们的“共享员工”模式会成为停工企业的救星吗?

要说这次新型冠状病毒对哪些行业影响最大,相信餐饮业会是首当其冲的一个。西贝董事长贾国龙曾坦言倘若疫情在短时间内得不到有效控制,西贝账上的现金撑不过三个月。

近日,盒马官方发布一则《云海肴、青年餐厅员工将赴盒马“上班”》的“共享员工”的文章刷屏了朋友圈。贾国龙也在线上沙龙中透露了一个新消息:西贝1000名员工去盒马上班了。

图来源/盒马公众号

2月3日,盒马宣布联合知名餐饮企业北京心正意诚餐饮有限公司旗下品牌云海肴、新世纪青年饮食有限公司,合作解决现阶段餐饮行业待岗人员的收入问题,缓解餐饮企业成本压力,和商超生活消费行业人力不足的挑战。

云海肴、青年餐厅暂停营业期间,部分员工将经面试、培训、体检、确认劳务合同后,分别入驻盒马各地门店,参与打包、分拣、上架、餐饮等工作。为保证服务人员健康安全,所有员工需进行防护措施规范培训,并佩戴口罩、测量体温后,允许上岗。

截止2月6号,包括云海肴、青年餐厅、蜀大侠在内的21个餐饮企业,1200余人加入盒马临时用工队伍。员工都经过健康的排查、检疫,包括做好防疫、业务技能的培训后,才可上岗。

对此,盒马全国经营管理总经理胡秋根表示,盒马在春节保留了7成的运力,但随着疫情爆发,整体需求量激增,经过内部会讨论,希望联合餐饮同仁们,解决一下用工问题,这才有了现在的“共享员工”。

胡秋根说:盒马与餐企员工的合作,不是新型雇佣关系,而是临时的过渡措施。

盒马北京总经理李卫平表示:特殊时期,大家要共同面对,共同更好的服务民生需求。盒马将继续努力采取各种办法,保障生活物资平稳供应,同时保护员工的健康安全。目前生活消费品供应充足,但服务人力较为紧张,局部服务或有暂时无法达到平时水平的,请广大消费者谅解。

盘和林:“共享员工”创新企业用工模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

近日,“共享员工”概念走红,即新经济企业比如新零售、电商等平台型企业与受疫情影响暂无法开业的餐饮企业达成临时合作,“借用”其员工。据有关媒体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包括阿里、京东、苏宁、每日优鲜、联想等在内的企业发起了与传统企业“共享员工”计划。

“共享员工”,在劳动经济学中属于劳动资源流动管理的一个方面。理论上讲,劳动力需求是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消费者的需求和支付能力影响企业的生产供给,而生产供给的大小则决定了劳动力需求的大小。疫情期间,人们的出行受限,消费者对于传统餐饮企业需求减少,导致餐饮企业对于劳动力的需求降低,而人们的生活还需要蔬菜等必需品,对于经营蔬菜水果等的零售平台需求增加,从而导致零售平台型企业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增加。

在暂时劳动力过剩的传统餐饮业与暂时劳动力紧缺的新兴电商零售平台之间,激发了劳动共享,传统餐饮企业、电商零售平台和员工三方都解了燃眉之急。可以说,通过“共享员工”这一模式,让人力这一重要资源得以实现流动,有效提升了资源配置效率,也恢复了一定的社会产出水平。

那么,为什么之前我们没有想到“共享员工”这一模式呢?因产业变迁等原因造成的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为什么没有通过“共享员工”这一方式得到解决?实际上,一直有很强的资源流动壁垒阻碍着实现这种共享经济模式。我们抛开企业的转移用工意愿不说,单就客观条件来说,就很难实现。

此次之所以能实现“共享员工”,主要还是企业之间为解决特殊时期问题进行的一种合作,不过这也提供了探索未来建立“共享员工”平台的一种可能性。能否通过第三方服务商或者是互联网服务商打造一种员工共享平台,汇集企业和员工的信息和需求,线上达成大量用工协议,通过线上服务精简用工流程,让员工尽快上岗。

业界专家普遍认为,灵活用工将是未来中国人力资源供给的一个重大变化,如果能够借助数字经济的发展,解决资源壁垒,拉近了人力过剩企业和人力紧缺企业的距离,实现了供求双方的快速、精准匹配,促成员工转移各方面程序的快速执行,将能让劳动力资源得以更有效流动。

当然了,“共享员工”终究是一个新事物,资源的流动也绝不是完全自由的,只有施加适当的制度约束,才能保证资源流动的效率。一些效仿企业必须约定清楚各方的权利、义务与责任,尤其是管理制度、保障措施、法律风险与责任归属。对于未来“共享员工”平台的发展,有关部门可考虑出台“共享员工”相关规范,贴合行业变动进行更高效的监管,在保证员工合法权益的情况下提高效率。

“共享员工”,这种创新用工有啥经济考量?有啥法律风险?

一方缺人,一方人员富余,双方一拍即合还有一个背景,简而言之就是――省钱。

上海法学会劳动法研究会理事张佶告诉劳动报记者,如果餐饮行业难以为继而不得不合员工解除合同,参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三款情形,即劳动合同签订时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劳动合同无法继续履行。此时若双方无法就变更工作内容协商一致,用人单位可以在支付“N+1”的补偿后,解除劳动关系。显然,这是一个“双输”的局面。

即使不和员工解除合同,而是按停工停产时工资的支付,也有相应法律规定:即第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按原合同标准支付,之后可双方按提供的劳动进行协商,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

可见,“共享员工”的推出,至少帮助那些有员工、但开不了工的企业,可以渡过难关,否则支付员工工资或是解约补偿,都是一笔大到足以让企业现金流崩断到钱。而面对临时性需求增长,盒马、京东们如果采取一般意义上的扩招,人员成本也将是企业运行中一笔极大的开销。例如,盒马全国经营管理总经理胡秋根表示,盒马使用这些员工其实一定程度上是节约培训成本。

根据记者了解,目前在这批“共享员工”的薪资支付上,主要还是两种模式。一种是租借企业和“共享员工”签订临时合同。例如盒马和“共享员工”签订的合同都是短期的,但不低于7天。而另一种则是B2B,临时租用的企业付钱给提供 “共享员工”的企业,后者发放给员工。并且绝大多数租用的企业表示,都将支付给“共享员工”有竞争力的薪资。

需要劳动者提高职业认识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共享员工”对于一线职工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厨师学包装,服务员送快递……对于员工而言,需要短期转换角色,转学新的职业技能和操作技巧。好在只要肯学,新的用人单位都会提供一定的岗位培训,并在疫情下尽最大可能确保员工健康。

例如,盒马将对所有员工需进行防护措施规范培训。京东物流将对新加入的员工提供完善的业务操作、防护规范等岗前培训。家乐福将提供快速上岗岗位技能培训等。

“‘共享员工’有点像计划经济时代的‘劳务输出’或‘人事借调’。” 张佶表示,对于员工而言,其工作会有点类似“劳务派遣工”,受到“双重管理”――既要接受派出单位的劳动管理,也要实际上受派驻单位实际工作要求的管理。“需要劳动者提高职业认识,体谅疫情特殊性。”

对于此种“共享员工”是否会在疫情过去之后,成为一种成熟的人力资源模式。业内人士纷纷认为,跨行业的“共享员工”目前还看不出能否成为一种模式。

电视家复活版

全新电视家上线

电视家3.0官网下载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