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资讯

通胀狙击战是持久战涨价压力还将存一两年

autumn 0

通胀狙击战是持久战 涨价压力还将存一两年

通胀狙击战是持久战 涨价压力还将存一两年 更新时间:2010-12-13 7:33:50   11月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5.1%,再次刷新年内纪录,这也是自2008年7月上涨6.3%之后,中国28个月以来CPI创下的最高涨幅。国家统计局昨天公布经济数据显示,11月,CPI同比破“5”,环比上涨1.1%,其上涨主力就是食品价格上涨。此外,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1%,11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环比上涨1.4%。

>>释疑

降价政策见效为何CPI仍高企

食品涨价一成拉高CPI涨幅

“11月物价的涨幅确实出乎很多人意料。”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食品类价格是CPI走高的主力,11月全国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了11.7%,拉动CPI上涨3.8个百分点,“贡献”率是74%。

政府针对食品价格上涨采取了很多政策,为何仍为CPI上涨做出“突出贡献”?盛来运解释,“蔬菜价格在11月下旬政策出台后趋向明显下降,但由于中上旬价格涨幅较大,所以整个11月蔬菜价格同比涨幅仍达21.3%。再加上蔬菜以外的食品价格涨幅有所扩大,像水果、鸡蛋等,这些与季节有关的产品涨幅比较大。所以综合下来后,食品对CPI的‘贡献’率还是比较高的。”不过,从结构上看,蔬菜价格的显著下降,已经体现了物价调控的效果。“根据我们在50个城市的食品监测调查,11月下旬的一些蔬菜产品价格比11月中上旬下降了10%左右,其他一些产品价格从12月份以后逐渐趋稳。”

对于CPI的上涨,居住类价格涨幅较大也起了助推作用。盛来运介绍,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5.8%,拉动CPI上涨0.9个百分点。由于水、电还有入冬后取暖用煤价格的上涨,带动居住类价格在11月份涨幅扩大,对CPI“贡献”率达到18%,比上月扩大了1.5个百分点左右。

会否突破3%的全年调控目标

全年物价仍在调控目标范围

1月至11月累计,全国CPI同比涨幅已经达到3.2%,而年初确定的调控目标是3%左右。这是否意味着全年物价调控的目标已被突破?对于这一问题,盛来运在昨天的发布会上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强调,“我们原来预定的宏观调控目标是3%左右,而且是一个预期性的、指导性的目标,那么3%稍稍过一点应该也还在这个调控目标的范围之内。”

盛来运表示,12月有很多稳定物价的有利条件。最有利的条件是国务院16条措施的效果会不断显现。另外,翘尾因素在12月就没有了,这对拉低物价总水平也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盛来运同时表示,随着各地落实国务院16条,今后一个时期是可以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的。

未来一段时间CPI走势如何

预计12月CPI回落5%以内

国家发改委负责人指出,稳定价格各项政策措施发生作用也需一个过程。国发40号文件的16条措施,有些是中长期的,如扶持农业生产发展;有些可以马上见效,如免收鲜活农产品通行费,规范降低超市、集贸市场进场费、摊位费,以及加大国家政策性粮油投放力度等。近期的措施在12月20日前能全部落实到位,取得明显成效。中长期措施的落实还需一个过程,如建立社会保障救助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市场监管法规等。

他说,由于10月、11月份新涨价因素较多,对明年上半年,特别是一季度的滞后影响是较大的。

预计明年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仍将高位运行。12月,去年对今年的翘尾因素下降一个百分点。加上11月底以来,居民生活必需品粮、油、肉、菜价格趋稳或有所下降,初步预计,11月CPI涨幅是今年的高点,12月CPI涨幅会有所回落,可能回落到5%以内。

在两节前,政府将继续向市场投放政策性储备粮油,确保市场供应,地方政府储备一定数量的居民生活必需品,如越冬蔬菜,小包装成品粮、食用植物油等,做好应对恶劣气候情况下保障供应的预案。冬至前后,将向市场投放一部分政府储备猪肉,增加供应量,确保两节期间肉类、副食品的供应。

>>影响

不会出现恶性通胀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宏观经济室主任张晓晶认为,未来通胀压力将会持续较大,但是不会出现恶性通胀。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农产品价格会呈上涨态势。资源、土地、工资、利率等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是大势所趋,这也会推动物价上涨。但由于国内工业品整体供大于求、粮食连续丰收,加上货币政策正在进行调整,未来不会出现恶性通货膨胀。

CPI高企股市利空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认为,11月CPI高企,加大了加息的预期,对下周的股市来说,是利空的消息。

易宪容表示,央行采取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比加息力度要小,对市场的影响就会更小。迄今为止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股市没有太大的影响。“现在看来,负利率已经达到2.6%,央行加息的可能性又加大了。对股市来说,应该是利空的。”易宪容称。

加息会不会加大热钱涌入的风险?易宪容持否定态度。他认为,我国和欧美国家的利率不是一个概念,不能单纯的从利率数字上进行对比。

>>政策走向

从紧将是未来经济政策主旋律

无论官方还是市场都认为未来通胀压力不可小视,并且是中国经济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此,分析人士认为,决策层将加速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保持政策紧缩的主旋律。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认为,从控制通胀的角度来说,加息仍然是最为有效的政策手段,利率的上调会影响居民未来的现金流,特别是控制房地产市场投机,限制资产泡沫的形成。除了加息之外,中国央行手中还有另外一个价格工具,这就是汇率。人民币升值可以抑制输入型通胀,减缓国内经济面临的压力,并在较长时间内有利于中国的经济结构转型和调整。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11月份CPI和PPI均超市场预期,通胀压力增大,未来仍需继续加息,且年内加息要比明年更好。现在加息有利于表明央行防通胀的决心,可以缩短政策生效时间差,同时有利于未来出现的资产泡沫化风险。他预测明年加息可达5-6次之多,存款准备金率可能上调到23%的水平。

不过交行研究部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认为,央行会慎用加息手段,主要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调整准备金率等手段。从回收流动性的角度来看,存款准备金率更直接,而加息对控制物价的作用有限,还可能会影响企业的借贷成本,甚至导致海外热钱流入。

>>新闻观察

物价上涨压力还将存在一两年

CPI涨幅11月破“5”,全年CPI涨幅可能超过3.2%,超出全年通胀控制目标。

物价上涨,尤其是以食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给普通百姓生活带来了较大压力,也催生了囤货抗涨的“海囤族”和节省开支的“抠抠族”。

在此背景下,“通胀狙击战”全面打响。在各方“组合拳”威力之下,各地蔬菜食品价格已明显回落,尤其是前期游资参与炒作的大蒜、生姜等农产品价格明显下跌,“一元菜”又回到市场。

但从此轮物价上涨根源及长期走势分析,此番“通胀狙击战”将是一场“持久战”,低物价时代或许已经终结,物价上涨的压力在未来一到两年内还将存在。

应该看到,2010年的物价上涨,突破了天气异常、自然灾害、供应“大小年”等常规的因素,增加了不同于往年的涨价驱动,这才使得物价走势判断在短短几个月内发生了“逆转”。

正如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财政金融研究室主任张岸元所说:“长期的货币超发结合目前时间点上整个社会成本的全面上升,是引发当前物价快速上涨远超社会预期的主要原因。”

货币超发的问题已毋庸讳言。2009年以来我国货币信贷天量投放对整体物价水平必然产生滞后推升作用。此外,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和贸易顺差,加上欧美发达经济体纷纷预热第二轮定量宽松政策,“热钱”加速流入也将加大我国通胀压力。

12月3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宣布“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回归“稳健”,10日央行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均是对危机思维下货币超发的修正,以及对回收流动性、抑制通胀的高度关注。

而这轮物价上涨更关键的因素在于——各类社会成本特别是基础性劳动力成本上升,这在食品尤其是劳动密集型的蔬菜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商务部监测发现,11月上旬,全国36个大中城市18种主要蔬菜平均批发价格每公斤3.9元,比年初上涨了11.3%,比去年同期上涨了62.4%。

蔬菜“领涨”,生产经营成本的增加是主要原因。进入2010年,国内农用柴油、农用地膜和农药等农资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上涨,生产、流通环节人工成本更是明显增加。在农业从自给自足为主转向商品化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农业核算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促使“劳动力成本”概念的出现。过去农民不把自己干活时付出的劳动看作成本,但是打工后越来越认为自己的劳动是值钱的,因此播种、施肥、除虫、采摘等都要雇工,劳动力成本成为推动CPI持续走高的重要推手。

业内专家认为,由于长期以来务农收益远远低于务工收益,导致资本和劳动力持续向工业单向流动,这一失衡必然导致农产品供应减少、价格上涨。此轮物价上涨,只是工农产品比价的合理回归。

因此,通过政策以及临时的价格干预,在短期内能有效遏制物价快速上涨,但农产品价格上涨的长期支撑仍较强。为防止价格干预导致供应减少、反过来推高物价的情况出现,我国亟须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粮食蔬菜规划,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千方百计增加农产品供给。与此同时,通过发放价格临时补贴、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等措施,确保低收入群体生活。

相关文章:

专家称央行近期将出台加息政策兰州天然气供热价格上涨30%未经听证只开座谈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核心议题将涉及遏通胀CPI涨幅创28个月以来新高年内是否加息仍存分歧11月CPI破五三大关键词详解当前价格形式发改委官员详解近期价格形式不需行政手段干预物价11月CPI仍创新高破“五”之后会如何11月CPI破五创28个月新高加息警报尚未解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起步年”一月内三次上调存准率加息警报未除

保险知识

男科

问答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