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压力陡增三招应对美元泄洪
通胀压力陡增“三招”应对美元泄洪
通胀压力陡增“三招”应对美元泄洪 更新时间:2010-12-18 7:53:29 美国第三轮量化宽松已经从猜想正在演变成现实,而这样的现实不仅使世界经济复苏的前景变得愈发遥远,而且对新兴经济体的伤害越来越深。对中国而言,美元泄洪不仅使中国资产受损,而且使中国输入性通胀压力陡增。中国目前外汇储备达到2.5万亿美元以上,是世界第一储备大国,加之持有大量美元资产,美元泄洪对中国冲击最大。
由于美元是定价和储备货币,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推出事实上已经推高全球大宗商品的价格,而且流入新兴经济体的热钱正在加剧。这势必给中国等新兴市场带来输入性通胀,同时也会推高资产价格。尽管目前中国的通胀压力主要来自国内,但是中国受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不能排除未来外部因素成为国内通胀的一个主要原因。不管是从资本的流入,造成国内通胀的影响;还是全球大宗产品价格的上涨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随着美元泄洪,未来来自这两个方面的压力均在增加。简而言之,中国输入性通胀压力陡增。正如业内专家指出,美联储宣布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很大程度上会引发资本流向新兴市场国家,中国面临的资产价格压力很大。当前物价水平上涨的压力不容忽视,年底物价可能超出年初预期,实际通胀也可能有所上升,明年通胀形势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面对可能出现的输入性通胀,我们不能坐等观望,更不能期望美国的“觉悟”,而是应该积极应对。
首先,应该着眼于国内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既要抑制资产增长的泡沫,又不能牺牲经济增长。所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积极财政和稳健货币的调控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其实包含两部分内容,一个是信贷政策,一个狭义的货币政策。这就是说,在经济复苏的过程中,中国的货币政策必须更加趋于稳健、合理。
其次,应尽可能处理好自己的对外经济政策,去努力构筑防范外部冲击的“防火墙”。长远来看,将人民币变成亚洲区甚至国际储备货币是一个方向,也是防止输入性通货膨胀的根本解决之道。在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下,人民币国际化应适当加快步伐。短期来看,保持人民币缓慢的升值以及资本项目人民币兑换的管制是必要条件。人民币适度升值有利于中国对抗可能出现的“全球性滞胀”。对于中国而言,可以减轻输入性通胀的压力。
最后,应对输入性通胀压力还必须大力发展资本证券市场,筑好“池子”,疏导国际热钱。央行行长周小川此前表示,针对入境“热钱”,中国可采取总量对冲的措施。也就是说,短期投机性资金如果流入,通过这一措施把它放进“池子”里,而不会任之泛滥到整个中国实体经济中去。等它需撤退时,将其从“池子”里放出,让它走。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资本异常流动对中国经济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