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严重短缺高校拥抱人工智能专业
作者:刘润 栾相科来源:中国经济导报字数:3248
图为北京邮电大学的学生团队正在参加机器人大赛。资料图片中国经济导报见习记者|刘润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栾相科
6月28日,清华大学正式成立了人工智能研究院。清华大学校长邱勇表示,清华人工智能研究院将积极推进大跨度的学科交叉融合,推进大范围的技术与产业融合、学校与企业融合。
事实上,清华大学并不是国内第一家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的高校,眼下,全国高校正在开启一轮设立人工智能学科的热潮。2017年9月,中国科学院大学成立“人工智能技术学院”;同年11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成立;2018年5月,天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正式揭牌;同月,复旦大学与谷歌宣布成立复旦大学-谷歌科技创新实验室。此外,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邮电大学、湖南工业大学等纷纷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
“当前,全球范围内正在掀起人工智能技术革命的热潮,无论是基础研究、技术研发还是社会治理等方面,都需要大量人工智能的人才。建立人工智能学院主要是应对国家在人工智能人才方面的巨大缺口,满足创新型国家建设以及天津乃至全国智能产业发展对人工智能人才的迫切需求。”天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胡清华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说。
而就在高校兴起这轮热潮的同时,今年4月,教育部也正式印发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了高校人工智能专业未来的发展目标,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专业的发展。
人工智能的爆发式增长
2017年被誉为人工智能发展元年,诞生近50多年的人工智能终于迎来了井喷式的发展。alphago的出现,使人工智能再次被大众所熟知。
当提及何为人工智能时,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部主任焦李成这样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人工智能是让机器拥有类似人类认知能力的科学技术。”为了更好地理解,他举例道:“在2017年的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生的参赛项目‘随心渐动-渐冻人智能轮椅辅助系统’夺得了亚军,这套系统便是融合了眼动追踪算法、目标跟踪算法以及多种图像处理技术,使得只使用眼球就能控制轮椅的行走――眨一眨眼即可立即启动轮椅,向左看轮椅即向左走,向右看轮椅即向右走,这样一台轮椅就能够有效地解决渐冻人的自由出行问题。这就是一个非常具体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场景,人工智能是普适的技术,它可以提升各个产业、行业、专业的能力和潜力,也是未来提升人类生活品质最关键的技术之一。”
焦李成同时认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上,我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2017年,《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出台,意味着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有了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党的十九大报告又将人工智能作为一项发展内容明确提出,人工智能已经上升至我国的国家战略层面。”焦李成表示,从2017年起,我国人工智能政策的重点已从人工智能技术转向了技术和产业的融合。
焦李成在采访中说:“人脸检测、识别,图像识别,机器翻译,语音识别与合成等相对成熟的技术今后应高度交叉、深度融合,共同应用于某一领域,实现多技术协同的类人智能应用;计算智能和决策智能层面的技术还有待更为深入的研究,其中决策智能层面的技术发展还处于相对初级的阶段,例如无人驾驶汽车、类人机器人等,但这一层面今后的应用完全能够为人类带来社会生活的彻底革新。”
《行动计划》有助缓解人才不足问题
《2017全球人工智能人才白皮书》显示,截止到2017年10月,中国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缺口已经达到了百万级。2017年前10个月内,ai人才需求量已达2016年的近两倍,2015年的5.3倍,人才需求年复合增长率超200%,国内ai领域人才供应量少,人才严重短缺。
在这样的背景下,《行动计划》的印发,无疑能够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研发创新向更高一级发展。
《行动计划》指出,高等学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机遇,要进一步强化基础研究、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突破,不断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经济发展培育新动能。
同时,《行动计划》还对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学科未来发展做出规划:到2020年,基本完成适应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优化布局,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优势进一步提升,并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到2025年,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取得一批具有国际重要影响的原创成果,部分理论研究、创新技术与应用示范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有效支撑我国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和智能社会建设;到2030年,高校成为建设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核心力量和引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才高地,为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例,焦李成介绍说,其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于2004年获批,正是在国家和教育部对人工智能的重视下,2017年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立足实际,高屋建瓴,对高校发展人工智能提出了要求,布置了任务,确立了政策措施,对引导高校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进一步提升高校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服务国家需求的能力极具指导意义。此外,该行动方案也提出了一些重点的研究方向,并将布局人工智能的科研平台和基地。无疑,这些措施将会有力推动人工智能的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他对《行动计划》做出了这样的评价。
高校人工智能专业仍面临挑战
人工智能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涵盖的领域非常广。如浙江大学将智能教育、智能法学、智能金融、智能农学、智能医学和智能文学等纳入人工智能方向的必修课程,除此之外还特别设置了综合必修类课程人工智能伦理学。对于一项以计算机科学为基础,涵盖心理学、哲学和语言学等不同领域的专业,高校在进行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时面临着一定的障碍。
胡清华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人工智能被称为一项“使能”技术,除了其自身的基础研究问题外,更重要的是与其他专业相结合,推动相关专业的升级换代,由此显现出智能技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威力。因此,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和基础研究都需要注重交叉学科特色。然而目前,由于受学分限制,人工智能专业也没法开设大量的跨专业课程。
实际上,尽管有《行动计划》的加持,高校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还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胡清华详细分析说:“首先,目前高水平人工智能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往往需要大规模的语料数据和高性能的计算平台,然而大部分高校并不具备这方面的基本条件,反而是一些大数据企业具备这方面的条件,这也促使一部分人工智能研究人才从高校流向企业,从积极的角度看这促进了基础研究成果的快速转化,但从消极的角度看也导致了高校人才培养和创新力量的流失。其次,国内部分高校的学术评价机制老旧,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普遍采用一套指标统一评价新兴的人工智能和传统的机械、材料、化工等领域的科研人员,为了应对绩效考核和职称评定,部分学者不得不将一些重要成果发表在一些并不被同行关注的期刊上,主动退出了国际学术的主战场,这其实严重影响了国内在人工智能的创新力和影响力。最后,当前部分高校绩效考核和学术评价体系鼓励学生和教师发表大量低水平的论文,这显然不利于原创性成果的出现。”
对此,胡清华建议各高校应该加强校企合作,一方面改善高校科研人员的基本研究条件,另一方面也要积极促进基础研究成果的快速转化。“此外,要突破传统的教学和科研管理模型,建立起一整套适合于人工智能学科的学术评价机制,鼓励师生坚持不懈开展原创性成果的研究。”他最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