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资讯

顶级券商力荐最具爆发力6大牛股0【推荐】

Adam 0

顶级券商力荐最具爆发力6大牛股

顶级券商力荐最具爆发力6大牛股 更新时间:2010-4-14 12:13:21   锦江股份:年报业绩低于预期期待重组后新气象

2009年年报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83亿元,同比下降1.4%;营业利润为3.29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2.81亿元,增长2.9%,每股收益为0.4658元,低于我们的预期。上海入境市场复苏及前世博效应低于预期导致星级酒店经营未能实现有效反弹是业绩低于预期的主要原因。  其中酒店营运收入为4.04亿元,同比下降19.02%,酒店管理业务收入为7630.31万元,下降14.5%,食品及餐饮业务收入1.9亿元,增长287.5%。物品供应收入9121万元,下降34.82%。  酒店营运及管理业务毛利率出现小幅下调,分别为81.9%和95.22%;食品及餐饮业务和物品供应业务毛利率上升,依次为52.24%和5.16%。  入境游低迷,星级酒店市场疲软  受金融危机及甲型H1N1甲型H1N1流感影响,2009年上半年上海市入境旅游市场持续萎靡,虽然下半年情况出现恢复,但是酒店行业整体景气度较弱。上海市星级酒店全年平均客房出租率为50.17%,比上年同期减少5.27个百分点;全年平均房价比上年同期下降14.5%。  从单店的贡献收入看,肯德基单店贡献收入从08年的915万元下降至849万元。新亚大家乐也下调至296.8万元。吉野家和锦江同乐分别从273万元、841万元上升为364万元及917万元。  投资收益助力明显  09年,公司实现投资收益29,357万,较上年同期17,909万,上升了64%。报告期内公司转让了上海肯德基7%的股权,确认收益6293.16万元;转让中亚饭店45%的股权,确认投资收益6947.61万元。  公司业务结构调整,清晰的定位明确新增长  2009年10月23日,2009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重大资产置换及购买暨关联交易方案的议案》,计划通过与锦江酒店的资产置换,理清各自的业务定位。重组后公司的主营业务为经济型酒店以及餐饮投资业务。  近几年来,餐饮行业经营情况持续增长。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2009年度餐饮业发展报告显示:2009年国内餐饮业零售额约为1.8万亿元,同比增长16.8%。目前,国内每月餐饮业零售额超过1300亿元,增长率稳定在14.4%~21.6%,预计2010年餐饮业营业额有望达到2万亿元。面对金融危机以及各种自然灾害带来的选择性消费行业景气度的下降,09年餐饮消费市场显示出相对的需求刚性。我们认为随着整体消费市场的回暖,餐饮行业将会迎来新的增长,餐饮业务也将成为公司发展的一大驱动力。  09年下半年以来,上海地区的入境旅游市场复苏。2010年1月份全市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继续上升至54万人次,同比增长30.4%;接待入境过夜旅游者人数达到43.9万人次,同比增长25.7%。  在入境市场复苏的拉动下,上海星级酒店市场也出现回暖。1月份上海市星级酒店的客房出租率达到51.82%,超过上海市星级酒店客房出租率2009年度平均水平,平均房价同比增长0.67%。其中高星级酒店出租率的回升显著。由于公司的资产重组事项尚未收到证监会的正式核准文件,公司第一季度的业绩依然包括各酒店营运收入。年报中称,2010年1月份公司各酒店客房出租率约60.64%,同比上升14.66个百分点;平均房价同比上升3.03%。这将有助于公司2010年第一季度主营业务收入的回升。  2010年,随着全球经济企稳、各大商务活动的重启,以及世博会召开所带来的区域机会,我们认为上海入境游市场将出现大幅的增长。不仅推动酒店营运收入的提升,同时相关的餐饮业务也将受到连带效应的推动。  下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由于公司的资产置换项目已经获得批准,我们调整公司2010~2012年每股收益预测至0.62元、0.58元和0.749元。对应的市盈率为47倍、51倍和39倍,处于旅游业上市公司的平均估值水平。  我们认为,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和经济回暖将给公司主业带来强劲的盈利增长机会,而2011年以后,经济型酒店整体的经营、管理将进入成熟期,支撑公司业绩实现长期稳定增长。基于以上分析,我们维持公司的买入评级。  达安基因:核酸血筛和临检业务有望突破

近期,我们对达安基因进行了实地调研,首次给予公司增持的投资评级。  立足于核酸诊断试剂,实现产业链延伸。  核酸诊断试剂是公司的主要产品,占营业收入的50%左右,市场份额在60%。公司具备荧光探针和核心酶体系自给的核心竞争优势,且HPV、EB荧光PCR诊断试剂盒等新产品增长迅速,市场龙头地位基本巩固。  公司的经营策略是在保持核酸诊断试剂龙头地位的基础上,致力于整个诊断试剂产业链的延伸,目前已拥有PCR、TRF、免疫、TCT、仪器和生化6条生产线,并涉足临床检验、食品安全检验等下游应用领域,初步实现了诊断领域的上下游一体化,协同作用明显。公司已将不同产品线的销售整合到统一的营销体系,销售费用率有望随着产业链的延伸而稳步下降。  TRF和LBP/TCT产品线是公司2010年主推产品,有望成为亮点。  TRF是新一代免疫诊断试剂,是当前诊断试剂中增长最快的一类产品。公司的TRF产品线主要针对快速增长的产前筛查和新产儿筛查市场,前期市场培育已基本成熟,2009年销售1547万,2010年作为公司主推产品销售额有望翻番。  LBP/TCT主要用于宫颈癌筛查,是宫颈癌早期筛查德最佳方法。我们看好液基细胞学方法对传统巴氏涂片法的替代作用,且合资方安必平运作LBP/TCT产品已有一定市场积累,预计2010年增速在50%以上。  血筛市场启动,公司受益或超预期。  核酸血筛试点的市场并不大,关键还是在于核酸血筛市场的全面启动。  我们维持原有的判断,即核酸血筛在2011年开始全面推广,最迟2012年,而市场容量在5亿元左右。  从产品储备来看,目前公司申报了单联和双联的核酸血筛产品,竞争对手主要有科华、罗氏和浩元三家。可能是出于多联产品检测精度的考虑,卫生部要求同时申报单联和多联产品,由于试点更多地追求检测效果,我们预计单联产品或批地概率反而要大于多联产品。  从终端来看,血站出于价格博弈的考虑,通常会选择使用两家以上的检测试剂。而且由于血站市场比较集中,客户关系易于开拓,如科华在血站的渠道优势并不明显,四家企业都有机会。因此尽管此前与血站缺乏合作关系,但血筛市场启动后达安基因的市场份额不会少,保守估计销售1亿左右,受益或超预期。  临检业务将步入正轨。  2009年,广州临检中心是唯一盈利的,但由于承担其他中心的人员培训,利润率并不高;而初始投资7000万元新建的上海中心受累于固定资产摊销,连续三年亏损。公司临检业务整体仍表现为微亏。  目前,公司新建临检中心已汲取了上海临检中心亏损的经验教训,采取广州临检中心的租赁模式,从而减少初期投资,以便在较短时间内收回成本。按照广州临检中心的租赁模式,我们认为临检中心的扩张不同于制造业的扩产,具有市场培育期较长的特点,大致是三年盈利模式,即第一年亏损、第二年收支平衡、第三年盈利的进程,但具体还要看当地的市场。  我们预计今年成都和六安的临检中心将实现盈利,而上海临检中心能保本就不错了。考虑到今年公司临检业务处于扩张期,有合肥、南昌和南宁三家新开业,将拖累整个临检业务的利润额。总体而言,2010年临检业务将首次实现盈利,但利润空间并不大。  按照公司的规划,未来每年新建的临检中心将控制在两家。随着新建临检中心逐步进入盈利周期以及品牌效应的逐渐积累,公司临检业务将步入正轨:未来营业收入将保持30-40%的高速增长,但利润率会因为固定成本和费用所占比例的下降而稳步提升,净利润将呈现加速增长,其中在2012年有望迎来业绩的爆发期。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  不考虑核酸血筛市场的收益,我们预测达安基因2010-2012年EPS分别为0.28元、0.38元和0.53元。公司是A股市场为数不多的真正研发型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维持在8%左右,在追求技术领先的诊断试剂行业中极具成长性,且未来存在核酸血筛业务和临检业务爆发式增长的预期。当前股价对应的2010年市盈率为54.67倍,已经部分反映了未来的预期,故我们首次给予达安基因增持的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为16.61元。我们认为,从长期来看,该股仍具备投资价值,短期建议持续关注,寻找逢低介入的契机。  风险提示:新产品推广风险;血筛市场启动延缓;临检业务市场开拓慢于预期。  浙江龙盛:打造一体化染料帝国实现全球影响力

发达国家尽管其凭借技术优势和全球的营销渠道和服务网络,占据全球终端零售市场,但迫于人力成本、环保压力和来自发展中国家成本和制造能力的压力,经营压力越来越大;而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企业,凭借强大的制造优势,已经逐渐占据了染料中间体、原料和中端产品市场。此次昔日的全球头号染料企业德司达破产清算,说明染料行业未来逐渐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已是大势所趋。而08年的金融危机,只是使这一趋势加速,龙盛则借此契机,参与收购dystar资产,将其强大的制造和成本优势,与dystar的技术、全球营销和服务渠道相结合,有望成为此次全球染料行业洗牌的最大受益者,公司染料业务将迎来又一个春天。  不考虑此次收购dystar资产对龙盛的影响,未来两年内公司依托横向和纵向延伸,未来两年业绩增长也较确定。横向来看,公司围绕染料主业展开,凭借其市场垄断、技术和成本优势、定价权优势和资本实力,扩大各主营业务产能,继续扩大其市场份额。纵向来看,公司布局长远,为牢固基础,向上游中间体间苯二胺、间苯二酚、对苯二胺等项目,以及联碱、合成氨等无机化工领域延伸。预计未来两年内,公司未来染料、中间体、减水剂等主营产品均能够保持25%以上的增长速度。此外,公司凭借染料业务充沛的现金流和历史表现出色的投资业务,涉足地产、实业、PE投资已成功上市)、财务投资,也将为公司业绩增色不少。初步预计公司2010年税前投资收益在2亿元以上。  不考虑此次收购dystar资产对龙盛的影响,预计公司10-12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83元、0.93元和1.09元。如果考虑到此次可转债全部行权,总股本增厚的影响,摊薄后每股收益为0.75,0.84和0.99元,其中主营业务每股收益分别为0.63,0.78和0.93元。公司历史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30%以上,未来三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9%,给予10年主营业务25倍市盈率,对应10年合理价格在16元左右,维持中长期推荐的投资评级。  新华制药:业绩高于预期制剂带动公司盈利水平

公司全年保持稳定增长,业绩略高预期。公司全年实现销售收入为人民币23.22亿元,较2008年度增长10.73%;从单季度来看,公司第四季度净利润快速攀升,达到40.47百万元,明显高于前三季度,其一方面为公司产品毛利率大幅提高所致,同时还有部分税费返还。09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02亿元,较2008年度增长201.02%,实现每股收益人民币0.22元,去年同期为0.07元。  收益全球油价低位,公司全年毛利率上升显著。09年公司毛利率为19.14%,比去年上升5.18个百分点,达到近五年公司毛利率的最高值。其主要原因一方面公司大力降低采购成本,稳定主要产品价格所致;另一方面公司积极开拓市场,不断提高制剂销售比重,使产品结构更趋合理化。  公司战略以培育重点品种为重点,积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公司目前以总厂区搬迁为契机,通过搬迁优化结构,实现产品升级。突出医药化工中间体配套及循环利用,重点布局寿光园区建设项目。发展方向以突出重点品种为重点。做大做强现有原料药优势品种,加大具有发展潜力原料药品种市场开发力度,仿创结合,加大小品种特色原料药研发力度。以培育单个制剂产品销售额过亿元为目标,实现制剂销售额占工业销售比重不断升级。  公司面临国外原料药市场复苏机遇,具备积极投资价值。预计2010年--2012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29元、0.33元和0.35元,对应的动态PE分别为31.94倍、28.10倍和26.37倍,我们认为公司2010年面临产业复苏的大好机遇,维持公司谨慎推荐的投资评级。  博瑞传播:主营业务快速增长业绩符合预期

2010年1-3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5亿元,同比增长35.53%;营业利润9,825万元,同比增长47.25%;净利润7,065万元,同比增长23.76%;摊薄每股收益0.19元。  主营业务快速增长,费用控制得力。收入大幅增长系1)商业印刷业务技改投产后推动印刷业务收入保持较快增长;2)2009年下半年收购的成都梦工厂纳入合并报表所致。受益于毛利率较高的网游业务收入占比提升,公司综合毛利率同比提高4.51个百分点至55.06%。公司费用控制得力,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1.04个百分点至11.78%,其中营业费用同比下降0.48个百分点至3%,管理费用同比下降0.43个百分点至8.92%,财务费用同比下降0.13个百分点至-0.15%,净利润增速低于收入增速系1)上年同期公司受益于所持交易性金融资产市值上升,实现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102万元,而今年同期为-40万元;2)报告期内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1.69%,所得税同比增长432%至2130万元,主要系去年同期取得西部大开发15%的税收优惠,今年尚在办理过程中。  创意成都项目稳步推进。报告期末公司在建工程1.27亿元,较年初增长46.65%主要系公司创意成都项目已进入主体施工阶段,工程投入增加所致。创意成都预计投资总额3.95亿元,建成后将成为以聚集文化传媒创意企业和资源为目标的多功能商务中心,发挥文化产业聚集及产业项目孵化功能。项目预计将于2011年开始销售及租赁,为公司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点。  加速新媒体业务拓展力度。1)公司印刷、广告、发行等3大传统业务有望保持10%-15%左右的平稳增长,为新媒体并购、拓展新业务提供稳定的现金流;2)成都梦工厂有望保持30%以上的快速增长,同时公司将通过收购、参股网游公司等方式,进一步延伸网游的产品线,提升竞争实力,网游业务有望保持40%以上的快速增长,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推动力;3)公司在北京、上海设立了创投平台,积极挖掘和培育新媒体项目,通过拓展新媒体业务领域、投资拟上市公司,提升公司发展潜力及盈利能力。  预计公司2010-2012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92元、1.15元和1.41元,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34倍、28倍和23倍,公司估值处于行业低端,业绩增长明确,维持增持评级。  中兴通讯:未来六个月目标价位52.5元

公司公布2009年年报,营业收入增长36.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48.06%;基本符合我们之前预期。公司09年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3元,并且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为每10股转增5股。  09年国内市场实现营业收入304.04亿元,同比增长74.07%。公司把握了国内三大运营商3G网络建设的机会,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大幅度提高。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公司国际业务09年占比达到49.56%,同比增长11.34%  09年整体毛利率为32.6%,与去年同期下降0.82个百分点。公司的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为25.54%,比上年略微降低0.2个百分点。其中研发费用率从上年的9%提高到9.6%。公司作为技术型企业,在研发上的投入可以加强公司的长期竞争优势。此外得益于2.07亿元的汇兑收益,使得09年财务费用同比减少40%。  2010年公司将强化3G优势地位,同时发展运营商重点投资产品,国内收入仍有望保持10-20%的增长。海外市场在09年2季度开始复苏,09年下半年海外收入同比增长20%,随着非洲区域投资复苏、欧美区域布局收获、亚太区域3G迁移等因素的带动,复苏与突破将贯穿投资主线,公司海外业务将迎来快速发展机遇。  我们预测公司10-12年EPS分别为1.75元、2.22元、2.85元,给予10年30倍市盈率,未来六个月目标价位52.5元,维持增持评级。

纪梵希衣服

亚历山大mcqueen

hereu官网

monclert恤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