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大涨是怎样炼成的
“股市大涨”是怎样炼成的
“股市大涨”是怎样炼成的 更新时间:2010-9-4 7:05:24 一个头条新闻是怎样炼成的?有一个诀窍叫做“一锅端”。一条“股市大涨”的头条新闻,也往往是这样“一锅端”出来的。
一个单独事件一般难以引起大家兴趣,因此在没有独家新闻、没有调查报道的日子里,把各种食材凑合着入锅一炖,也别有一番风味。就好像9月2日本周四一早的大新闻――“中美PMI指数加速,推动全球股市大涨”一样,元素很多,既有经济指标、宏观分析,还有市场反应、专家评论,更重要的是中美“联动”,大家就像商量好了,一个每月初定时公布的似乎可以预测经济下一步走向的所谓先行指标PMI都出乎人意料地转好了。
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是一个基于几个单项指标的综合指数,比如新订单0.3、产出0.25、就业人数0.2、供货商供货时间0.15、采购库存0.1,按照这种权重再算出一个整体效果,只要超过50就意味着制造业扩张。
按照最新数据,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的PMI从7月的55.5升到了8月的56.3,是整个8月里美国唯一有亮色的指标;而新科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PMI则从51.2升到了51.7,扭转了颓势,让人看到“软着陆”的希望。于是,“头条新闻”会报道说:正是在这种乐观预期的指引下,美国股市在当天大涨,欧洲股市也跟着涨,A股当然也不能不涨。
这就是一则头条新闻的诞生过程,但我不得不告诉大家,凡乱炖的菜一般都不是好菜,好菜、精品菜,厨子肯定是不屑于乱炖的。一个孤立月份的PMI数据还不能说明问题,需要其他数据印证以及时间检验,一天的股市大涨更不一定是因为PMI带来的美好预期。
再回头看看股市的反应,9月1日当天道琼斯指数收盘10269点,涨254点,涨幅也居然刚好是2.54%,可是要知道,道指从8月11日大跌265点开始一路下来,最近已经连续六个交易日穿越10000点关口,在这个位置有强烈的反弹愿望,随便找个借口就能上去个几百点,涨个一两天;A股也不例外,在9月1日PMI数据出炉时,上证指数险些跌破2600点,眼看着还要继续破位的当口,第二天9月2日才好歹是涨了32点,脱离了“降级区”,可是7月28日以来,上证指数连续27个交易日在2600-2700点之间震荡,这种局面目前一点都没改变。
一条乱炖出来的新闻,只能让大家看个热闹,它会注意到几件事在时间上的共同点,但不会告诉我们,实际上大部分时间里市场走势和基本面无关,当然也和什么PMI没有关系。而把中国和美国的PMI放在一起,也不能让人清楚地认识到,同样是PMI,对于中美两国的意义完全不一样。
在美国,一个漂亮PMI的得来需要刺激,大刺激,恨不得一下子就能起奇效;在中国,一个企稳的PMI的到来被称为软着陆,企稳需要的是小刺激,是货币政策实际偏紧时积极财政的延续性。简单说,就是不一样的病情要用不一样的药量,一个要速救,一个是温补。
在新闻表面之下,美国经济现在到底是怎么样一种情况?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的描述很形象,叫做“半衰退”。和直截了当的“二次探底”不同,“半衰退”是“一种贫血无力的复苏,经济时而大涨,时而大跌”,“如果没有外部刺激,从经济谷底复苏的过程会很慢、不稳定、疲弱,而且很容易再次跌回去。”因此,就像道琼斯指数在10000点上下拉锯一样,美国的PMI同样会在今后出现反复。
作为金融危机的发源地和受灾最严重的地区,2009年美国依靠的就是财政刺激,根据经济学家布林德和赞迪最近的一项研究,2009-2010年美国采取的刺激政策避免了“大萧条”,仅靠财政支出就让美国当期GDP高出3.4%。现在呢?有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只是证明了财政刺激还没有到撤出的时候,还需要整固。
奥巴马明白这一点,在整个欧洲都在“撤退”的时候他没有承诺退出。而且就在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因为货币政策有可能失效而一筹莫展的时候,奥巴马在周一宣布,他的经济团队正在努力寻找刺激经济增长的新措施,希望既在短期内促进经济和就业增长,又在长期内加强经济的竞争优势。这些刺激可能是减税、向小企业提供融资以及推动可再生能源投资,也可能出一些新花样。
至于中国的PMI和财政刺激呢?中国是最好的原教旨凯恩斯主义的执行者。当然和美国不一样,就像上面说的,美国要加量,中国要一边减量一边观察,但是立即断药恐怕还为时尚早,8月份中国的汽车卖的又好了,不就得益于财政政策刺激的延续吗。
就像凯恩斯的传记作家、经济学家同时也是英国上议院议员斯基德尔斯基说的,“我们的经济仍然处于生死攸关的边缘,在这紧要关头收回刺激政策,将会置病人于死地。”
当然,无论你是不是同意财政刺激,现在倒是一个检验财政刺激药方的绝佳时机,因为同样是病人,病重的美国人还在吃药,欧洲人已经决定不吃药了,而亚健康的中国还在调养。到底该不该吃药,该吃多少药,理论应该怎样指导实践,我们走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