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品市场扩容加速.
衍生品市场扩容加速
期权扩容成2019年衍生品市场“迎新”亮点。
年内,证监会推出七个商品期权和三个金融期权品种,衍生品标的和数量扩容力度均空前。
实际上,随着我国金融开放步伐的加快,国际投资者不断增加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其对风险管理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能否提供丰富的对冲工具,是当前资本市场面临的更重要挑战。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12月23日,沪深300指数“三胞胎”期权产品齐上市,金融期权市场进入多标的运行新阶段,投资者风险管理工具得以进一步丰富。
期权市场扩容提速
2019年,衍生品市场新品种上市步伐显著加快。截至年底,中国衍生品市场上市品种达到78个,初步形成了商品金融、期货期权、场内场外、境内境外协同发展的局面。
其中,2019年12月23日,沪深300指数衍生出的三大期权新品种齐上市,足以载入国内期权市场史册。沪深300“期权三胞胎”包括上交所的沪深300ETF期权、深交所的沪深300ETF期权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的沪深300股指期权。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随着投资者的增多,未来沪深300指数系列期权成交量和持仓量都会越来越大,而沪深300股指期权更有机会成为现有期权产品中最活跃的交易品种。
“沪深300指数是市场主流指数之一,常作为许多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某期货资管公司衍生品部负责人向《中国经营报》记者分析道,此次沪深300期权产品的扩容,将会有助于提升存量和增量期权资管产品的规模。
多位业内人士受访时提及,随着金融期权陆续推出新品种,公募基金期权类投资产品或将进一步丰富,“权益+期权”“固收+期权”等公募“期权+”专户产品有望推出。
东方证券金融衍生品部副总经理张黎以黄金期权为例指出,“目前银行等金融机构发行的结构化理财,挂钩标的就包括黄金。由于黄金是老百姓比较熟悉的品种,且和权益、其他商品的相关性相对低一点,金融机构可以基于黄金做更多的结构化产品,实现相对较好的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衍生品扩容脚步不会停歇。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此前公开讲话中特别提到,“进一步加大品种供给,丰富衍生品工具体系”。
记者获悉,目前各交易所已将监管精神细化成上市新品种清单。期权产品方面,菜籽粕、动力煤、玻璃、原油等期权品种都在紧锣密鼓地筹备规划中。
外资对冲刚需
2019年以来,随着金融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国际资本参与中国资本市场的规模有所提高,但总体规模占比仍较小。
当前,外资持仓A股主要是通过QFII和沪/深港通。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9月底,QFII+RQFII持有A股的市值超过6000亿元,加上陆股通1.15万亿元的持股,外资持有A股市值已接近1.8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约3.3%,占流通市值约4%。
目前,沪伦通等国际化战略业务正逐步推进,MSCI和富时罗素公司提高了A股在新兴市场指数里的比例。中金所高级顾问沙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际指数公司未来进一步提升A股纳入比例的前提条件是,国际投资者能够参与交易境内或境外的A股指数期货等风险管理工具。”
据了解,外资对冲基金习惯于“持有股票多头+衍生品对冲”的模式。实际上,在沪深300指数相关的期权品种推出之前,市场上只有2015年推出的权益类期权――50ETF,难以满足专业投资者风险管理需求。
记者多方采访获悉,外资通过QFII投资A股,由于投资范围受限,不能通过境内期权进行对冲。目前市场上广泛使用的是新加坡交易所推出的富时中国A50股指期货合约,该指数包含中国A股市场上市值最大的50家公司,但该指数期货难以对冲市值前100以外股票的下行风险。
前述期货公司衍生品部负责人表示,沪深300指数覆盖全市场近六成市值,是A股市场最重要的核心宽基指数。作为首只跨市场的场内股票期权,沪深300ETF期权未来有望吸引更多境内外长期资金入市。
方星海在沪深300股指期权上市活动上指出,深化投资者参与,既要培育和发展国内的产业和机构投资者,也要吸引境外投资者广泛参与我国期货市场。
机制尚需完善
“金融衍生品市场国际化是大势所趋,但同时也需要逐步完善交易规则和监管体系,培育市场交易主体,然后再逐步对外开放。”上述证券公司总裁指出。
此前很长一段时间,资本市场对于股指期货、期权等衍生品工具,常常是“谈空色变”。
证监会前主席肖钢在2019年11月30日的期货大会上公开指出,衍生品市场是金融市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应该加强顶层设计,突破“衍生品市场是坏孩子”的观念束缚,加快制度供给和各项政策措施落地,充分发挥衍生品市场在抵御经济下行风险中的作用。
“衍生品的做空机制容易遭到部分人的误解。做空机制是证券市场的必要组成部分,股票市场上的买卖、衍生品市场上的多空是一一对应、相辅相成的。只有买卖多空的充分交易,才能产生真实合理的价格。”沙石指出,金融衍生品市场是对现货市场在风险管理和价格发现等方面重要的机制优化,也是市场波动中对现货市场流动性的重要补充。而流动性是市场的血液,是支撑市场机制正常运转和维系市场信心的生命线。干预、限制做空等措施不仅无助于缓解市场波动,而且容易使市场风险累积、投资者信心下降,甚至引发流动性危机和资本外逃等严重后果。
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内衍生品市场中,期权发展明显滞后于期货。2018年,我国期货市场成交量30.1亿手,仅占全球的17.6%,期权成交量占比更是仅为0.1%。而根据美国期货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18年全球场内衍生品成交量共301亿张合约,其中权益类衍生品成交量158亿张合约,占全球场内衍生品成交量的52%。
“当前,我国衍生品市场发展还具有不充分、不平衡、不完善的特点。”大连商品交易所李正强此前对记者表示,“不充分”体现在很多大宗商品领域还没有上市衍生品工具,“不平衡”体现在商品期权市场发展滞后于期货市场,衍生品市场呈现“自然人客户多,法人客户少;贸易商多,生产商少;境内客户参与多,境外客户参与少”的局面。
我国衍生品市场正处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时期,李正强认为,“争取未来3至5年在主要品种上实现‘一全两通’,即期货、期权和互换工具体系完整,期货与现货市场连通,境内与境外市场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