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靴子落地楼市冷热不均【最新】
调控靴子落地 楼市冷热不均
调控靴子落地 楼市冷热不均 更新时间:2010-10-11 6:40:25 楼市的快速回暖,最终引发了中央调控的加码。然而,“十一”黄金周期间,各地楼市对新政的反应冷热不均,再次表明当前房地产调控的艰巨性。 9月29日,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多个部委联合出拳,相继出台了涉及房地产市场土地环节、交易信贷、税收环节以及保障性住房等供给环节的多个政策,并提出要加快推进房产税改革试点工作,逐步扩大到全国。 受此影响,不少习惯了假日捞金的房地产商,在今年的“十一”期间并未如期迎来开门红。 根据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统计数字, 10月1日至6日,北京全市新建商品房网签总量为782套,环比国庆节前6天的3939套,跌幅超过了80%,与9月同期相比也有近51%的跌幅。与此同时,二手住宅成交量前后也出现了大幅萎缩,跌幅达97%。 实际上,北京楼市的遭遇并非特例。在上海、南京、哈尔滨、合肥等多地,市场交易也十分冷清。 与成交量一路走高的9月相比,10月前几日成交量却出现锐减,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国家有关部门国庆长假前出台的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正在产生影响,并将进一步改善和加强房地产调控。 “前一阶段楼市成交量的显著回升引起中央的关注,所以在节前出台的新政,有未雨绸缪之意。”国内民间智库安邦咨询分析师陈业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十一”期间成交量的大幅萎缩,与调控预期的强化有关,特别是房产税的问题并未明朗,“在这种浓厚的不确定性下,购房者自然不敢轻易出手了。”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与北京、上海等地楼市成交遇冷不同,新政并未对广州、深圳楼市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其中,深圳黄金周新房成交量的 “暴涨”行情尤受关注。数据显示,黄金周期间,深圳新房成交量达到2313套,是去年国庆节同期的3.5倍。其中1日和4日,新房成交量均达到了600套,创今年以来新房成交量的最高纪录。 调控“利剑”高悬在上,两大一线城市楼市不冷反热,有解释称是因为政策出台太突然,效果尚未显现,过段时间成交量会明显萎缩。 不过,在广东中原地产项目部总经理黄韬看来,这与公众对调控政策的理解不无关系。他指出,“回顾近年来的楼市调控,房价短期回调10%后往往随之而来的是更高的反弹,很多人已经对调控失去了信心”。 事实上,此番政策能否真正让房价回归理性也是观察者最为担忧的。 财经评论员马红漫指出,从具体措施看,此次房产“二次调控”并无实质性的突破。如果说新“国十条”并没有让房价调整,那么“二次调控”作为新“国十条”政策的延续,也将无法改变市场的上涨趋势。 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房地产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战军也表示,这只是一个短期政策,“短期来看,对市场交易量有很大影响,但对交易价格不会有影响”。 记者注意到,即便是近期成交量大幅下跌的北京,部分楼盘房价依然坚挺。有数据显示,“十一”期间,万科北京旗下半岛家园项目成交均价为15163元/平方米,比其第一期的13677元/平方米,上涨了11%;而之前一直以17000元/平方米左右排号的远洋新悦项目,“十一”期间价格为20000元/平方米,上涨17.6%。 陈业告诉记者,目前的措施,只能视为一种“治标”的办法,在短期内肯定能起到抑制需求的作用,但其长期的效果还要看是否能最终建立起系统性的政策体系。比如房产税的问题,就为一个相对较新的事物,其具体执行效果及后续的配套改革,都还有待观察。如果从长期的角度看,真正解决房地产问题,涉及到改革财税制度,摆脱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放开供给端的准入等问题。